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基金也增长迅速,特别是进入“八五”以来,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持续超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增长愈加不平衡,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在个人消费基金膨胀的同时,社会集团消费的非正常支出也日益膨胀。消费基金总量的膨胀,推动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成为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加强对消费基金宏观调控的研究。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消费基金增长中的问题,及其宏观调控对策、方式上。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起宏观调节体系由若干宏观调节手段有机组成。中国宏观调节手段主要有指令性计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等。在调节体系中,总有一个手段起着主导即轴心的作用,在它的启动下,各个调节手段从不同范围和角度发挥着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在传统中央集权型运行模式下,指令性计划是调节体系的轴心手段。指令性计划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调节体系与传统集中型运行机制相适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宏观控制,不仅需要国家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而且需要合理的企业行为与之相适应。前一时期,我国在宏观控制方面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观运行的不配套和反应迟钝,使宏观的调节信号和控制措施无法得到灵敏的反应,这已经成为有效进行宏观控制的一大障碍。因此,为宏观控制建立必要的微观基础,就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节体系,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宏观控制的微观层次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目前,在我国人均耕地还不到一亩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农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引导农村脱贫致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同样,农民的收入最终也形成此两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在于对农业的再投入和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发挥的程度。而农业的再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积累基金,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则主要靠消费基金。在一定时期内,收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积累和消费形成互为…  相似文献   

5.
社会各类人员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经济问题,近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讨论很多。从上海看,大家最关心的是少数个体户收入过高、少数退休职工再就业和少数在职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的高收入问题。当前出现的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新旧体制并存下一些制度、政策、措施有漏洞,宏观调节措施还不健全。一、部分社会成员高收入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怎样发挥金融工作的作用 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社会主义金融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是联系计划与市场、国家宏观调节与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寒暑表”,在国民经济运转中起中枢作用,是调节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费问题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近几年行政费增长过快,超过了同期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这不仅不利于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和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也助长了某些不正之风,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富裕,极少数地区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财政收入每年增加有限,而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从这个现实出发,对行政费  相似文献   

8.
对消费需求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取决于对当前消费状况的客观认识。许多同志认为我国当前出现了全面消费基金膨胀。这种观点,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我认为,我国目前的消费基金并未全面膨胀,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并不过速。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量平衡我们知道,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两大要素。社会商品总量代表总供给,社会货币购买力代表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总量平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与货币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的平衡。因此,在考察国民经济的宏观平  相似文献   

10.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与控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及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两者关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略)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是自发的、无政府的,应当通过国家有计划的调节、干预;国家调节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协调、迅速发展的条件;使学生对国家调节经济的形式和手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通货膨胀是个事实。这说明,通货膨胀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同纸币流通相联系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 第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种情况是由国民收入超分配造成的。但是,这不指个别年度,而是就连续多年或定时期的国民收入超分配而言的。国民收入的使用额由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方面构成。从我国的情况来说,由于积累率长期过高,并且积累基金使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否已经出现通货紧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读者询问,目前在报刊上常见到关于通货紧缩的文字,我国是否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现在是否要实行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此问题,我们请教了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本文为吴教授的回答。———编者我是主张对市场经济进行政府调控的。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某些做法对我们也许有可资借鉴之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西方国家存在两个层次的政府干预:一是微观经济层次的政府干预,一是宏观经济层次的政府干预。前者是微观调节或微观调控,后者是宏观调节或宏观调控。例如,政府增进配置效率的…  相似文献   

15.
穆智 《创造》2021,29(8):77-82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够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金融运行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对症下药,使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识上最大的误区是,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和消费基金增长速度偏高作为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不可否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确实发生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的通货膨胀,但它是在总体物资供给不足,尤其是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而我国社会主义财政,从本质上说,也是有计划的财政,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杠杆。因此,财政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主导地位,起着制约、调节、平衡和监督作用,成为实现宏观经济平衡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如果一个时期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安排,超过了当时国民收入实有额,其结果必然表现为国民收入和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而国民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下半年,《光明日报》开辟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探讨”专栏。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就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形式,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  相似文献   

19.
一、发挥劳动者建没社会主义的主人翁精神 发挥积极性,是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又有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在其中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问题。比如说,这种积极性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哪些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它受什么样的情况制约和决定的?人的积极性有多大?怎样才能把这种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研究,而且要从全部社会关系来研究。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是否合理,政治制度是否完善,思想文化是否发展,社会道德和风尚是否良好,等等,都会在这个问题上敏锐地反映出来。如果用形象的语言来说,职工的积极性就好象是一部综合性的显示器。当然,生产关系即生产、流通、分配、  相似文献   

20.
一些人民代表呼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利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严打牟取暴利者,严控消费基金增长,实现今年政府控价目标。努尔·莫合买提、郭建中等代表指出,现在我区各地相互攀比买豪华轿车、复印机、沙发和"公款请吃"、"公款旅游或出国"等奢侈之风,以及滥发奖金补贴,造成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关键要加强监督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