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为进一步强化对驾校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全市驾培服务水平,把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关。8月22日,山西省朔州市交警支队在朔州市车管所召开全市驾校工作会议,车管所负责人、全市15所驾校校长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需求数量的大幅度提升,传统由驾培机构包办报考模式的弊端不断地显现。驾驶人考试预约的改革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考生考试自主预约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迫切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的考试预约解决方案,从各个角度完善预约流程,促进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针对大批量考生抢"名额"的这种大数据量高并发访问的情况,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案,解决系统的负载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制动态     
(2004.10.21-2004.11.20) 北京 机动车无过错不负全责 10月22日召开的北京市人大常委 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新的 地方性道路交通法规。最引人注意的是, 新交规对如何减轻机动车一方责任进行 了细化,指出在保险公司先行赔付,超过 限额部分由机动车承担的前提下,有证 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在驾 驶中履行了交通安全注意义务,并已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机动车驾驶需求日益增加,驾驶人考试规范建设工作日益重要。本文在分析各地建设科目二考试系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平台交互的全国统一科目二考试自动评判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数据交互方式、系统功能以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考试舞弊行为的发生,避免地域差异,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重点客货运机动车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重点客货运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及管理部门管理手段不足.重点客货运驾驶人短信服务平台通过研究交通管理信息共享和发布技术,实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重点客货运企业及其驾驶人实时发布交通违法和事故、恶劣天气、道路通行、交通安全宣传等信息及接收处理群众监督举报信息工作目标,为提高客货运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交通管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公安和交通部门在交通安全数据共享和交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交通安全数据进行共享交换需求分析的意义。然后具体分析了公安交通管理对数据共享交换的需求,既有向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交通安全管理数据,包括营运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及相关违法、事故信息等;又有公安交通管理对交通运输安全数据的需求方面,包括路面管理和执法、事故预防、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剧毒品运输管理等,从而为交通安全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鉴定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系统科学的原则,将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鉴定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机动车驾驶人鉴定的对象虽然是人,但应充分考虑人与车、人与路以及人与整个事故现场之间的关系,既要研究驾驶人自身,也要研究其反映形象以及相关的事实和现象。通过对事故现场、车辆、衣着、人体等要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对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分析,提出了综合鉴定机动车驾驶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遵循系统科学的原则,将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鉴定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机动车驾驶人鉴定的对象虽然是人,但应充分考虑人与车、人与路以及人与整个事故现场之间的关系,既要研究驾驶人自身,也要研究其反映形象以及相关的事实和现象。通过对事故现场、车辆、衣着、人体等要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对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分析,提出了综合鉴定机动车驾驶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Cognos商业智能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便于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专业辅助决策的机动车和驾驶人交通管理信息化商业智能应用平台。提出商业智能应用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其相关功能设计,构建基于商业智能的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分析模型,验证了Cognos商业智能对于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分析、知识展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相比于传统方法,给用户提供了高性能大用户数和大数据量的数据访问分析能力、灵活直观的数据报表功能以及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为数据分析、决策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到一篇报道,说的是身为驾校董事长的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规范驾考市场,解决学员滞考等建议,均得到了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 驾考市场混乱、考场设置少、学员考试不方便等问题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人大代表顺应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规范驾考秩序、方便群众的建议意见,应该说,这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1,(8):6-6
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公安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措施的意见》,提出10项措施,以强化客货运驾驶人动态监管、强化客货运机动车安全技术把关和增强客货运驾驶人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为杜绝驾考舞弊现象,江西省交警总队计划对省内各级车管所建立驾驶员考试图像和视频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设置后,所有科目考试将全程进行监控,其中要求开考前必须打开所有视频监控设备。为了杜绝考生"走后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 人之间交通事故分别确立的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种不同的归责原则,运用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理论,对道路交 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主要是针对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配的规定。另外.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将机动车一方的免责事由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限缩为故意碰撞机动车.对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相关规则也有一定影响。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涵义、构成要件、具体规定等方面来论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体系,期望在抵御道路交通灾害的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公平地分担因机动车损害这一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及时妥当地救济受害人,给予合理的补救;促使机动车驾驶人认真履行自己业务上的注意义务,从根本上减少因机动车交通事故给人们所造成的伤痛和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公安交通警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电子警察查获机动车违法。但是,电子警察无法确定实际机动车驾驶人,存在着"买卖"交通违法记分并代替实际驾驶人来处理交通违法记录的行为。本文介绍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及实现,融合处理前监管和处理后异常预警机制,并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无缝衔接,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审核,有效过滤非实际驾驶人,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知识与大数据分析,主动发现顶替实际驾驶人接受违法处理的嫌疑驾驶人。  相似文献   

17.
上期答案     
《江淮法治》2012,(22):55
《是否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就可以驾驶校车?》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家对校车驾驶人员资格有着专门的要求,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校车,不但要有机动车驾驶资格,而且还必须取得校车驾驶资格,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不得驾驶校车。2012年4月5日公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23条、第24条分别规定:"校车驾驶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外教育考试制度进行比较解读来看,"依法治考"是教育考试制度的应有之义。应当立足国情、以史为鉴、注意借鉴,在"依法治考"改革设想、完善教育考试立法方面则应持积极、稳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遵循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交通文明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在实施3年多后进入修改程序。该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期"新闻聊斋",我们就来说说这"76条"。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遵循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交通文明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在实施3年多后进入修改程序。该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期"新闻聊斋",我们就来说说这"76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