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纳 《公共行政评论》2016,(4):45-63,206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政府开始探索公共服务改革的道路,其中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就是一种最主要的实践创新。作为一种新事物和新机制,对其进行研究兼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将以往政社关系研究归纳为宏观结构、中观组织和微观行动研究,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发展出"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的分析框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动态考察政府这一具有利益导向的法人行动者在公共服务购买过程中的双重制度逻辑即公共发展逻辑和权力维持逻辑及其由此衍生出的多重行动策略即选择性支持和隐形化控制等,并发现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且认为在购买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并没有形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进行的只是职能转移,而不是权力下放。  相似文献   

2.
唐力 《现代法学》2003,25(5):122-127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所要阐明的是民事诉讼制度"为谁而存在"的问题。按照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要求,诉讼程序应当以"当事人为中心"而构建,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让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而法院则应当为满足当事人的诉讼要求提供妥当的"司法服务",为当事人进行诉讼创造具有"亲和性"和"易于理解"的诉讼空间。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还要求建立以当事人为主导、畅通主体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形成既有"分权"又相互"协作"的诉讼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的理解日渐趋同。但由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程度、文化传统各异,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内部,企业社会责任"国别化"、"差异性"长期存在。在此大背景之下,本文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方 《中国检察官》2008,(12):29-31
法律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样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法律的正确实施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遵守,所以,构建和谐社会能够为实施法律监督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与条件;而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共振是建立在法治和正当秩序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法律监督同样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日渐复杂。在此情形下,构建企业法治文化这一任务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便日益凸显。"依法治企"理念是构建企业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核,从"依法治企"的角度出发,通过引用相关案例分析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团队的构建及法治控制程序建设,探索依法治企理念应当如何实现于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从而促进企业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企,加强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石油企业是以资源战略和发展为导向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现,坚持依法治企的基本方略,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提高领导依法经营、依法决策的管理水平,为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将结合石油企业依法治理的实践,就如何抓好石油企业的依法治理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规划国家下,高度发展的社会分工和不断加剧的利益多元,已使国家与社会呈现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据此,基于传统干预国家而发展出的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单边原则也应由双边或是合作原则所替代。合作原则首先可以理解为对国家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设定目标、共同致力于目标实现的协作过程的事实确认;其次也能够理解为一种形成性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会衍生出许多与规划国家相符的新的行为方式和法律制度。最后,在合作概念的背后还隐藏了国家与社会的规范模式,这种模式又为新的经济宪法提供了基本指导。在合作原则之下,传统国家演变为社会和经济权力的承担者共同服务于公共目标,公共任务得以合作完成的合作国家,而社会同样演变为社会成员逐渐摆脱了利己主义的竞争原则,对公共福祉负有协作义务,对共同体承担责任的合作化的多元主义社会。合作化的多元主义社会和合作国家并未改变社会与国家之间不混同和不同一原则,而是对国家与社会之间互相渗透、交错影响这一综合过程的全新描述。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同样对宪法学理提出重大挑战,宪法学理必须接受现实发展,并在国家目标条款中对之予以体系化建构。  相似文献   

8.
一等奖(l2篇) J节号沦文题目作者一单位l垃J匕,省立法协作机制研究孙桂直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2法治’J和渐社会的构建杨松辽宁大学法学法学院3关于检察机关在构建和i片社会中创建}_作机制若「问题研究聂晓松马晓梅袁承茜吉林省人民检察院4试沦对权力的法律监督陈洁吉林省人民检察院5论对取t务犯罪案件中囚有企业性质的刑事司法认定傅强张国斌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6和i片检查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再探讨孙宝民吴春波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7一东北经济发展与法治精神意蕴侯坤黑龙汀酬勤律师事务所8全而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i片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化民事诉讼通过"以当事人为中心"及"以当事人为主体"的制度构建能够落实上述理念。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公共物品属性,要求民事诉讼向社会提供连续、平等的纠纷解决服务,满足人民在新时代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程序的公共性,则要求法官对诉讼过程进行积极干预,消除当事人间的诉讼势差,保障民事司法的社会共享。在国家与市场关系角度,通过社会化改革,民事诉讼制度可弥合市场经济对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及社会管理对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差异性诉求,发挥民事司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的沟通媒介功能。制度构建中应以诉讼合作原则及实体真实观念为重心,合理安排法院与当事人的诉讼分工,调和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的关系,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征用农民土地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失地农民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也凸显了征地单位与失地农民之间的诸多矛盾,因此,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不利因素以及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增强对构建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为构建这一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中的各个主体、各个方面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调有序、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建立在以民主法治观念为核心,以平等公正,效率诚信,秩序与利益均衡为主要表现的价值目标基础之上的,而民法作为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首届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在乌镇召开,表明互联网进入到了融合、跨越、变革和转型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将多元化商业元素与互联网运用结合,创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商业经营模式,所涉及的智力成果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多样。通过对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对跨界融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作有益探讨,以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从而建立符合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柴增定 《政府法制》2007,(20):60-61
古人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择善而固执之","唯天下至诚为能也"。可见,诚信是做人的法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合作的桥梁,是社会运转的基石。人无信不立。个人如是,企业亦如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诚信来支撑。在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诚信已成为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契约的体制性企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对其行为的规范.企业制度能否有效地规范其行为,主要在于企业文化能否认同企业制度,能否创造出良好的企业制度化环境.我国企业的体制性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从员工心理契约角度来剖析体制性企业文化,要求企业注重构建全员忠诚文化、团队协作文化、敬业进取文化、效率为先文化和制度至上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与生态的依存关系,导致发生在一国领土、管辖或控制范围内涉及资源利用的活动可能对其他国家或其他国民产生损害性的影响。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加强,保护环境、防止跨界损害也被公认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国际环境法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或者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建立起国家对私人行为造成的跨界环境损害承担责任的连接点。①尽管国家作为国际环境法主体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不得基于主权理论而豁免的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但如何在实践中调整和平衡行为国和受害国之间的利益,构建符合国际法的跨界损害责任制度,仍离国际习惯或条约法的法律地位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陆青 《北方法学》2014,8(5):14-27
在转型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民法研究范式应该实现绿色转换,即民法研究应该以建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内心整体动态和谐的"绿色"市民社会秩序为根本目标,以包容协作为基本理念,以弱势群体的保护、协作精神的贯彻、利益冲突的疏导作为民事制度建构的基本方向,在民法的内外体系上对传统理论进行革新,从而确立一个新的学术共同体和新的研究范式,来回应生态、人态和心态日益紧张的现代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全球化商业环境里,"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企业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领导力能够在社会和组织中创造共同的信念、价值及期望,并能够修正追随者对目标的理解和看法。虽然目前中国企业对于组织领导力培养及模型的运用和国外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就可以完全忽略领导力的研究,相反,根据现在国际各大企业发展的形式,构建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领导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丁延龄 《北方法学》2016,10(2):75-84
进入新世纪后,征募社会资源参与公共管理已成为党和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策略.作为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合作的基本形式,合同亦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权力运作工具,我国近年来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就是这一趋势的制度成果.征募社会资源参与公共管理的最大难题是克服社会主体内部理性最大化的桎梏,并实现社会自治和公共责任的平衡.德国学者图依布纳所倡导的反思理性法以其程序导向的策略和追求"受规制的自治"的制度特征,为我们克服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也为我们思考反思理性与合同治理的制度性结合提供了最佳机会.  相似文献   

19.
"检企共建"是检察机关业与企业开展相互合作、共同针对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开展调查研究、发挥检察职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良好工作机制。在推进"检企共建"过程中,检察机关可以针对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或不合规经营管理行为,主动履职帮助企业建立刑事法律风险机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可以依托检察机关的丰富法律资源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将"检企共建"嵌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网络法律制度研究之中,基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网络法律的法理学研究显得分外迫切而必要。本文提出"网络法理学"的概念,并构建网络法理学的研究体系,为网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