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就是明确指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13,(31):5-10
中国工会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下,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基因。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硬核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正确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和基本内涵,对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维护社会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很多,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我国经济新常态悄然到来,正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要始终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考量.基层工会只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把注意力聚焦到追求新常态下更加科学、理性、务实、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上来,才能牢牢把握中国工会十六大确定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工会工作时代主题,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突出自身职能.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望我们党93载的峥嵘岁月和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伟大复兴之梦,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中国工会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牢记党的重托,发挥自身优势,不忘工作职责,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做广大职工群众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梦,从社会主义角度解读是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提供了现实的新起点,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北京市总工会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首都职工发展事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具体指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通篇体现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落实了首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回应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新期盼,是指导全市职工发展工作的市级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18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相似文献   

10.
韩伯成 《工会博览》2011,(12):67-6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容动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90年光辉历程,蕴涵着极其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又迎来五年一次的“劳模评选年”,劳模的话题也陆续开始见于报端.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精神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正能量,在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而勤奋劳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习近平的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劳动模范以及劳模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中的积极意义.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了劳动热情、释放了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科学地制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战略目标;从战略高度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探索出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时代即邓小平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长期的奋斗,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人类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与追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这一奋斗与追求在不同时期的反映。民族独立与解放基础上的工业化、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然而却存在不同的道路选择;在中国曾经有过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三种不同的道路,经过激烈的斗争与博弈,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而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又经历了从"苏联道路"到"中国道路"的艰难转变,从而终于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艾君 《工会博览》2013,(34):12-12
劳动模范当选全国性人民团体的副主席,既体现了中央对劳动价值意义的无比尊重,对劳模引领时代作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中央更加重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更好地引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全面回答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阐述了  相似文献   

17.
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为现实根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视界展现其深刻的时代意蕴,以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回溯揭示其深远的世界意义,在"不忘初心"的历史探索中升华根本宗旨、核心立场、历史使命和奋进路向。  相似文献   

18.
《工会博览》2013,(16):6-6
习近乎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习这些论述.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和行动上,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世界局势,以及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国外交在识时、顺势、坚守、创新的基础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历了艰难险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性成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统筹思维,加强战略谋划,着力塑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0.
正主席讲党课、举办交流研讨会、机关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从7月初至今,门头沟区总工会通过各种形式兴起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潮,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