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区开展"节俭养德,人人行动"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6月7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节俭养德,人人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自治区领导蔡国英、张乐琴出席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4,(6):10-10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3.
名人养生"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名人养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  相似文献   

4.
俭以养德     
蔡建军 《新长征》2014,(8):64-64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党员领导干部戒奢克俭制定了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为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党员领导干部应按照节俭养德的要求,努力在个人修养和能力素质上达到新的境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和道德修养经常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蒋元明 《前线》2013,(4):82-82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本来是先帝给太子留下来的宰相人选,开始也一路青云直上,官至副宰相级。可命运终归捉弄了苏东坡:王安石当政变法,苏东坡对变法有不同看法,当然不得烟抽;保守派司马光上台,全盘否定变法,但苏东坡却认为变法也非一无是处,结果又没好果子吃。变法派与保守派轮番上台,苏东坡反复倒霉。苏东坡文人气浓,又好作诗,总被对手抓住小辫子往死里整,一贬再贬,发配杭州、黄州、惠州,一处比一处远。  相似文献   

6.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联合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党员领导干部戒奢克俭规定了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为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作为领导干部更应按照节俭养德要求,努力在个人修养和能力素质上达到新的境界。"自古兴俭以劝天下,必以身先之"。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先辈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井冈山时期,从军长到士兵,每人都是5分钱的菜金;湘鄂西根据地,贺龙与战士"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相似文献   

7.
征语启事     
《党建》2014,(6):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在全民中形成节俭养德的良好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2014年6月1日起,《党建》杂志社、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开展以"节俭养德"为主题的宣传语征集活动,参与者可推荐各类内涵深刻、丰富,富于人生启迪和道德价值,便于传播、记忆的佳句、谚语、家训、楹联、俗语、段子、贤文等。本刊及党建网等选优刊登。设一等奖10名,奖金各500元;二等奖30名,奖金各300元;三等奖100名,奖金各100元。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4,(7):52-52
《党建》杂志、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开展以"节俭养德"为主题的宣传语征集活动以来,全国各地读者广泛关注,踊跃参与创作并荐稿。现选登部分来稿。  相似文献   

9.
我曾在安徽黟县看到很多楹联,其中一副“寿本乎仁乐在于善,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另一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令人难以忘怀。两副楹联都倡导了一个“俭”字,前者说,俭省可以培养清廉的家风;后者说,富裕后最好的传家宝是俭省与勤奋。其实,“俭”还能“养德”,始终保持节俭作风就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在全省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通知提出,要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节俭节约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节约光荣社会风尚。要抓好监督,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的强大舆论压力,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通知部署,要注重结合融入,广泛开展节约主题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模  相似文献   

11.
墨竹图     
《党课》2007,(7):F0002-F0002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出自苏东坡对宋代画家文同的一段评论。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善画墨竹,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在竹林中筑屋,与翠竹朝夕相对。长年累月,竹子的生长规律和万般情态已植根于文同的心胸之中,待到画竹时,则振笔直遂,一挥而就。  相似文献   

12.
节俭可以养德,这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也是先贤们倡导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为了心中的梦想和毕生追求,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到处奔波,"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办学行仁,谋求和而不同和天下大同。他特别赞赏他的弟子颜回,后来颜回与孔孟并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相似文献   

13.
赵正平 《江淮》2020,(1):46-47
滁州市来安县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用村民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引导群众“移旧俗、除陋习、倡新风”,在全县广大农村树立起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理事会理出和谐新景象。2019年,由半塔镇综合文化站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反映人情往来中铺张、攀比等不良现象的小品《面子债》,登上各大演出舞台,引起群众的纷纷议论。  相似文献   

14.
戒奢节俭     
大约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贵俭的思想。《周易》的《节卦六十》把当时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三种:最好的是“甘节”,即甘于节俭,乐于节俭,把节俭当作“甘之如饴”的乐事;其次是“安节”,即虽然不能“甘节”,但能安于节俭,不追求豪华奢侈;最坏的是“苦节”,即不能“甘节”、“安节”,而把节俭当作一种苦事。这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周总理建议改“酆都”为“丰都”秦大奎鬼城丰部,中外扬乞,它位于长江之滨的平都山,"西连岷岭千秋雪,东接巫山十二峰"。登顶远眺,苍山叠翠,长江如练,山水相映,美若仙境。宋代诗人苏东坡赞誉说:"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十月星辰任我攀...  相似文献   

16.
毕舸 《廉政瞭望》2009,(7):43-43
近日,济南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修身养德短信征集活动,并明确要求全市副局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要创作编发一条廉政短信。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它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代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相似文献   

18.
相传,有一天宋代高僧佛印与苏东坡坐在小舟上游观山水。苏东坡问佛印:“我在你心目中是什么?”佛印笑曰:“是佛”。苏东坡又问:“你猜你在我心目中会是啥?”佛印笑曰:“不知”。苏东坡大笑道:“是牛粪”。佛印曰:“因为我心中有佛,所以你在我心目中便是佛。”很明显,言外之意是说苏东坡心中只有牛粪,所以才把别人看作牛粪。苏东坡听了佛印的话后,不禁面红耳赤,再也笑不出来了。以上的这则小故事既然是传说,我们自然无法再去考究它的有无。但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即当一个人用美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时,在他眼中的一切也将是美丽可爱的;而当他用灰暗乃至充满邪恶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事物时,那么他眼中的世界也将是黑暗可憎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有阴暗心理,把本来很简单、很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下强调节俭,毫无疑问应充分吸收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中关于节俭的重要思想,但更应强调节俭是一种公民道德。作为一种公民道德,节俭体现为节俭持家的家庭美德、节俭办一切事情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社会公德。与作为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的节俭相比,作为公民道德的节俭在道德权利、道德义务和伦理观性质上都具有其内在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三产融合互动发展,"东坡泡菜"做成了百亿大产业,既"泡"出庞大"产学研"团队支撑,更带动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老板,来点泡菜下饭!"在四川,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星级大酒店,还是路边小饭店,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碟爽口开胃的小菜——泡菜。我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独爱泡菜,还亲手制作泡菜,为了纪念苏东坡,在东坡故里眉山,人们便把泡菜称为"东坡泡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