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12日,中国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成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31日,就在省两会刚刚闭幕之际,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南昌隆重举行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大会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只争朝夕,开拓创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谱写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崭新篇章。那么,到底什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内涵、意义、目标、任务是什么?本刊在此为广大读者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标志,鄱阳湖的开发与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江西的大事,更是九江的大事。为此,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题,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履职,强化监督,采取执法检查、工作视察、专题调研、跟踪督办等形式,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全方位、深入持久的监督,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刘超 《江西政报》2008,(12):38-39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一项事关江西发展大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江西全省国土面积的30%,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可见对江西来说,这一区域举足轻重。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取有利地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特色所在。因此,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当进一步充分认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重  相似文献   

6.
上饶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748万,是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五年,上饶民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民政部、省政府共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协议》的要求,认真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切实加快民政民生保障、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和双拥优抚保障“四个体系”建设,实现民政事业的发展全面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平俭 《江西政报》2008,(18):46-48
2007年,国家开始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江西生态良好和鄱阳湖淡水资源的优势,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决策。并提出了把鄱阳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的战略定位。可以说,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结合我省省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要求,是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10,(1):1-1
2009年12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此,尤其要扎实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全面动员,  相似文献   

9.
共青城市,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和昌九工业走廊中段.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江西省两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14,(Z1):103-108
赣鄱办字[2013]20号2013年11月7日九江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人民政府: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赣府字[2013]96号)精神,现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共青城市地处鄱阳湖畔、昌九中段,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市之一、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  相似文献   

11.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使命,共向大会提出建议626件,这是我省历次人大会议上代表提出建议最多的一次。梳理这些建议,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代表关注江西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浓浓深情。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三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阶段性成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品牌效  相似文献   

12.
9月28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本刊特摘登部分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展了环鄱阳湖区百家企业技术创新情况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充分表明,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建设工程,是我省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企业是生力军,科技是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9月29日上午,江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由于这是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采取专题询问的方式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关注的又是国家战略规划、全省发展大局,那么,监督效果如何,有怎样的社会反映呢?本刊记者随机采访了联组会上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省全面启动了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是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以优化能源结构为基础,实施两核、两控、两网6大基础设施工程和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总投资超过36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9,(7):37-37
吴新雄主持会议2月23日下午,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第1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会议指出,创建园林城市(县城)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一流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积极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陶瓷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陶瓷产业应顺势而为,科学规划,树立现代经营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在陶瓷人才培养上进行合理的分层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产学研合作,为陶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江西省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提出议案2件、建议126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障、住房保障、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生态保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央苏区振兴、科技创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事关江西发展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表明代表们平时十分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19.
林火平  林翰文 《求索》2013,(1):38-40
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省政府牢牢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本质内涵,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和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