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 ,科学地总结了我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突出强调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这一新的重大命题 ,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什么?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执政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三个文明”的必然要求。要把发展贯穿到执政兴国的全过程,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总结历史和现实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4.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近代中国曲折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当今中国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是对邓小平理论核心理念的深刻理解;是对世界发展潮流和国际社会较量的清醒认识。深入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历来是关系党的执政全局的战略问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党的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应对新挑战的应对策略。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加快改革,努力实现新的发展;明确时代主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坚持基本路线,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制度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体制环境;推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对外开放,为生产力发展创造宽广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6.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一个突出的亮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新世纪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一个突 出的亮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新世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新时期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正义性、优越性的时代诉求。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没有各方面工作的绩效,党的执政基础就无法巩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发展带动和促进各方面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紧紧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本质要求 ,关键是要坚持发展的坚定性、创造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 ,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清泉 《理论前沿》2005,1(10):14-15
本文在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篇论著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现实,着重就共产党接受监督的必要性、现实价值、监督重点、关键问题以及基本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价值定位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高度对发展价值做出的科学定位。这无论从物质基础、文化基础,还是从群众基础来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雷雯 《理论前沿》2007,504(15):40-41
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问题的认识,揭示出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再到"四位一体"的科学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的作用,对保持党的性质、维护党的宗旨具有现实的展示作用,对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强化党的意识、增强党的凝聚力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对破解时代课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必须从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载体、党代表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和作用发挥的研判机制等方面,逐步构建完善有利于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执政党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要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共产党的主动作为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有效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正确把握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内涵,必须对依法治国条件下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党与执政党的不同身份以及与此相关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进行区分,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执政党与人大之间的两种意义不同的关系,还要抓准做好这些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何蕾 《理论前沿》2004,(24):32-33
本文主要分析和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主体的内涵和外延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组是落实党的领导和执政的中介机构,是把党的领导和执政贯彻到非党领导机关中的桥梁和纽带。应当以历史的视角、开放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系统梳理党组的历史发展轨迹,切实解决好党组的理论架构问题,充分开发党组的制度性功能和潜能,以党组的作用发挥拉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执政的道德合理性是执政党执政伦理的基石。建构在执政伦理基础之上的政党政治制度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规范体系、组织结构体系所蕴涵的伦理和执政党执政主体伦理,构成了执政党执政伦理的四个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9.
论执政党政治权威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引起社会阶层的变化要求我党在坚持自身阶级基础的同时调适依赖的群众基础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构成执政党牢固的社会基础。社会基础愈坚实 ,政治权威愈增强。十六大报告将六个社会阶层作为执政党社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会增强我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并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以巩固执政基础为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执政基础既包括社会制度,更主要的是指群众基础,也就是依靠谁来执政和为谁执好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政基础稳固与否将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拥护度和支持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就是因为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关键是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支持和拥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