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6年8月2-6日,俄罗斯第二届国际陆军防务展在莫斯科举行,此次展览恰逢俄罗斯空降部队日,为庆祝俄罗斯空降兵成立76周年,这次展览着重以空降部队及其装备为主题。2个月后,美国著名保守派学者理查德·菲舍尔在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发表了一篇名为《2006国际陆军防务展:凸显俄中加强空降部队合作》的文章。声称中国正在向俄罗斯采购大量武器装备空降兵部队,并利用联合军演和两军交流等机会学习俄空降部队先进作战理论。中国空降兵将在未来台海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改,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7月30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03年度中国军事力量报告》,该报告指出了目前和今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发展的可能路线以及今后20年中国的主要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军事机构、作战理论的原则和可能的发展情况。这份向国会提交的报告指出了以下五部分的具体问题:关于中国的战略、军事领导转变、中国军事力量、中国从俄罗斯购进武器以及台湾海蛱的安全形势。本刊特编译该报告第四部分有关中国常规军事现代化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边及亚太     
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练8月30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在静冈县东富士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实弹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是假设敌人强行在日本列岛登陆,并向主要城市发起进攻,日本自卫队奉命出击,阻击并消灭来犯之敌。参加“作战”的部队使用各种武器装备对来犯之敌进行了约1个半小时的猛烈攻击后,空降部队开始空投作战。但是,空降部队表现不佳,未能及时空降至指定地点,而且发生了空降人员受伤的问题,致使演习一度中断,但演习中没有人员死亡。共有2000多名陆上自卫队员和60多辆坦克,以及去年刚配备给陆上自卫队的轻装甲机动车、70多门各式火炮、30架战斗机、轰炸机和直升机等参加了演习。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的军事革命美国军事专家关注解放军新军事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关注。尤其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按照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及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作为对信息化时代的回应,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广泛注意。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每年都有可观的研究文章和报告公开发表。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本刊文综合编译,评述其主要观点,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4日,中国公布了2007年中央预算草案中的国防费预算。西方部分媒体不顾中国经济总体增长,国防预算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并未发生重大改变的事实,断章取义地认为,中国加大国防支出是要搞军备竞赛。美国权威智库兰德公司在今年春季先后发表了由R·克利夫等三位“中国问题专家”撰写的文章和副总裁赫恩的报告,声称中国已经对亚太美军构成现实性威胁,到2020年,中美将可能爆发全面军事对抗。掀起了又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炒作。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为广大关心中美军事关系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防部新近公布的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引起了各方关注。该报告重提中国威胁的老调,引起了广泛异议,美国国内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们也竞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台海问题从来都是美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是否会在台海发起军事行动,以完成国家统一的使命更是美国军事观察家,中国问题专家们分析的课题。本文作者毛文杰博士是美国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副主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2005年9月15日,中美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召开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台海平衡”听证会所做的这份报告中指出:由于直接军事行动的风险过高,中国更可能采用由信息战、心理战、计算机网络攻击、“斩首行动”等超限战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阻止美军的军事干涉。整份报告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以及各种捕风捉影的分析。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本刊发表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更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译自兰德公司报告《中国军事现代化:机遇和局限》第五章,该报告系美国空军资助研究项目,本刊节略编译发表,旨在介绍美国主流战略研究机构的主要观点和成果,并非同意或证实文中的观点与数据。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美国的对华军事问题研究是为美国最高利益服务的,也是从有利于美国的立场出发的,同时也反映报告撰写者的某些观念与偏见,望广大读者明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美智库敦促制定有效战略应对中国军事技术进步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保守思想库赫德森研究所在去年底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军事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美国“必须认真制定计划”以研发更先进、威力更大的武器。这份题为《中国新的大跃进:下半个世纪的高科技与军力》的报告警告说,美国政府太过关注“反恐战争”以及中东和中亚的民主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成为美国技术领先地位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的事实却一直遭到华盛顿的忽视。这份95页的报告说,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运用的外科手术式的轰  相似文献   

12.
前言据香港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国防部周二指出,对中国军力的年度评估报告还未准备好,不会如预期在周三公布。自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以来,美国国防部长应美国国会要求,每年需就中国当前与未来的军事战略递交报告,内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以及未来20年间军事技术的发展走向,和中国大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军事组织与作战概念的要旨和可能的发展。前三份《中国军力报告》分别于2000、2002、2003年发表。这次计划发表的是第四份,最初打算于今年3月发表。可是,今年报告的问世已一拖再拖。最近的说法是这份报告被修改后将于6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发表。但在五角大楼的坚持下,预定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在最近公布了新型战斗机歼-10的服役规模报告,这是中国军方一次比较透明的公开。歼-10拥有很强的欧美风格,依据以色列方面提供的分析报告,歼-10是在以色列“幼狮”计划难以实现背景下的中国版本,而中国人解决了以色列遗留下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这是十分令人感叹的。歼-10的舰载型号也已经进入加速研制阶段,它将成为可能引进的苏-33战斗机的补充与后备机型。中国的军事情况一向较为神秘,它的军事思想与建军计划很少受到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军事法律文化是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律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军事战争的实践中,中国的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形成了诸多的自身特点,并且对现代军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和研究的价值。本文将就传统军事法律文化的特点及现代价值研究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国防部长驸尔盖·伊万诺夫在莫斯科会见了自己的中国同行曹刚川。他们讨论了两国以军事、军事政治和军事技术合作为支柱的战略伙伴关系方面的问题。伊万诺夫在会谈开始时指出:“俄罗斯近期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逐步顺利发展。”中国是俄罗斯军品最大的购买国,对中国的出口占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额的40%。每年俄罗斯对华军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约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5。此次在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框架下举行的莫斯科会谈的结果应该是签署关于在2004年开展具体军事技术合  相似文献   

16.
www.xinjunshi.com新军事网站是已中国军事新闻,资料为主,关注世界热点变革的综合军事网站,始建于2003年12月,前身是已中国武器资料,军事战史为主的”中国军队”。新军事成立后.继承了原”中国军队”大量的优秀资料,转向新闻,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道路!军事新闻以刊登海内外优秀文章,军事论坛热点探讨为主,特别是大量的海外文章,深受网友喜爱!虽然只经过数月的发展,但是流量已进入国内个人军事网站的前列。新军事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优秀,前卫的军事综合站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力于分析中国后冷战时期军事安全与外交政策的互动关系。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国际外交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的外交努力往往因为西方大国的阻挠而难以完全奏效。究其原因,常常是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不足所致,而军事实力不足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军事安全受到挑战时无法以坚决的措施予以回应。中国的军事安全在60年代曾面临巨大挑战。在90年代上半期,随着陆向边境的稳定中国经历了近500年以来军事最安全的几年。然而到了90年代末,随着台海局势的恶化,日本的政治军事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川W四W新军事网站是以中国军事新闻资料为主关注世界,热点变革的综合军事网站始哑豁吻建于2003年12月前身是以中国武器资料军事战史为主的中国军队。新军事成立后继承了原中国军队‘大.的优秀资料转向新闻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道路,军事新闻以刊登海内外优秀文章军事论坛热点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国际展望》2012,(1):48-55,116
中国军事外交中的军事对外传播具有传播主题和平性、议题设置战略性、目标受众差异性、实施过程协调性等特点,并在中国军事外交中发挥着军事外交理念的传播功能、军队形象的塑造功能、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然而,随着中国军事外交步伐的加快、军事外交对象的丰富、军事外交视域的拓展,军事对外传播面临着由军队形象塑造到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由国家外交的军事外交到大外交中的军事外交,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姿态的转变;由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实现素材运用由单一到多元的传播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国际展望》2007,565(11)
解放军攻打日本外岛?日本右翼煤体最新中国军事威胁论调自2005年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公布和日美《安保条约》签定以来,日本公开表露出染指台海的企图。为了给自卫队的战略重点和兵力部署西南方向倾斜提供合法化的理由,“中国威胁”、“中国可能进攻日本”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日本媒体乃至政府的报告中。前不久,日本著名军事专家芦川淳又在《军事研究》上撰文声称,一旦台海危机爆发,中国将会进攻日本离岛,中日将全面冲突。这种不负责任的右翼言论毫无疑问将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