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刘芳 《人民论坛》2014,(2):146-148
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建立诚信的旅游体系,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因此旅游业应肩负起继承、弘扬、倡导与发展诚信的责任,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经济收益,树立世界旅游强国形象,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诚信观向现代诚信观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的转变是制度建立的基础。要建立现代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实现由传统诚信观向现代诚信观的转变。要由熟人关系的、等级的、重义轻利的、情感性的、仅作为道德原则的传统诚信观转向市场关系的、平等的、利义结合的、理性的、作为法律原则的现代诚信观。  相似文献   

3.
常锐  常永军 《长白学刊》2009,(3):151-152
诚信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从推动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化、完善诚信的法律规范、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促进诚信文化的传播等方面着手,重筑我国“诚信长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成诚实.守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成做人之本、为正之责和成业之道等现代价值.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因其变化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5.
李伟  武宜俊 《传承》2010,(6):102-103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成诚实。守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成做人之本、为正之责和成业之道等现代价值。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因其变化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6.
刘增芝  周颖 《前沿》2010,(6):63-66
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社会上存在诸多诚信缺失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建立诚信原则的制度基础,完善诚信原则的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原则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医疗机构面临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尤其是民营医院的诚信危机更是令人担忧。尽快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机构诚信评价体系,让群众对医疗工作重拾信心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一、造成医疗行业诚信体系不够健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策,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现象频现,社会诚信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且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和支撑,社会诚信服务市场及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有效、可靠的社会诚信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在阐述现代诚信结构特点基础上,对我国政务、商务和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从社会转型影响、传统文化历史局限、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信仰淡漠导致的动力缺失以及诚信约束体系缺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坚持强化道德引领与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以提高政务诚信水平为引领,以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培育为基础,把树立共同社会理想与实施分层信仰引导结合起来,发挥政务诚信的社会引领、统摄效应,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优化调整社会维信结构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天晨 《今日上海》2011,(12):48-49
诚信体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一项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建设的整体工程。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信用活动、监督与惩戒机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协力运作。长期以来,由于失信成本较低、诚信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与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已经造成了愈演愈烈的社会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