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将卫星导航应用于智慧农机,是智能交通与农业的深度结合,也是卫星导航的创新应用发展,深圳国脉畅行科技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公司以卫星定位终端产品供应商、位置信息服务平台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位置服务运营商为主,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车辆位置跟踪和相关行业应用产品研发和运营服务,是国内最早以软件即服务方式提供车辆定位跟踪监管服务的位置服务运营商,目前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22,(7):36-37
<正>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为车联网产业带来创新机遇。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跨越,促使以汽车为核心的信息交换速度大幅提升。车联网的业务场景不断拓展,卫星定位、电子围栏、车辆防盗、导航应用、远程救援、OTA升级等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为封闭生态系统引入竞争新势力。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实际应用的逐渐普及,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一种新兴信息服务模式——位置信息服务被催生了出来。位置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关联性,对带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制造业、移动通信业等多个产业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正9月10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据了解,本届大会主题为"北斗服务全球融合创新应用"。围绕这一主题,大会邀请了北斗领域诸多知名院士、专家及企业家,在高端论坛上将带来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应用、政策解读、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以下是ITS智能交通的记者来到展会现场为大家做的盘点,各企业众生相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卫星导航同质化的现象一直存在,服务是突破口。而在现阶段,服务集中体现在在导航的精准性和人性化方面。当然,提供最为完善的服务,还需要抵制山寨产品。如此一来,产品技术、软硬件功能集成和服务完善后,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将迎接大发展。OBD是车联网落地项目之一,它的应用必然要考虑到人性化。尤其在雾霾污染如此严重的当下,它的尾气检测功能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3月9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倒数第二颗组网卫星。按照计划,2020年5月,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北斗三号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其定位精度将达到2.5米至5米。同时,基于北斗的车联网将推动交通智能化、精准化,为货车等车辆提供精准导航等信息服务。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为全球提供包含定位导航、精准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宽泛,尤其是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这三大领域都是行业化应用,因此每个行业应用又有各自不同的需求特点,有车载导航与监控、个人或物品的定位与监控、精密测量以及授时,这些都是行业比较关注的技术方向。在新型城镇化大潮下,各地城市的建设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冲动也将极大地推动北斗导航产业。现在的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是基于卫星导航的两个广阔市场,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数字城市正是建立在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正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和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凯立德都算得上是先行者,见证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从普通导航电子地图到如今面向自动驾驶环境的高精度地图技术进步,从静态地图导航数据发展到联网导航实时信息传送和AI智能技术的应用,历经20年累积,凯立德在电子导航软件领域,开创了多项业内第一,并积累了数千万的车主用户。围绕"有路就有凯立德"的企业愿景,凯立德已将品牌口号升级为"定位我的世界"。随着车联网及智能驾驶的突破式发展,车载导航成为电视、PC及手机之后的"第四屏",从电子化地图转变为LBS服务入口和社交节点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推进卫星通信广播产业集约化发展、促进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着力建立业务化、一体化的自主遥感卫星应用和服务体系;加强国家对卫星应用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强化自主产权卫星数据、产品和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车联网发展为北斗系统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车联网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正如近年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一样,"北斗+"也将成为车联网时代的一个强力引擎。"北斗+"将带出一个巨大的产业,创造出一个上千亿级的市场。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专利阴云笼罩下的GNSS产业卫星导航定位(GNSS)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电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一起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根据欧盟2013年10月发布的《GNSS市场报告》,到2022年全球GNSS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安防因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变,现已大步跨入了IP化、行业化、智慧化应用新阶段。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安防业已经形成一种集群化的产业规模,处在集群金字塔顶的企业,因其卓越的安防创新力,将在可预测的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前行,这是可喜的信号,它表明中国安防产业的进阶,也是各类科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安防因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变,现已大步跨入了IP化、行业化、智慧化应用新阶段。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安防业已经形成一种集群化的产业规模,处在集群金字塔顶的企业,因其卓越的安防创新力,在可预测的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前行,这是可喜的信号,它表明中国安防产业的进阶,也是各类科技发展的共同走向,契合了当今技术融合的大趋势。记者这次走进中控科技,感受他们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态度,见证了其研  相似文献   

14.
正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借助无线通信和GPS卫星导航技术,通过车载设备、呼叫中心、手机客户端、PC客户端等多种服务界面给车辆驾乘人员、车辆运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导航、安全、信息、娱乐、监控等多种服务,而实现更智能、安全的驾驶。车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物理感知,网络互联和智能处理,通过各类传感器技术收集自身状态和环境信息,然后通过通信技术将信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表示,计划今年下半年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意味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北斗卫星将正式开始全球组网,拉开北斗  相似文献   

16.
<正>报警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驱动,良好的产业环境是报警服务发展的催化剂。报警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驱动,良好的产业环境是报警服务发展的催化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报警服务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种种迹象表明报警服务发展将进入井喷期。传统以人防为主的保安服务公司以及依靠技防为主的报警联网运营公司逐渐融合向综合安保的方向发展,同  相似文献   

17.
正卫星导航产业被认为是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IT经济增长点。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技术和应用前景上看,四大系统各有优劣,如果说GPS胜在成熟,伽利略胜在精准,那么格洛纳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则在于互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安防因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变,现已大步跨入了IP化、行业化、智慧化应用新阶段。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安防业已经形成一种集群化的产业规模,处在集群金字塔顶的企业,因其卓越的安防创新力,将在可预测的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前行,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仅是楼宇对讲行业的领头羊,在互联网+给予的时代契机下,在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一、卫星导航的工作原理卫星导航是利用人造卫星传输至地球的信息去测定停止或移动物体的位置的手段与工具,是卫星行业在公众事业中的一项分支业务。车载导航产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用户利用设备终端接收卫星信号,而后对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用户位置、速度等信息,最终实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智能交通系统(ITS)提出20多年以来,在全世界取得了长足发展,车载导航、交通信息服务、不停车收费(ETC)、智能公交服务、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等应用已经普及并形成了产业。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百姓出行的需求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给IT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能力,而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