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溺死和非溺死尸体中肺血液坠积现象,评估该现象在辅助溺死法医病理学死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1年1月—2021年6月以来经系统尸体检验明确死因的案件235例,按照尸体发现位置分为水中尸体组(97例)和非水中尸体组(138例),水中尸体组又分为水中溺死组(90例)和水中非溺死组(7例),非水中尸体组分为非水中溺死组(1例)、非水中非溺死组(137例),经3名资深法医病理学家独立对案件尸体解剖照片进行阅片,判断肺组织是否出现血液坠积,统计肺血液坠积现象的检出率。结果 水中溺死组(90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0,阴性率为100%;水中非溺死组(7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100%,阴性率为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尸体组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7.22%,非水中尸体组(剔除2例后剩余136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血液坠积现象阴性是溺死的特征性尸体征象,可辅助溺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2.
迄今,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外,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医学尸体检验大多仍限于体表检验或局部解剖,这既不利于死因确定、推断死亡时间、判断死亡方式、以及案件的顺利解决,亦不利于法医病理学水平的提高。常易人为地造成部分死亡案例的死因不明或诊断错误。有学者曾统计185例单纯尸表检验的尸体,诊断的错误率达29%[1]。此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中一严峻问题。为引起同行重视,作者将近年来我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部分案例整理报告如下。案例资料案例1.某公路旁发现一无名男尸,当地法医作体表检验见右骼前上嵴、右髋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 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态的记录,死后变化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无法完全掩盖生前陈旧性脑梗死。PMCTA能进一步满足狭窄、闭塞脑动脉血管的精准定位,通过观察狭窄闭塞血管对应供血区域是否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可用于是否存在急性脑梗(<24 h)的判断。利用尸体影像学单一方法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尚具有挑战性,未来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尸体脑病变血管的精准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尸体脑梗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将其作为法医尸体脑血管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4.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工作中的常见情形,也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中在颈项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往往多被考虑为他杀后抛尸入水。但也有例外,笔者现报告一例颈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死亡方式被确定为自杀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交通事故、意外工伤事故、斗殴和高坠等死亡案件的法医尸体剖中,颅内损伤致死是极为常见的。在本文中,颅内损伤的尸体剖验情况将主要从法医神经病理学及临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法医尸体检验后送检器官的病理学特征,总结此类案件的特点.方法 对宝鸡市法医送检358例尸体解剖器官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结果 358例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死亡原因主要为创伤、猝死、中毒.组织学能明确死亡原因250例,无典型组织学病变101例,组织自溶腐败7例.病理诊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法医解剖具有专业特点,与病理解剖不尽相同.组织病理学检验进行死亡原因诊断时,应积极与法医沟通,以充分掌握案情、死亡经过及特定的法医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法医昆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医昆虫学研究进展黄瑞亭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350001)一、法医昆虫学今昔法医昆虫学(forensicmedicalcntomology)指通过对危害人体或毁坏尸体的节肢动物(Arthropoda)的研究,解决法医学上有关问题的应用生物科学。内容包...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鉴定》2009,(4):F0002-F0002
1.会议专题:(1)法医制度与法规(2)法医病理学(3)法医毒物学(4)法医生物学(含DNA鉴定)(5)临床法医学(6)其它:牙科法医学、精神法医学等  相似文献   

9.
<正>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工作中的常见情形,也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中在颈项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往往多被考虑为他杀后抛尸入水。但也有例外,笔者现报告一例颈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死亡方式被确定为自杀的案例。1案例资料某日在汉水某段的浅水区域发现一具女尸,发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集了103例法医尸体检验材料,试图探究法医在死因分析中的某些观点与方法。1材料收集我局法医室与海南医学院病理科自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不明原因死亡的解剖尸体与组织病理学检验103例,其中系统尸体解剖88例,尸体器官送检15例。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制片,光镜观察,部分作毒物分析及血清学检查。2年龄与性别男78例,占75.7%;女25例,占24.2%;年龄最大67岁,最小为新生儿。新生儿及12岁以下13例,占12.6%;20~50岁的青壮年84例,占81.6%,…  相似文献   

11.
电击致人死伤是法医常规检案工作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案件,法医在检案工作中,必须仔细在尸体上寻找有无电流斑,并提取相应或疑似电流斑的皮肤检材行组织病理学检验确诊,这类案件在时间上往往比较紧迫。  相似文献   

12.
某日,某荒地里挖出一具尸体,尸体分为头部、躯干、髂前上嵴和下肢相连3大块,并已呈尸腊状。经现场勘查确认为一起杀人分尸案。经法医检验后得出如下结论:(1)尸体为女性;(2)年龄在4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3.
法医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常会遇到尸体需要冰冻一段时间再检验的情况。有些尸体体表损伤在发现尸体当时难以确定,冷冻后再检验就可清晰明了;有时尸体冰冻后形成了附加损伤,如不仔细甄别,容易产生误会,甚至错误(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癫痫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的案情、现场特征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收集SUDEP尸体检验案例9例,分析案件的基本信息、现场特征、法医病理学改变、常规毒(药)物和抗癫痫药物检验结果以及心包液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结果 9例均为男性癫痫患者,均在夜间睡眠时间段死亡,死亡年龄(37.1±8.6)岁,癫痫病程(21.3±5.6)年。6例尸体呈俯卧位,3例呈左侧卧位。有胸锁乳突肌、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出血的分别为8例、5例及4例,均为单侧性;6例出现双侧胸小肌出血。脑水肿、额颞叶噬神经现象及胶质细胞增生、心肌纤维波浪样变及嗜伊红染色增强、肺水肿、肺淤血、肺泡内出血、肺内细小支气管管壁皱缩、肾小管蛋白管型、胰腺实质出血是较多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心包液生物化学检验结果提示存在心肌缺血性损害。结论 青年男性、起病早、病程长、俯卧位睡眠、药物依从性差或联合用药、癫痫发作可能是SUDEP的危险因素,心功能障碍和呼吸抑制可能是SUDEP的主要死亡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展示交流近年来国内法医人类学方法的研究和办案的成果,提高法医检验鉴定人员对活体及尸体的个人识别鉴定水平,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拟定于2002年12月上旬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首届全国法医人类学破案经验交流会》,现将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1)无名尸体案、碎尸案的法医学鉴定的个体识别(包括年龄、性别、身高推断及颅相重合、容貌复原、照片面像鉴定等);(2)活体的个体识别(包括活体的年龄鉴定、X光片及CT片的同一认定等);(3)群体性死亡的个体识别;2论文要求论文立意要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充…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全国法医病理学学术交流会综述常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引言第三次全国法医病理学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10月18日~22日在安徽黄山举行。本次大会共录用论文284篇,其中专题报告8篇,论文宣读48篇,书面(壁报)228篇(其中118篇...  相似文献   

17.
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由于尸体和标本来源日益减少,尤其是具有典型病变及典型损伤的标本越来越珍贵。为了保护这些有限的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法医病理学教学质量,笔者对多年来我系法医病理检验的案例检材进行了选择、整理,制作法医病理学大体标本31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大体标本的制作1.1搜集与选择大体标本选自我系法医病理学尸检或送检的案例,所有脏器均采用新鲜无沉淀的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首先对照案例档案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由经验丰富的法医病理学教师进行选择,确定该标本是否可用于教学,且分清病…  相似文献   

18.
张燕翔  杨帆  雷元卫  苏波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1):64+90-64,I0002
硅藻检验是法医病理学用于鉴定溺死的传统方法,尤其对高度腐败和白骨化尸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硅藻检验的破机法主要有:强酸法、物理(机械、焚烧)法、生物酶消化法等。本文尝试采用控温高速组织捣碎机(江苏江阴科研仪器制作厂)制成组织匀浆,以硝酸破机法进行硅藻检验,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9.
扩宫致抑制性死亡2例报告刘体伦扩宫致抑制性死亡在法医临床和临床医学工作中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二例扩宫所致抑制性死亡的检验鉴定认为,只要详细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人流手术全过程、对尸体进行系统地解剖及病理学检验,在排除其他致死亡病变的基础上亦不难得出正...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检验服去痛片死亡案1例张喜轩,张国华(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化学教研室;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沈阳110001)1案例死者王某,女,31岁,某药厂工人,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吵架,后闹离婚,于当日晚7时30分左右吞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