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之一,是将“市场经济=市场=抓市场(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建设”,而不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构上下功夫; 误区之二,是将“市场经济=‘下海’=全民经商”; 误区之三,是将“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为小集团或个人捞好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市场经济”是一个理解当今这个时代的高频率词汇,对它的理解更多是从“计划经济”的“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强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样理解“市场经济”是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种理解方式至少是不全面,甚至会对市场经济与政府角色关系发生误解。从制度变迁角度上来看,市场经济是一个从传统市场经济“生长”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  相似文献   

3.
建立延边市场经济新体制,应在“政府——企业——市场”三联模式上下功夫;而发展延边市场经济应在“产业——通道——人才”三大战略上下功夫。一、二三一产业战略发展延边市场经济,首先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市场经济发展搭好框架。生产力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乃是现代经济机体的骨骼系统。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和技术标准构建产业结构,关系到某一经济机体自身的质量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提法上把“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构成了党在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市场“决定性”作用这一新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作用新的科学定位,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对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但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是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失效区”,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当政府调控占主导地位时,又会产生“政府失灵”,从而使人们重新寻找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市场经济,也没有完全的计划经济,而往往是二者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关键是如何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论荟萃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2年9月的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与东欧改革者在70和80年代所进行的“模拟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是不同的。在中国的市场经济里,市场经济是目标。 第二阶段是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历史性决议,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在改革战略、以法律为基础的体制、建立市场支持性制度、产权和所有权的四大关键  相似文献   

7.
“市场能力”是指个人具有参与市场交换的实际本领,个人“市场能力”的高低决定个人从市场中获得“回报”的多少。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强调“能力本位”的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劳动力市场对“市场能力”低下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排斥,这是产生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的反失业政策的重点之一应该是提高失业者的“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人们对法律体系的建立也提出了诸多看法。综合之,无非反映了两种观念,一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体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多注重在经济法制体系上的“市场”因素,后者主要指所有法律部门及  相似文献   

9.
南方谈话最大的突破在于改变了国人对市场的看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当时听起来石破天惊的话语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成为政治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走上了中国改革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受着“三只手”的调节。第一只手是“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只手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还存在着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第三只手———以市场中介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性组织和社会公共道德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三只手”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很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第三只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所谓“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并不在于有无市场,有无交易,甚至不在于有无完善的市场法律,而在于有无健全的市场伦理和财富伦理。  相似文献   

12.
论志愿失灵及其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越来越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并把非营利组织作为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第三领域的活动主体——非营利组织同样存在着失灵现象——志愿失灵。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存在着两种权力,一是市场权力,一是政府权力。前者以实现个体的经济目标为导向,后者则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权力的作用是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弥补“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这一转变也体现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公正。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否矛盾、是否是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市场经济是否同“私”联系在一起,而计划经济同“公”联系在一起,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这个问题的争论几乎进行了一百年。小平同志改变了这种理论观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澄清了错误认识,纠正了种种偏见,本文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来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关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企业界 ,它们对公关给予极大的关注并通过其公关活动 ,赢得在市场上更大的份额 ,赚取消费者手中的钞票。伴随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政府公关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能 ,也日渐重要。在西方民主国家 ,政治家通过公关活动 ,塑造良好的形象以争取在“政治市场”上赢得选民手中的选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不存在所谓“政治市场” ,但决不是说我国政府机关不需要政府公关。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要以为凡是市场上出现的和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都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可以不受任何的限制和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恰恰相反,一个发育健全的市场体系,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调整,才能确保市场体系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经济特区的实践冲破传统思想理论“禁区”,促进思想解放,推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中国走向世界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形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一样进入市场,“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各类新型人才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使用了“劳动力市场”这个科学概念,提出了“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的任务,这是我国改革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道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一切向钱看”思想,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的不正当竞争,等价交换市场原则的社会泛化,诚信观念的淡化等,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文化,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伟大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作为研究经济生活中人们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基于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察,最初把全部经济理论建立在“经济人”这一假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