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健全而有效的制度可以使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要切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的迫切需要,又是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并结合形势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制度载体,具有独特、独有、独到的优势。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要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功能建设,优化民主监督职能,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在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与之良性互动、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两种民主形式理论、实践的要求,为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要做到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完善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要从宪法、国家立法以及地方立法三个层面有序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决定了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新形势下,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创新实践,要提高参与政协界别主体的协商意识和能力;在践行协商民主基础上逐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协商民主制度化。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是协商民主的集中体现和制度化载体。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特色优势作用,关键要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配套完整的政治协商规程运行机制,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组成,积极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常态化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化、多层次、制度化的基本要求,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也是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功能的体现。当前,影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常态化的主要因素是协商民主规范性文件不健全、协商偏重形式而忽视结果落实、相关人员协商能力和条件不足、协商配套辅助机制缺失的制约。为加强和改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本文建议将加强协商民主规范性文件制定、完善协商结果落实反馈工作、着力提高政协队伍协商能力水平、统筹推进协商配套辅助机制建设等,纳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制改革的系统中,这是新时代下保障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有序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形式,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对于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要保证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必须完善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优化人民政协的主体构成;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充分反映我国民主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形式、程序和组织实施工作要符合人民政协实现政治协商职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不仅建立了相应的程序和意见反馈制度,还建立了日常协商的渠道和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一些规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建设还存在着制度规定比较原则、职能边界模糊不清、协商成果转化不太理想、结构运行衔接不够等问题。借鉴已有的基层实践经验,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创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和发展,应着力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委员的履职主体作用和群众的探索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充分体现和有效实践协商民主,体现了协商民主的要求.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载体和组织平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的基本方式就是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本质形态.从人民政协工作的实际出发,应当从制度层面推进决策性协商、咨询性协商和沟通性协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商,完善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制度模式.同时,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应当着重关注规范协商民主的程序、健全人民政协的界别协商、推进人民政协的立法协商、实现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与社会协商的对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政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协商民主。在制度层面,协商民主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文化基础。在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协商民主与政治文化、政党文化、统战文化、社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民主要素交融,政协文化产生价值流转并实现其社会价值。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人民政协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协专题协商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发挥了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政协在专题协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专题协商的制度保障、工作程序、议题设置、主体能力、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深化。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协商制度、协商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党的领导和政府支持,科学选题、扎实调研、广泛协商,促进协商成果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细化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扩大协商主体、健全协商法律机制、增强协商实效是当前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与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区别,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必须确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性,科学界定其主旨原则、内容程序和实效评价,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还需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组织体系的科学再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面临以下挑战:协商主体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尚显不足及影响力不高、协商组织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清晰、协商程序的内容、时间及形式等规定尚不完善等四大方面。当前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应大力推进人民政协法制化建设,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有法可依;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有序进行;大力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有效可显,以期对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十八大精神的新要求,新时期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基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却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可以从人民政协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政部门对政协工作的重视,科学选定协商议题,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协商民主的主客体、程序和形式,建立政协协商效果反馈和问责机制等方面,全力提升基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十八大精神的新要求,新时期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基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却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可以从人民政协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政部门对政协工作的重视,科学选定协商议题,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协商民主的主客体、程序和形式,建立政协协商效果反馈和问责机制等方面,全力提升基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切实履行这些职能,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明确的发展过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正确认识人民政协职能的特点,明确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要求,将有利于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对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明确了目标要求。人民政协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在决策前开展先行协商、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即时协商、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运用协商民主、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体现协商民主、在探索和实践中着力抓好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要弄清相关概念的来龙去脉,更要将其与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起来;需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从制度建设、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形式,以及委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层面上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体现在:通过将“协商制度”载入“国家宪法”,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存在和发展”获得了宪法依据;通过“党的系列政策文件”规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逐步制度化;通过“修订人民政协章程”,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运行”有了主要依据;通过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等四大方面.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利于党和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实现我国的政治稳定、有利于培育我国广大人民的素质和有利于缓解我国选举民主的压力等功用,以期对进一步理解和发挥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构建和谐文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