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略论行政诉讼一审中被告对原行政行为的改变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一审程序中自动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学术界对此存在争议。本文拟就此对被告是否拥有改变权、这种改变权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果,以及对这种改变权的法律控制等问题,作如下初浅探讨。一、被告在一审中应拥有改变权有一派观点主张被告在一审中不应拥有于自动改变权。他们认为,如果被告行政机关在一审中拥有改变权,势必造成诉讼程序的不稳定,同时还会助长行政行为的随意性,甚至为行政机关逃避司法审查大开方便之门,在社会中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他们举例说,有的行政机关怕承担败诉风险,会不顾牺牲国家利益和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而一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以满足原告非法或无理的诉讼请求,达到原告撤诉的目的;还可能出现行政机关利用改变权对原告打击报复,加重处罚,以胁迫原告撤诉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书格式过于呆板,缺乏针对性 一审行政判决书制作的目的是平息双方当事人的行政争议,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否成立作出评判。应当说,一份好的一审行政判决书,就是对人民法院通过一审程序,恰当处理和解决行政争议的全过程的简明而深刻的写照。但是,实践中却与之相去甚远。一些判决书为了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3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而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原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被告在第一审庭审结束前,不提供或不能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从该条规定可以推断出;被告在一审庭审结束前提交的证据均是合法的。很显然,最高人民法院原司法解释与…  相似文献   

4.
试论具体行政行为撤销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理论认为 ,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是法院的当然职仅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 ,行政主体一审期间可以自行撤销其具体行政行为 ) ,这被称为撤销自由原则。由于撤销判决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撤销 ,便被视为自始无效 ,已经执行的 ,将发生执行回转。撤销的后果对损益性具体行政行为来说 ,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因撤销而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或被撤销的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撤销就不能不受限制。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都有限制撤销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保护行政信赖、降低行政成本以增进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后,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从狭义上理解,这种变更判决是指改变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从广义上理解,变更判决除了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二审法院改变一审法院判决以及再审法院改变原审法院判决的内容在内,本文所要研讨的是广义上的变更判决。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实施至今年6月,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831件,案件涉及30余个行政管理部门。审结803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原告接受具体行政行为自愿撤诉的占66%;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占14.6%,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原告撤诉的占13.2%,作其他处理的占6.2%。通过审理这些案件,公民、法人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都有所增强,行政审判这一新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第 6 5条规定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 ,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 ,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 ,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 ,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何为“对方当事人”呢 ?《解释》没有作具体规定 ,从而使得在司法实践中 ,行政上诉案件当事人的称谓很不一致。我们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件 :一审判决撤销被告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在一审判决后 ,原、被告都未上诉 ,而只有第三人上诉。第三人上…  相似文献   

8.
研讨行政赔偿诉讼审判对象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对行政赔偿诉讼中原、被告法律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公民与行政机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次生的行政赔偿法律关系是行政赔偿诉讼首要审判对象,在具体行政行为是免责要件时,行政机关与公民间的权力—责任关系则构成另一审判对象,先行处理决定则不是审判对象。这一界定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行政赔偿诉讼的性质、法治逻辑、制度构造,还有助于我们重构其审判进程,合理安排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政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裁判文书特别是一审行政判决书制作的改革日益成为行政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法院几年来围绕一审行政判决书制作的科学化,深入分析既往改革实践的经验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当行政相对人拒绝履行具有给付或特定行为内容的卫生监督具体行政行为,或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维持或部分维持卫生监督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或裁定时,卫生监督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对维护法律的遵严、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1、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必须是生效的,即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一是人民法院维持或者部分维持卫生监督具体行政行为的一审判决,行政相对人没有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的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的;终审的判决,包括二审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  相似文献   

11.
马良骥 《人民司法》2012,(2):107-109,1
行政诉讼中,一审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应予撤销。但因一审法院未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未进行答辩,导致二审法院无法判断上诉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二审法院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的,原审法院经继续审理后认为原告的起诉不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仍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因具体行政行为不当导致败诉的案件数量较多。仅吉林省98年一年,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合撤销、部分撤销、限期重作、变更、行政机关改变自己行为后原告撤诉及行政赔偿调解等)就有1250余件,约占全省法院行政一审案件总数(含单独或附带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案件数)的38%,这个数字说明,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违法和不当行为。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仅直接影响普通公民合法权利,更主要的是,一些不当的行政行为已经或正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28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土地行政许可及行政赔偿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九江市国土资源局的上诉,维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依法确认原庐山区土地管理局与原告梅志勇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发放江西省建设用地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九江市国土资源局赔偿原告梅志勇的建房损失43万余元。至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的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大胆、积极、慎重开展行政审判工作,为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行政审判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行政诉讼法实施两年来,我省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703件,二审案件664件,审判监督案件80件。一审行政案件的结案率为93.7%。其中维持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占43.8%;撤销或者变更的占20.6%;撤诉的占27.5%;终结的65件,占0.42%;移送的占0.28%;其他处理的占0.11%。  相似文献   

15.
【裁判要旨】诉讼中,被告不可自行撤销被诉的经复议机关维持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擅自撤销,是一种越权行为。■案号一审:(2010)沙法行初字第80号二审:(2010)渝一中法行终字第2号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审判实践中对第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俗称“一撤到底”),应如何适用法律条款的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二审判决“一撤到底”只能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0月~ 2016年3月,北京市佳法律师事务所主任郎子君律师收获了“民告官”四案连胜的喜讯. 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镇前进村村委会对哈尔滨市政府批准松北区国土资源局前进村村委会持有的(2001)字第5号《集体土地所有证》中争议的集体土地更正登记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不服,遂开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要求法院依法撤销哈尔滨市政府上述具体行政行为.哈尔滨市松北区法院一审审理后驳回了前进村村委会的诉求.前进村村委会上诉至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郎子君律师代理了这起上诉案件.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后,于2015年10月21日作出《行政裁定书》,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目前,该案尚未判决.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上授权商标、专利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知识产权案件正在爆炸式增长。据统计,2013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8583件、88286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886件、2901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9331件、9212件。  相似文献   

19.
透过收集与分析六省或者自治区32家基层法院,8家中级法院2009年、2010年一审2767份行政裁判文书,我们发现:我国行政诉讼中涉诉行为和被诉行政管理领域十分集中,且非对抗权力型诉讼多;诉讼中行政纠纷涉利益方多,当事人较为繁杂;从诉讼模式上看,辩论主义模式确立,但判决与诉讼请求不一致;行政审判中法院倾向于放弃裁判权,而淡化了诉讼监督行政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某市一手机用户状告省长,理由是该省政府关于在移动电话收费中摊入有关建设费用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院告知原告应起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和电信部门,原告对此不服。虽然该案尚在处理之中,但结局基本是肯定的,那就是原告败诉。试想一下,假若原告按一审法院讲的以实施具体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