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的饮食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一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盛产大米、绿色蔬菜、甘蔗、椰子,渔业资源也很丰富.因此泰国菜用料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泰国人的主食是大米,副食是鱼和蔬菜.正餐大都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拉(生菜类).泰国人的口味特点是:爱辛辣,喜欢在菜肴里放鱼露和味精,但不喜欢酱油,不爱吃红烧食物,也不爱在菜肴里放糖.民族风味是"咖喱饭",是用大米,肉片(或鱼片)和青菜调以辣酱油做成的.爱吃鱼、虾、鸡、鸡蛋等,一般不爱吃牛肉,不喝酒.用餐顺序没有讲究,随个人喜好.  相似文献   

2.
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名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以天下观念为核心的王朝时期(1912年以前),中国并没有将"中国"正式、长期和稳定地作为自己国家的名称,而是以王朝的名称代替国家的名称。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民族国家意识兴起后,作为民族主义主观构建过程的最终结果,"中国"才凝结成为中国的正式国家名称,构成了中国人对其身份的认同。然而,用民族主义叙述中国身份认同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中国式的民族主义与源自欧洲的民族主义存在本质上的差别。欧洲民主意识先于民族主义产生,而中国却走向了其反面,同时,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并且中国回归了大一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并没有因为国名的确定而实现向一个经典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转变,近代中国是一个"未完成"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在家做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料酒没了,随手抓起一瓶白酒来代替.那么,白酒和料酒到底有什么不同,这种互相替代使用的方法正确吗? 其实,料酒是所有烹饪用酒的统称,主要包括黄酒等.它的作用是去除鱼、肉类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气,有利于咸、甜等各种味道充分渗入菜肴中.  相似文献   

4.
厨师: 提供美味菜肴,马虎不得 "每年除夕都像打一场硬仗,压力特别大."来自山西运城的晋阳饭庄的厨师范海江说.除夕这天,范海江比平时早2个小时上班,因为他要和所有同事一起提前准备顾客预订的年夜饭.一进厨房,他便开始进行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挑选食材、洗菜、切菜、菜品初加工、摆盘装饰……"每道菜都有规定的形状大小、厚薄以及调味的先后顺序,所有这些步骤都会直接影响菜点的口感、质量,直接决定菜肴的好吃与否,所以为了让顾客享受到我们的美味菜肴,我们马虎不得.""顾客集中用餐的4个小时里,我们晋阳饭庄的特色菜——过油肉——我至少要炒上百盘."范海江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5.
2002年9月25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著名神庙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这场较量的结果是反恐特种兵全歼武装恐怖分子,成功营救出了近百名人质,而己方仅牺牲一人。让世人眼睛一亮的反恐神勇便是赫赫有名的印度“黑猫”突击队。该突击队组建于1985年,其正式名称是印度国家安全卫队(NSG)。但对这支部队,很多人知之甚少。近日,《印度展望》杂志的记者首度获准采访“黑猫”突击队,从而揭示了这支传奇反恐部队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6.
李张光 《工会博览》2013,(32):15-15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景区借旅游文化周推出了“少爷待客菜”、“小姐养生菜”、“老爷私房菜”等菜肴。这些菜肴一亮相,立刻引来众多游客围观、品尝,其名称与文化内涵也引发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7.
正鸭肉、鸡肉是我国老百姓最常吃的家禽,相比之下,鸡肉的味道更柔和易入口,鸭肉味道则较重,一旦喜欢上就无法自拔……烧鸭、琵琶鸭、卤鸭,是鸭肉常见的料理方式,但酥皮富贵鸭却是国外近年才发明的新款品种。发明者参考传统做法,加上新的创意,研究出新的鸭肉烹调方式,炮制出新的招牌秘制鸭。这位发明者就是马来西亚"和记鸭庄"的常厨郑一禾。这款秘制鸭以油炸方式来调理鸭肉,虽然未必是首创,但这是非常少见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陈舜臣 《法制博览》2011,(11):33-33
海参本身没什么味道,怎么做都可以,这反倒成了烹饪手艺的试金石。内行的吃家为了品鉴餐馆的水平,经常会点海参料理,大厨的烹饪特性一吃便知。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6,(15)
正01中国"丝绸之路"迎来复兴英《经济学人》7月2日丝绸之路于公元七世纪建立,在战乱中被废弃了数百年后,这个曾经连接中国与中亚、中东、非洲和欧洲商人的古老而庞大的贸易之路实现了首次复兴。那时候中国的奢侈品被全世界垂涎,丝绸之路也成了中国外交和经济扩张的渠道。"丝绸之路"一词最初是在19世纪由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创造,被中国欣然接受。中  相似文献   

10.
去悉尼之前,就听说过悉尼人的刻板,在悉尼生活半年后,才真实地体验了悉尼人刻板的"契约"观念. 在我外教的同事里,有一个叫卡鲁斯的悉尼人跟我走得很近,不到两个月我们就成了要好的朋友.有一次生日派对,餐桌上出现了速冻水饺.于是大家就谈起了这个在悉尼算是新奇的玩意.因为我是中国人,最有话语权,就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吃的是速冻的,要说味道,现场包的饺子才更美味.卡鲁斯听说我会包饺子,表现出一种很钦羡的神情,迫不及待地问可不可以尝尝我亲手包的中国饺子.我说:"当然,有空你来我家,我给你做."卡鲁斯孩子似的跳起来.  相似文献   

11.
龙城丽宫国际酒店的浦岛日本料理是回龙观地区少有的正宗日式餐厅。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浦岛日本料理的曾师傅特别为客人献上铁板烧"任点任食"不限量,无论从用料还是  相似文献   

12.
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一词一直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有话语,然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在他的论述中论及"均势",构成了其"均势"理论。列宁对"均势"的论述承继了欧洲国际舞台的某些传统,同时,又与其"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和平共处"思想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列宁的"均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总部座落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一大道42街至48街之间.这块地原属于洛克非勒家族,"二战"后以年租一美元租给联合国使用.从此,这块土地便是国际领土.联合国大厦共40层,若上上下下走一遍,简直像走进迷宫里一般.倒不是楼内的结构复杂,而是联合国总部内各个机构的名称全部采用英文缩写,让人一时摸不清头脑.比如"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英文缩写为"ECE"等.  相似文献   

14.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12-12
<正>2010年是中国恢复"二战"期间失去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一年,在9%高增长预期下,"风景这边独好"思维泛滥:1月4日落成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被说成是"往昔繁荣的纪念碑",印度边民据说"遗憾自己生在印度而不是中国",德国报纸称"欧洲在国际舞台将无足轻重",日本网民自嘲"今后要到中国打工"……仿佛中国真的成了"世界新主人"。  相似文献   

15.
欧洲政治右倾化与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出现了一种人们所称的"右倾化"形势,即左翼政党执政政府纷纷垮台,右翼政党重新取得了在欧洲政治的主导地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它是否意味欧洲甚至整个西方新的政治思想轮回的开始?笔者认为,目前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是欧洲社会结构和政党政治的基础变化的一种结果,但它并不像"右倾化"一词所表示的那样简单划一.客观地说,它预示着欧洲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党竞争格局状态,但其中主流政治及主流政党,尤其是左翼政党的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拥有4640多万人口的缅甸联邦(TheUnionofMyanmar),目前仍然是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同时还是稀有的军人执政国家。缅甸,西方称"Burma",但缅甸人认为那是英帝国殖民时期的名称,隐含羞辱的味道,所以称自己为"Myanmar"。百余年来,缅族等135个民族囿于封闭的国界内,周旋于林立的武装间,一直未能摆脱战争与毒品的煎熬。多年的封闭与停滞给缅甸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近年来,除了偶尔光顾的联合国官员,西方游客也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明亮的眼睛     
2002年,我有幸被邀请去瑞典做了一项以"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来自中国、印度、莫桑比克、瑞典,还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欧洲的瑞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6)
正很久不看电视,但前几天,一部名为《共赢海上丝路》的纪录片把我吸引了。这是深圳卫视推出的一部大型新闻纪录片,讲的是深圳企业闯荡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其中一集讲印度,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深圳企业到印度卖手机,会从两个细节来迎合消费者:一是所有手机相机都自带美白功能,且白得恰到好处;二是手机多以暗色为主,灰、黑主打。为什么这么做?第一个是因为印度人以白为美,在中国人早已开始以小麦色为美的时代,印度人的爱白倾向依然近乎偏执。网络交友时,照片的脸长得白净,别人会以为你有高种姓血统,就像中国有房子那样。加分!第二个则是因为印度城市基建较差,灰尘大,商旅人士国内出差环境堪忧,手机暗色才耐脏。手机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用心,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龙象之争"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印度真的有能力取代中国?我的结论是,很难。  相似文献   

19.
正第二国际和帝国主义理论根据历史学家理查德·克布纳和赫尔穆特·达恩·施米特的说法,"帝国主义"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与"波拿巴主义"一词一起被用来说明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国维持其对法国统治的各种形式。马克思在其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也使用了"帝国主义"一词来阐明法国的政治体制。不过,这个词与它的现代意义并不相关,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学者中,厄内斯特·贝尔  相似文献   

20.
印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一个充满神话传说,被人称之为"人种博物馆"、"宗教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的东方大熔炉,其自然生态、民族风俗、社会人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令人倾心的魅力.我在印度学习期间,对此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