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关于我国古代越族和夏族的关系问题,历来有许多说法.其中“越为禹后说”和“越为土著说”是两种相对而影响较大的说法.前者是自司马迁以来迄今两千多年来传统的说法,后者则是近些年来较为流行之说.两种说法当然都各有道理.不过,固然越“不得尽云少康之后”(《汉书·地理志》臣瓒注),但认为越乃南方土著,其族源与夏族无关之说,似亦非至论.我们认为,夏越是有同源关系的,即都同源于更早的骆人;而越族则是南下的夏人与其同族系的骆人融合而成的族群.骆是越族的别称和最早名称,也是夏族的最早名称,就是夏越同源于古骆人的一个例证.本文试对骆是夏越民族最早名称作一粗略探述,以就教于方家学人.  相似文献   

2.
“濮”为我国古代南方民族中的一大族系,多为史家所论及。概而言之,有这样几种看法:其一,濮越异同论。认为濮和越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它们之间不仅文化特征不同,而且分布区域也不同。其二,越濮同源论。认为越和濮在历史上关系很密切,是同一族系在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名称。其三,濮是孟—高棉语族的古称。对于濮起源于何处,史学界也有争论;有的认为初为沿海民族,后乃溯濮水(今澜沧江)而上,迅速繁殖,遍布于西南各省;有的认为濮族发  相似文献   

3.
百越族群是我国最早吸收龙文化的民族群体之一,崇拜龙图腾并将图腾形象绘制或镂刻到自己身上———纹身,这是古代越人的传统,也是百越族裔服饰文化的一大特色。纹身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服饰文化特征,为后来的不少百越民族后裔所承袭,而成为整个百越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质...  相似文献   

4.
龙鳞 《今日民族》2009,(4):38-39
药食同源是人类医药文化中普遍经历过的阶段和重要特征,在今天很多民族中还有保留。佤族的药食同源文化,不仅作为一种远古的历史记忆,传承于他们的口传文学中,而且迄今为止,还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食谱药方。  相似文献   

5.
<正>哈尼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与彝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羌族。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记述,哈尼族祖先曾经在宽阔富饶的"诺玛阿美"过着幸福的游牧生活:"诺玛阿美又平  相似文献   

6.
张扬 《同舟共进》2010,(8):71-72
我觉得《同舟共进》越办越好,2010年的封面更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刚收到第5期,一看目录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的作者都是极富真知灼见和对国家和民族很有责任感的人。算起来,我跟《同舟共进》的友谊已经持续十几年了,多篇重要的、很有影响的文章都是在贵刊发表的。一个刊物能办得像《同舟共进》这样典雅、高贵,  相似文献   

7.
杨俊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122-125
牙舟陶作为贵州民族传统陶瓷业的优秀代表,在20世纪曾享誉一时,它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民族陶艺,研究牙舟陶对传承民间艺术,提高其审美和实用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一个国家的语言越多样化,相应的双语程度化就越深。双语教育作为双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进而加强民族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和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意义深远。在切实可行的双语教育环境下,语言维护以及语言维护的相关因素也应受到考虑和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维护对贯彻我国的民族政策、繁荣民族文化和巩固民族统一与和平有着非凡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知识界兴起的文化热潮几乎波及所有学术思想领域,各派学者各持己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争论。这次文化热的焦点就是如何评价我国传统文化,但是无论是主张“全盘西化”,还是主张“国粹化”,或主张“扬弃”说,都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观点。咨其症结就是学术界对我国传统文化还缺乏深层结构的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各社会性要素的总和,是包含有各种文化现象的大系统。  相似文献   

10.
鱼——哈尼族神话中生命、创造、再生的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曾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长期存留于世界许多民族的宗教与神话之中。哈尼族神话中鱼这一文化符号,主要是性与生殖力的象征,同时又是生命与创造、生命的死亡与再生、男女同体等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的积淀,呈现出多重指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台独"派鼓吹台湾是一个与中国无关的"海洋国家",使得其"海洋文化"的提倡,带有"去中国化"的明显企图。然而当代台湾的"海洋文学"却说明:台湾的"海洋文化"仍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种地方表现形态,无论是汪启疆海洋诗中的"以海为田"理念,吕则之塑造的融合海洋性格和陆地性格的人物形象,东年透过海洋对民族历史和精神特征的省思,或是夏曼·蓝波安和廖鸿基表达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的创作,都不离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根柢,是以其海洋特色为中华文化、中国文学整体做出的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12.
何平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173-178
许多学者在探讨南岛语民族的起源时,都认为这个民族群体与中国古代的越人有关系,还有人认为与越人和濮人都有关系。我的看法是,今天的南岛语民族的先民并不是直接源自中国古籍中提到的越人和濮人,只是与越人和濮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在南岛语民族或广义的马来人这个群体中,体质特征较为古老的“原始马来人”形成较早,他们与濮人的祖先有密切的关系;而有着较高文化的、体质特征与壮侗语言诸民族相似的“续至马来人”则与古代越人的祖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说今天的南岛语民族直接源自中国古籍中提到的越人和濮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目标。加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保护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可以从总体上壮大国家文化实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是新时期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湘西悬棺葬与仡佬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悬棺葬是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种考古文化,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近年来笔者曾到福建、江西境内武夷山区及四川珙县、兴文县悬棺葬的分布地区作过考察,对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悬棺葬的族属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索。笔者认为,悬棺葬俗最早为越人的葬俗之一,中世纪主要为僚人葬俗。古代越、僚有着一系列共同的文化特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简言之,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悬棺葬多为古代越、僚民族的葬俗。  相似文献   

15.
刘晓莉 《中国人大》2010,(13):39-39
"海盐文化、渔村文化、海洋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我国海洋文化中的瑰宝。"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建议,尽快启动"中国海洋文化资料抢救工程",对我国海岸、海洋文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亟待形成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为国际所认可、满足国际需要的品牌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在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品牌评价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为我国自主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个企业知名的产品品牌,可以充分反映其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而一个国家优质的民族品牌,则是其经济文化水平与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民族品牌在国际范围内越知名,消费群体越广泛,其对全球产业链的主导力就越强。因此,强化民族品牌国  相似文献   

17.
正滑稽戏脱胎于新剧,形成于1907年,是我国特有的、独具民族色彩的一个剧种,属于戏剧(戏曲)范畴。滑稽戏是上海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海派文化的典型。它把创造笑料作为自己的使命,于嬉笑怒骂之中透出人生的甜酸苦辣,在笑声里倾注耐人寻味的社会体验。滑稽戏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这对于发扬海派优良传统、研究都市上海,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按历史哲学的观点,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作为种文明产物而存在于人类这个大家庭之中,但任何形式的存在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黎族发展历史也不例外。这个中华民族中光荣的一员,是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的一个民族。他们的渡琼祖先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他们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历史形象,我们在审视、观照这个民族的发展轨迹时可以窥见其悠远的根源文化及其古老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文化。近期,由王越丰、王学萍、杨文贲、王家贤等领导同志任顾问,黎族史研究专家、学…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他在这里讲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形成的民族。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旧式民族必然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但是从民族的四个要素来讲,社会主义不会使民族特征消失,而是它充分发展繁荣的时代。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已明显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本文力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诸方面来反映并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成果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见证.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起着直接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建构企业文化的迫切性.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构筑自己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个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