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财产保险代位求偿权不能适应保险行业的发展,人身保险代位求偿权在国内外立法例和学者争论中找到了适用的空间。本文从损失补偿原则的角度进行研究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正当性。在人身保险三大合同中,人寿保险不适用代位求偿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根据具体情况部分适用。  相似文献   

2.
代位求偿权     
代位求偿权是保险人的一种权利。当一保险人对某一损失做出赔偿后,有权将他自己置于投保人的地位,并因此获得投保人就该损失而可能拥有的所有权利与补偿。代位求偿权不仅具有赔偿程序及以投保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追索赔偿的特点,也还适用于共同海损的分摊中。这种权利还包括当保险人赔偿了所有损失后,如存在残存的保险标的物,保险人有权接管该剩余财产。代位求偿权是一条重要的保险原则,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损失赔偿合同。  相似文献   

3.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损失补偿原则派生的代位规则的重要内容,是保险人对负有责任的第三人而非被保险人享有的法定的、债权性的、从属性的权利,应适用于所有的损失补偿性质的保险合同。保险代位求偿权应成立于保险人赔付时,而非保险合同成立或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并应充分尊重被保险人的权益,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被保险人先行对第三人求偿。  相似文献   

4.
一在第三人作担保人的担保法律关系中 ,存在三方当事人和三方关系。主合同法律关系的双方是债权人和债务人 ,担保合同的双方是担保权人和担保人 ,在担保人与被担保人之间也构成法律关系。担保人承担了担保债务后 ,在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即主债务人之间即产生新的以清偿担保债务为标的的法律关系 ,这就是求偿关系 ,它产生了代位求偿权。保证是较典型的第三人作担保人的担保形式 ,本文以保证为例 ,谈一谈对代位求偿权的理解。(一 )概念。保证人的代位求偿权是指保证人享有的于履行保证债务后得向主债务人请求偿还的权利。从担保对于被担保人的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指出被保险人协助保险人进行代位求偿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并根据保险业务流程的不同阶段深刻论述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人索赔权的行为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6.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代位求偿 ,亦称代位追偿或第三者责任追偿 ,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法律活动。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问题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切身利益 ,加强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践中保险理赔的顺利进行。故本文对上述基本理论问题作了专题研究 ,以期对代位求偿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浅谈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立法概况、理论基础、性质等问题作了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的法律虽已初步确立了商业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制度,但其规定过于简单,对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并未给出完整的答案,因而应从转变保险代位隶偿权制度的立法理念、适当放宽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完善法律规定中的不足之处、加强保险代位求偿权实现的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对该制度予以完善,以期增强保险代位隶偿的法律意识,更好地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构筑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措施的适用,既要保证准确有力地打击犯罪,又要保障人权。当前逮捕措施在适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落实,逮捕条件掌握得较好,质量较高。同时也存在着公安机关撤销和变更逮捕措施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撤销、变更逮捕措施的监督制度和检察机关决定逮捕的制度以及逮捕的执行制度。 关键词:逮捕措施 适用 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支出的费用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向法院交纳和支付的费用;二、律师代理费;三、当事人因参加诉讼而支出的其他费用。本文分析了诉讼中所支出三类费用的性质,讨论了胜诉方当事人获得费用补偿的正当性及不同的求偿途径,并结合各国有关立法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费用求偿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公司减损的重要手段,但司法实践中此项权利的行使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实体上的也有程序上的.以海上货物运输险中代位求偿权的行使为例,主要有地域管辖、诉讼时效、追偿对象、权利转让等几个方面的常见问题.给这些问题一个恰切的解决方案和理论论证,对于司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刑事和解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司法实践表明,刑事和解能一体化地解决传统刑事诉讼所忽视的修复社会关系、赔偿被害人损失、减少短期自由刑适用和提高诉讼效率等问题.然而,当前刑事和解适用规模较小,司法适用上存在被告人适用程序不平等、赔偿数额不够合理、和解趋于形式化、公众误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在准确理解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规定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探索,不断优化制度,保障经济困难的被告人平等享有刑事和解的权力,有条件地制止漫天要价行为,构建起当事人真诚沟通、谅解的平台,并厘清社会公众对刑事和解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司法政策正趋于成熟和完善,“宽严相济”政策的适用是大势所趋。审查逮捕是司法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环节。在审查逮捕环节是否正确适用宽严相济政策是既能严厉打击犯罪又能切实保障人权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基层检察院适用该政策的数据分析,说明该政策适用的实际效果,并提出该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贪污贿赂犯罪通常伴生洗钱行为,加大对贪污贿赂类洗钱犯罪打击力度对于更好推进反腐败斗争和扫黑除恶工作、更好追溯黑恶财产、履行检察机关法定职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近三年查办的125件贪污贿赂洗钱案件的实证分析,贪污贿赂类犯罪洗钱行为表现手法多样,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主客观认定标准不统一、同步侦办意识不强、财产溯源动力不足、案件侦办权限交织导致成案转化不畅等司法困境。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的修订,应准确把握“明知”“掩饰隐瞒”认定依据,剖析部分有争议的购房洗钱等转化等价物客观行为的认定标准,明确新入罪“自洗钱”行为与上游犯罪的关系,并依托“一案双查”“同步审查”理念建立完善专项联络、监检衔接和金融联席会议等各项沟通联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正当防卫制度已经形成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立法和司法基础,内含相互协调的多元的法律价值追求。但是,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在整体构建上还存在法律价值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重要价值。认为只有依据客观事实,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才符合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存在着代位权制度与代位执行制度。有学者提出代位权制度并无存在之必要 ,建议以代位执行制度取而代之。从现实看 ,两种制度各有优缺 ,对二者进行整合使之衔接协调 ,将更能发挥其调整债权关系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规范量刑以减少量刑的失衡是刑法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有鉴于此,通过对刑事审判实践中的适用缓刑降格量刑裁量现象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解决方法:规制缓刑罪名、确立量刑分格刑、试行量刑偏离"说明制度,"力图对量刑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聚众斗殴按其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约斗型、追斗型、当场互斗型。临时起意,当场互斗,以及一方追打另一方,不妨碍聚众斗殴罪的成立。互相斗殴的一方不足三人,另一方为三人以上的,也可能成立聚众斗殴罪。对聚众斗殴的转化犯,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犯罪分子在组织、策划、指挥、参与聚众斗殴中的实际作用确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一般仅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转化定罪,对共同致死、致重伤,能够明确区分致死和致伤责任,双方又无明确的共同致伤或致死的合意的,应仅对直接责任者转化定罪。对转化犯的定罪,不应简单以结果论,应根据主客观相结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定罪。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通过对<中国法律年鉴>1989年至2004年行政审判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行政与救济权利的功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监督行政的功能.行政诉讼的实有功能、设计功能与应有功能出现偏差.修改我国行政诉讼法应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功能,合理定位立法目的,选择与行政诉讼性质和立法目的相匹配的制度,使行政诉讼发挥立法者所预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刑事被害人境遇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区法院2004年-2007年上半年间审理的故意伤害等七类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犯罪中被害人境遇的调研,系统分析了刑事被害人的艰难处境.发现有以下特点:暴力性犯罪多发,人身损害案件逐年攀升;民事司法救济不足,"空调白判"现象普遍;被告人赔偿能力弱,以罚代赔倾向明显;被害人负担能力差,亟待经济赔偿或补偿;相关救助制度缺位,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