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意图进行贸易战,借此振兴美国制造业,为底层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因而有可能对国内就业产生比较明显的就业冲击。极端情况下,将会使我国就业岗位减少350-580万个。因此,通过谈判协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策略。而进一步扩大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减少对少数国家贸易依赖,以及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助于减轻贸易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改革开 放以来,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一种常态现象。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正处于 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贸易战直接相关的产业及其就业形势不 容乐观、经济结构调整导致摩擦性失业增多等。为此,应加快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主动进口的贸易政策, 合理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和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同时高度重视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的 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4050’”所谓“4050”项目,是上海市政府为重点帮助女性四十岁、男性五十岁以上的就业弱势群体(“4050”人员),依托社会各界力量,设计开发出来的创业项目。它是今年上海净增10万就业岗位计划的重点。上海实施3年净增30万就业  相似文献   

4.
聚焦云南     
《时代风采》2013,(11):18-19
云南省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2013年是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的—年。云南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介绍,目前的问题不是岗位不够,而是结构性问题影响了全社会的就业。云南今年大学毕业生有13.8万,全省城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企业招聘每年所提供的岗位不少于35万个。可是在35万个岗位中.有—大部分是小微企业里的普通岗位.大学生不愿去.因此需要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相似文献   

5.
新华网北京2007年3月25日文中,对“制定就业促进法,将给百姓带来什么”进行了报道。“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职责,将经过实践检验、切实有效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劳动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每年只能供给1100万至1200万个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6.
关注与应对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我国企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面对形势更加复杂化,花样不断翻新,并且影响广而深的贸易摩擦,我们必须正视困难,面对挑战,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应用迅速增长,对制造业劳动关系造成冲击还是有助于改善劳动关系治理、提供高质量就业,这是制造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进步趋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构建劳动关系指标体系,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关系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应用工业机器人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考虑内生性下,结论依然成立;应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小,员工社会保险更完善,劳动者就业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我国的失业率将超过 2000年的 3 1%达到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说,届时,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为 5200万,实际能提供岗位 4000多万个,失业率将达到 5%左右。我们将在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他们就业。对其中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的人员,将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或在企业工作 30年以上的,实行企业内部退养;二是就业素质比较低但可以就业的,采取灵活就业政策,降低就业门槛;三是经过培训仍难以就业的,可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相似文献   

9.
聚焦云南     
《时代风采》2013,(6):18-19
1云南省就业结构矛盾突出2013年是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的一年。云南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介绍,目前的问题不是岗位不够,而是结构性问题影响了全社会的就业。云南今年大学毕业生有13.8万,全省城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企业招聘每年所提供的岗位不少于35万个。  相似文献   

10.
高莹 《中国工运》2009,(3):43-44
近期,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萎缩,导致外向型企业以及低附加值的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岗位流失。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09,(12):31-32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全总于今年初部署开展了以农民工为援助重点的“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提出要动员全会之力,年内对500万人以上的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对500万以上的农民工提供维权帮扶。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革以来,中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受人口增长的历史影响,中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当前中国就业环境的变化特征是: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日趋明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严重,弱势劳工群体问题凸显;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动关系的安全性下降;城镇失业率迅猛上升,社会保障亟待完善。劳动就业方面的这些变化特征要求今后工会工作应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的"积极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为中心,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实现新的突破,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3.
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高效配置信息,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形成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在经典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作场所分割理论来解释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并借助中国和美国对网络平台就业的调查结果,从就业收入(小时工资)、工作时间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分析网络平台就业的劳动关系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突破了工作场所劳动力市场岗位创造的局限性,两类劳动力市场具有互补性。平衡网络平台就业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是分享经济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这依赖于强化行业工会治理能力,以对新型劳动关系的广覆盖重塑工会对劳方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3,(7):42-42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年轻人更是成为网络创业的绝对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种类、就业规模和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认为在短期,“机器换人” 岗位集中在低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等行业,而未来则会渗透到医疗、教育、养老等行业,因而失业和再就 业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是政府应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进行二次收入分配 以及深入开展教育和未来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沿海地区提出了产业升级转型和转移的要求,部分产业搬迁转移到内地,由此拉开了全球范围内的第四次产业大转移。通过计量研究发现,我国产业调整和转移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正向的,有利于就业增长,应该继续深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正向效应最大,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就业有较大帮助,而对其他区域就业规模未产生显著影响。今后,应实施就业优先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开发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配套产业发展,预防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建立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青岛市出台政策,建立起了“4045”(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发再就业援助项目,建立过渡性就业基地,由各级财政出资,主要用于安排“4045”人员临时就业,组织“4045”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45”人员的单位,除给予岗位开发补贴和工资补贴外,还给予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对再就业援助项目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项目,给予一次性扶持金。(青岛市总工会政研室)●敖汉…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以“被征地后平均每份工作的 持续时间”作为界定就业稳定性的指标,从微观层面研究失地农民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个体 特征方面,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等 的影响则不显著;在岗位特征方面,社会保险、单位类型和所属行业对就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而岗位类型的 影响则不显著。此外,就业创业培训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而征地补偿金、补偿房屋出租等 征地后收入来源则显著降低失地农民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冠肺炎疫 情不断加大产业链供应链传导压力。研究认为,在全新发展形势下,制造业就业面临着产业链延伸不断衍生新 岗位新职业、传统制造业转型推动劳动者转岗提质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助力提升就业能力的重大机遇;同时, 也面临着国际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关键核心链条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以及数字经济过度服务 化加大就业风险等主要挑战。为更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供给 体系建设,把握区域经济合作机遇,提升制造业领域人才竞争力,强化内外循环全产业链协同,推动人才要素 实现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2014,(6):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劳动者的生计和尊严。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全国新成长劳动力预计达1600万人,而新创造的就业岗位约为1000万个;特别是今年有727万名高校毕业生、30多万名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和40万名历年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压力比往年更大。加之化解产能过剩措施的实施,带来新的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再就业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就业,已成为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