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一种方式,对澄清案件事实、防范冤假错案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实证考察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对待被告人翻供总体呈现出排斥的态度。具体而言,公安侦查员对待嫌疑人的翻供往往一分为二,在案件侦破前会认真对待嫌疑人翻供,避免冤枉无辜;在案件侦破后,对翻供采取厌烦态度,常认为嫌疑人是在抵赖狡辩。批捕检察官对公安侦查案件的嫌疑人翻供,是在维护实体真实的前提下,体现了较为浓厚的监督制约思想;而对自侦案件,既有监督成分,又强调配合成分。公诉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能够较为认真、细致地倾听嫌疑人翻供的理由,对翻供是否合理作出内心确信的判断;而到了庭审阶段,也会受到指控犯罪、执行集体决定以及目标考评等方面的影响,对被告人翻供表现出较为排斥的态度。审判法官,在程序上能够对翻供者保持中立,并不一味地排斥翻供;但在实体处理上,则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很少采纳被告人的翻供理由。司法工作人员总体排斥翻供的态度,不利于保障人权和避免冤错案,应引起足够重视和警醒。  相似文献   

2.
面对被告人翻供,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主要是从讯问的主体、方式、制作程序、有无刑讯逼供等方面,对被告人的口供进行程序审查。然而,被告人翻供的情形和理由复杂多样,现有规范要么属于立法空白,要么属于指导性或宣示性规范,既缺少明确的操作指引规则,又缺少违反这些规则的法律后果。为此,有必要从讯问主体和方式、讯问笔录制作程序、司法机关有无非法取证行为、如何对待重复性供述及事后救济程序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告人的口供(供述和辩解)规定为刑事诉讼的七种证据之一;但口供的特点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司法实践中对口供及案件证据运用和认定的难度。规范口供运用和认定的法律标准、刑事证据规则和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的相关理论,才能正确地审查判断与认定口供。  相似文献   

4.
面对犯罪嫌疑人翻供,侦查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到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行使辩护权的一种方式,既不能简单地认为翻供毫无根据,又不能片面强调翻供的可信性,而是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以积极理性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翻供。在此基础上,侦查人员还要从厘清翻供机理、辨别翻供真伪,强化证据意识、客观全面收集证据,提高讯问水平、规范取证行为,根据案件性质、围绕细节讯问,加强工作衔接,防止串供、翻供等方面,结合案件客观证据材料,运用多种方法,预防和应对犯罪嫌疑人翻供。  相似文献   

5.
被告人翻供案件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庭审阶段被告人翻供现象十分普遍,被告人翻供后的程序规则和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是翻供案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但是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的规定却很不完善。我国应当建立处理证据可采性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并在现有的合法的庭前供述可以作为弹劾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合法的庭前供述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指控被告人的独立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供述和辩解)规定为刑事诉讼的七种证据之一;但口供的特点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司法实践中对口供及案件证据运用和认定的难度.理性分析翻供理由及认定与否理由,掌握被告人翻供案件证据认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口供证据的保障制度,减少或预防翻供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以专章规定了讯问被告人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讯问主体、讯问程序、讯问规则、讯问过程和讯问结果固定等。它符合现代刑事诉讼民主化、科学化趋势,对我国大陆完善刑事讯问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被告人最后陈述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有机组成,大致存在三种制度模式及相应立法体例,但现有制度设计普遍不尽完善并缺乏价值原理上的共识.为此,应当将被告人最后陈述制度放置于整个刑事诉讼的宏观视野加以考察并与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原理相联系,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权利、规则及程序是其制度构造的核心要素.这一制度应当为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所谓翻供,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或改变犯罪供述的行为。它的最大特征是先供后翻,前后矛盾,自我否定,避重就轻。长期以来,有些同志对翻供问题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研究,致使翻供问题长期困扰着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影响了司法机关在揭露、  相似文献   

10.
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庭审是程序正义的最完整形态。以庭审为中心的司法改革,核心要求就是保护被告人的对质权。对质权能促进控辩双方平等对抗,增强双方庭审的竞技性,使证据链条更稳固。完善对质权制度立法应凸显其作为基本人权层面的属性和功能,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例如继续健全证人出庭作证,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分流证人出庭需求,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法定证据之一的被告人口供,在办案中的审查判断和运用上却又颇费周折。关键是运用口供要能科学地运用传闻证据,补强证据等有关规则,从而对其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作出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12.
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是犯罪嫌疑人和律师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属于法律帮助权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权利,其对侦查的积极影响在于保障人权和限制侦查权力的恣意,消极影响在于增加侦查负担和防碍侦查进行。因此,其内容的界定应遵循开放性和限制性两个原则,并参照国际通行的规定,对我国的律师帮助制度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界围绕着翻供是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也一直存有争论。有学者认为翻供问题从本质上讲属于被告人所当然具有的诉讼权利,有人则认为翻供问题属于司法人员素质不高所造成的问题,并不是刑事诉讼本身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翻供所产生的由来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翻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翻供看似是一种既平常又简单的现象,但在被告人供述、翻供、再供述、再翻供的循环往复之间,蕴含着凝重的社会文化沉淀和复杂的制度背景,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实体法上,翻供对认定自首和坦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程序法上,翻供反映出我国不自证己罪原则与沉默权的缺位,对我国强制措施、羁押制度、侦查模式及诉讼构造具有重要影响。在证据法上,翻供有利于厘清相关证据概念,转变口供至上的观念,强化对口供的审查判断,并呼唤构建非法口供排除程序。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必须要正视的话题,对于正处在社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价值体系重构中的中国,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影响了社会的良好秩序和稳定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群体性事件凸显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有效、及时地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可以极大地缩减社会成本,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告人可以撤回认罪认罚的供述,享有对签署的具结书提出反悔的权利。被告人反悔权具有正当性,是辩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罪认罚自愿性具有反向保障作用。被告人行使反悔权后,其先前的有罪供述及相关证据并不当然排除,经审查判断,能够与其他证据相印证的,可以采用。被告人提出上诉是其行使反悔权的体现,不应当对上诉理由进行限制。检察机关以被告人反悔上诉为由而提出抗诉的做法不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告人可以撤回认罪认罚的供述,享有对签署的具结书提出反悔的权利。被告人反悔权具有正当性,是辩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罪认罚自愿性具有反向保障作用。被告人行使反悔权后,其先前的有罪供述及相关证据并不当然排除,经审查判断,能够与其他证据相印证的,可以采用。被告人提出上诉是其行使反悔权的体现,不应当对上诉理由进行限制。检察机关以被告人反悔上诉为由而提出抗诉的做法不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抓教育、制度和监督。在教育层面,要做到对象广、领域宽、内容实、主题明、形式活、载体新;在制度层面,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在监督层面,要从思想上把监督“立”起来,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程序和机制,保持反腐败机构相对独立的监督权。在构建体系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三者并重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的关系;构建体系和抓好落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翻供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在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其之所以存在是有多种原因的。办案人员应辩证理性地看待翻供对案件的影响,既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更要看到消极不利的方面。要正确审查判断证据,依法全面规范地讯问并将其固定,全方位收集其他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法律政策教育和情感感化,把握诉讼的主动权,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中独立的诉讼证据.它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直接性特点,因而往往受到司法人员的重视,但是它又具有不稳定性、复杂性的问题,也令人琢磨不定.因此,在收集该诉讼证据时必须依法进行,同时做好审查判断工作,任何马虎从事的行为都将导致错案的发生--不是放纵犯罪就是冤枉无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