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41个机构变成16个,上海浦东政府机构数量大幅精简,天津滨海新区着手十项改革,"大部制"改革正以接力棒的形式向全国蔓延。从组织理论上看,"大部制"改革是调整组织结构、应对组织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现实的实行过程中,"大部制"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必须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保证"大部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推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之后,地方政府必然迎来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各地如何选择自身的改革路径和方案,将是地方政府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仍然存在着机构林立、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挚肘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服务水平.大部制改革的本质是解决“三权”的合理划分与相对分离.大部制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满足需要、总体统筹、系统整合、制约协调、总揽分别的原则,既要体现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对应性又要体现自身特色,从国家权力结构上予以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科学合理地设计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并加以有效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方向给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果不推进地方大部制改革,地方政府部门将无法与中央政府大部门改革对接;如果地方政府沿着传统政府纵向"职责同构"的模式进行大部制改革,不仅违背大部制改革的初衷,而且又会陷入政府机构膨胀的怪圈,笔者通过研究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纵向职责配置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学者对政府纵向职责配置的种种理论分析,试着提出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是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在推进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地方政府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总结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方大部制改革实践的逐步推广,涌现出深圳、顺德、富阳、随州等改革模式。但是,在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表现为领导职数的溢出、上下机构的对接不畅、职能转变不够到位和权力运行、利益分配的不规范等等。针对这些失范,我国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需要在国家——社会的整体框架下运作,及时引入上级政府、社会公众、第三部门和权力机关等外源力量,全面地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大部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先进的行政理念是大部制改革能够取得预期目标的必要条件,而落后、陈腐的行政理念必然极大影响改革的效果,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大部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就必须树立民主行政、服务行政、法制行政等先进的行政理念,否则大部制改革只会事倍功半,或是徒有其表。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实践的角度看,推行大部制实质上是一种机构改革,并不能替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部。因此,我国在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同时,必须使大部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行政问责、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实现行政文化创新五个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其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及新一届政府的组建让党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大部制"改革由构想变为现实,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大部制"改革路线图逐渐明晰.而此次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探索新一轮改革卓有成效的路径模式,有必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大部制"改革中的工具媒介和推动作用,为"大部制"改革实践的成功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大部制"改革亦反作用于电子政务,促进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深圳市大部制改革的跟踪调查发现,大部制改革后,深圳的政府机构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整合,管理层级实现了扁平化,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监督和协调的运行机制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以激进方式推进的大部制改革,尽管从形式上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但大部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在"委"与"局"的运作模式中,相关的联系制度建立得并不充分,有的部门甚至重新带来了交叉和混乱。在改革存在一定程度的阻力、缺乏内生动力和需要政治强力介入的背景下,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约束和公民政治参与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推进,对其进行及时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在探讨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与难题时,力求探索一些积极稳妥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