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愤怒不是原罪,愤怒帮你捍卫你的利益,你要做的,不过是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是把从A那里受的气对着B发泄;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而不是自我欺骗"我很好",把伤痛藏起来;拒绝内疚的实质其实是想保留"清白感",把内疚转嫁给别人;恐惧,是在教我们认识自己的处境,教我们分辨真正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像生离死别.每逢幼儿新入托,"呜呜呜,我要妈妈,我要奶奶.""让我出去,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这种不谋而合的"大合唱"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孩子没哭,旁边的妈妈、奶奶先忍不住哭了起来.其实,大多数孩子被送进幼儿园初期,都会有哭闹的现象,而且接下来,他们还将面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上课、游戏交友等行为习惯,乃至生病等种种不适应的新情况.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够减少孩子哭闹现象发生,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入园新环境呢?孩子哭闹有四种类型,家长和老师可以据此"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用锤子把家里的电视机砸了,就因为他妈妈说他笨,不如邻家的孩子。我们教育孩子大多秉持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看人家"。这道理的根据是,那样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思路不尽相同,因材施教是"我的孩子自有特色,我们坚持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23岁的李文凤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了北京偏远山区、素有"北京小西藏"之称的蒲洼,成为了蒲洼中心小学的一名老师,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来蒲洼中心小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唤她"小李老师",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姐姐,与她分享快乐和烦恼……教孩子用心灵写作刚来学校时,学校老师就告诉李文凤:"蒲洼的孩子很苦,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一定要好好工  相似文献   

5.
正《亲密关系》作者:[加]克里斯多福·孟译者:张德芬、余蕙玲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亲密关系》是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克里斯多福·孟的经典作品。本书让你掌握所有人际关系包括温暖浪漫的亲密关系的本质。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全力推荐道:"这是少数我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桂彩丽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她的自勉。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桂彩丽在基层学校从教12年,在教研部门工作19年。如今,作为专职研训教师,她把"一线授课教师需要对一个班的孩子负责,教科研中心的教师要对全区的孩子负责"这句话,当成了自己践行教育理念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7.
真情欺骗     
"妈,好几个同学都说您做的咸菜好吃,嫌我带的太少了不够吃.瞧,这次他们把饭盒都塞给我了."正在上高中一个月回家一次的姐姐,一进屋就冲妈妈嚷道,同时稀里哗啦地把好几个饭盒摆在了桌上. 妈妈忙说:"行行行,咱农家啥都缺,就是不缺咸菜.等走时妈给你多炒些,把她们的饭盒都装满就是了.哎,人家城里的孩子,不嫌咱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8.
八岁那年的一天,妈妈发现家里没有白糖了,就拿钱叫我去买白糖.因为没有零钱,她就把一张百元大钞给了我,叫我千万小心,不要弄丢了.我说了声:"知道了."便接过钱,高高兴兴地上街去了. 我来到一家小商店,把100元钱递给店主说:"叔叔,我买一斤白糖."店主收了钱后,称了一斤白糖给我,然后找给我8元钱.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温馨的一幕场景是这样的:一位小脚老太太,面目慈祥,小脚用白布一圈圈地缠上,头上包着一块白毛巾,肩上挎着筐。而那个筐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聚宝盆",里面有煮鸡蛋、炸馒头、香油果子等各种各样孩子们爱吃的美食。这位小脚老人,是我姥姥的妹妹,我称呼她为姨姥姥。在过去经济困难、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她每年都会来我们家走亲戚,秋后像圣诞老人一样给我们送来各式各样的吃食。姨姥姥家与我姥姥家有五十里路,她裹过脚,为了  相似文献   

10.
温暖     
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学生成长关键时期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即便一些无心之举也可能给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与优秀的老师相遇是人生之一大幸事,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记忆和感恩。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教我们主课,在一九八三年教我们初二一学期副科《社会发展简史》。时光荏苒,一些同学对他没有什么印象。我对于他的记忆也不多,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上的第一节课,但历经三十五年,这节课的情景仿佛是在昨天发生。那天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教室安静下来,一位高大魁梧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穿着一身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幼儿园,我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离园时家长找到教师问:"老师,我们家孩子今天有没有大便呀?"这时,教师脸上满是自责,惭愧地说:"哎呀!我忘了带记录本,不好意思!我本子上记得可清楚呢。"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是最大的民俗,合家团圆、看望父母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了能够买到一张车票"回家看看",楞是把亿万国人折腾得上下都秃噜掉一层皮。即使是这样,一个现实又让人无比纠结和无奈——7天时间加起来只有1天时间陪爸妈。(2月6日新华网)七分之一的概率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多,而一篇"这辈子你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报道中有网友感叹:"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一次。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那么,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真是太残酷了。"  相似文献   

13.
一些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年轻父母告诉我们:他们的心挂在幼儿园门口的绿色小栅栏了。一个喜欢蹦蹦跳跳的男孩子说:"哪一个小朋友调皮,老师就要找一把锁,扣住他的鼻子……" 也许,每一个人在他长大以后,不一定会记得儿时呆在幼儿园的某一段经历。然而,那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会在他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大班刚刚召开完家长会,就听几个家长在楼道里大声地议论着,听声音还有些激动。我没有急着走上前,只在旁边听着,想了解一下家长的真实想法与困惑。"我邻居的孩子没有上学前班,现在后悔得都快把后槽牙咬断了!小学老师经常把孩子留下来学汉语拼音,急得他妈妈总是掉眼泪。""我们班还找来了一个现在上二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在我2岁时,爸爸和妈妈离婚,我随妈妈一起生活,妈妈非常憎恨爸爸,便带着我从九龙坡搬到白市驿,而且妈妈在派出所把我的姓名从王一单改成了谢好,爸爸从此就找不到我了。  相似文献   

16.
正那年,我5岁,您28岁。那时的妈妈在服装厂上班,会自己做衣服,也很会穿衣服,总是穿得漂亮又时髦。我总是偷偷地穿上那些长长的花裙子,踩上大大的高跟鞋,幻想自己能跟妈妈一样漂亮。那时的妈妈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梦。那年,我十五岁,您38岁。青春叛逆的我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幻想诗与画的美好,我们几乎不怎么说话,偶尔的交流也总是不欢而散。十五岁的我放弃学业毅然选择走进军营,虽然看到你眼中的不舍和无奈,我还  相似文献   

17.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18.
我在初中3年最快乐的记忆是童子军训练.战时的少年比较勇敢,因为是真正的天真,爱国更绝不落后. 那年重庆被炸得最凶的一次大火后,我们选了一队童子军代表走路进城去共赴国难.走了大半程,只见士兵从未熄的火中抬出无数焦黑尸体由军队运出城,指挥者问带队老师:"这些娃儿(四川话)来做什么?赶快带他们回去!" 我们站在路边拼命哭,一面唱:"我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少年兵,年纪虽小,志气高……"据说回校后,老师被记了大过.但是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  相似文献   

19.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我的青春、热情以及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潘维松说. 委屈家人成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潘维松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铭记在心,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与"个性体验"放在核心位置上."尽管我所教学生地处深山区,但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潘维松说.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教23年,任班主任工作21年,她把全部青春奉献给深爱的职业教育。她以过人的胆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仅带出了荣获全国奖项的老师,还有获得市区、全国奖项的学生。她快乐地工作,体验着"教师妈妈"的自豪,是学生们最亲密最信赖的朋友。她就是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教师权福苗。权福苗作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职教名师,教授过《电子线路》、《组合音响》、《楼宇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