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六大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是我们赣榆实现“富民强县、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做足做好县域经济大文章,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大跨越,实现全县提速进位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滇云     
《创造》2012,(8)
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建立 7月31日召开的云南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发布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决定通过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投资、金融、土地、  相似文献   

3.
左超  李继洪 《创造》2014,(7):16-19
正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后,省委又于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专门以省委工作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大会召开两年来,129个县(市、区)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富民强县,毫不动摇加快发展——最近,云南省对2013年度县域经济考评结果进行公示,6项综合评分指标将129个县(市、区)的年度"综合测评"坐标锁定,谁进谁退,一目了然。瑞丽市抓住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创新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口岸通关等政策,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较2012年进位112位,一跃坐上"2013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考评进(退)位排位表"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大》2011,(12):56-56
"三农"经济、县域经济在江西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推动江西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4,(8):68-68
近日,省政府通报了201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结果和先进县名单。通报显示,静乐县前进10个位次,进位幅度在C类县中名列第一,荣获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从忻州市来看,2013年静乐全县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位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位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全市第一。7项主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名次大幅提升。这是静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发展战略部署,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带领全县人民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郭强  陈毓珊 《半月谈》2021,(1):69-71
2020年12月16日,第二十届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前100名榜单发布,江西南昌县位列第21名,比上年排名再前移4位。自2008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县”以来,南昌县在百强县排名中已连续12年进位,赶超速度引人注目。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地处中部内陆的南昌县持续向创新、改革、开放要动力,锻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张彬 《淮海论坛》2013,(1):45-45,26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古语有云,“郡县治,则天下安”。从这样的一句古话当中可以看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徐州这样一个县域土地面积、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城市而言,发展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支持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实施“突破睢宁”战略、“丰县崛起”战略和“铜山区跨越发展”战略等.有力推动了县域发展争先进位。  相似文献   

8.
胡玖明 《政策》2011,(12):66-67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限制性开发功能区,肩负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神圣历史使命。郧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区位特征,积极探寻特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山绿、水清、县强和民富的有机统一。近两年,郧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向前跃进40位,两度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称号,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是一个文明古县、资源大县、生态美县。全县国土资源面积2796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 256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赶超发展、提速进位、好上加快、决战两区(城区、园区),打造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创新安福、富裕安福、生态安福、和谐安福"建设步伐,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高,预计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厘清全球金融危机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态势,研究湖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难题,探寻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现路径,2009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11.
载着丰硕的成果和人民的厚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于5月20日胜利落幕。这是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来我区第三次召开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也是我区经济由艰难爬坡向经济起飞的重要转变时期召开的一次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这既是一次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大会,也是一次明方向定目标、团结鼓劲迈向新征程的大会。会议总结了两年来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4.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贡献率超过70%;县域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比上年…  相似文献   

12.
5月19日,在平果县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自治区主席陆兵就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部署,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我区经济实力、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作出了重要指示。陆兵说,2004年我区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我区  相似文献   

13.
崔建军 《现代领导》2011,(10):24-25
近年来,广东省县域经济方兴未艾,县域经济的研究也发展较快。2009年4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担任会长的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成立。2010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对广东县域经济高要论坛作了批示:“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进行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研究,抓住了要害,希不懈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我们相信,广东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理论月刊》2007,(5):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贯彻湖北省委关于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007年4月12日,湖北省社科联、省县域经济研究会、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在武昌联合召开了“湖北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发展县域总部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有力举措。从2005年开始,温岭市从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引入总部经济理念,在全国较早地进行县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先试先行,我市已初步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为总部经济理论在县域层面的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许经勇 《湖湘论坛》2009,22(6):103-105
2002年以前,人们根本没有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发展县域经济,是反思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而政府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乃至最终向省直接管县转变,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内生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
谈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 《前沿》2005,(11):171-17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不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作全面考察,而是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做初步探讨。今后20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政府在县域经济中作用发挥的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6,(4):22-23
县域经济的发展事关全区经济发展大局。2005年,全区各县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劳务经济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十一五”时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在具体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廷贵 《政策》2013,(11):42-43
项目投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盘"。近年来,当阳市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取得明显成效。当阳连续六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2012年在全省县域考核中排名第8位。  相似文献   

20.
李鸿忠 《政策》2013,(5):4-7
这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我强调两点意见。一、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2012年,县域经济已经接近全省经济总量的60%,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冶重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