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6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综合实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何谓和谐校园?根据和谐社会的定义,和谐校园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会应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发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德静 《群众》2006,(2):33-34
和谐大学校园是以科学民主、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园地,它能使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协调运行、和谐发展,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学校各级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廖俊  莫星群 《传承》2009,(6):48-49
学生利益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有利于推动校园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巩固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但是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还存在着学生个人利益的不和谐、学生与教师利益的不和谐、学生与后勤服务人员的利益不和谐的现象,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为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我们应该协调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学生利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生利益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有利于推动校园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巩固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但是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还存在着学生个人利益的不和谐、学生与教师利益的不和谐、学生与后勤服务人员的利益不和谐的现象,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为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我们应该协调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学生利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涛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167-169
高校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高校经济上科学发展、资源配置合理;高校政治上坚持正确的方向、民主法治治校;高校精神面貌上积极向上、团结友善;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7.
李福宝 《新东方》2007,(3):24-25
一、和谐校园的本质特征1.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是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的资源,是高  相似文献   

8.
秦昌宏 《理论月刊》2007,(6):182-184
校园民意是校园舆论的主导力量,是将校园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发展动力的准则变为管理学校的真正指南。它与构建和谐校园,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协调与统一的。科学地认识校园民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民意,才能准确地把握校园内各种思潮的发展,才能真正地理解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课堂也是学生全面成长、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构建和谐型课堂是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要求,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谐型课堂是以课堂为纽带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是构建以学生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内外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状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组织突出各自不同的角色职能,时刻规范角色冲动,适时纠正角色错位,不断促进角色分化。具体来讲应具备适宜的组织角色目标,协调的组织角色结构,准确的组织角色功能,顺畅的角色扮演机制,以此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吴长庚 《湖湘论坛》2009,22(3):85-86
党内和谐是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党内和谐就是党内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协调顺畅、团结有力的状态,党内和谐包括党内思想和谐、党内制度和谐、党内组织和谐、党内作风和谐几大要素。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的灵魂,制度和谐是党内和谐的重要保证,组织和谐是党内和谐的组织载体,作风和谐是党内和谐的集中体现。这几个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党内和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谢菲 《理论月刊》2008,(3):184-186
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施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在和谐校园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更深刻的理念探索与更新颖的路径选择.教育过程中应利用多种栽体,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使学生达成个体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全方位和谐.  相似文献   

13.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原因和学校原因。通过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干群关系,增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实施教师"安心工程"等,构建和谐校园,全面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曹亚琴 《求索》2014,(6):99-103
心灵和谐是人的主观状态,是通过自我意识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它是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内在知、意、情等要素相互协调、运行流畅的状态,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从静态上看,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的相互协调并适应外在世界的状态。从动态上舌,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从和谐发展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心灵和谐既包括个体心灵和谐,亦包含群体心灵和谐。个体心灵和谐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灵状态,是群体心灵和谐的起点和基础;群体心灵和谐是存在于群体心理的、和谐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灵和谐状态,二者辩证统一、紧密联系,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兰华 《山西政报》2010,(9):32-33
“和谐”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存力量与精神的寄托。心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能够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个要素及其与外部系统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目标的合理、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完善、制度的健全等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不仅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应答,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也是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和有力支撑。山东省章丘市从建立四种和谐关系入手.积极打造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刘文芳 《山西政报》2009,(12):38-38
社会和谐,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是其基本内涵,它强调通过协调实现系统、层次、要素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有机转换;强调现时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要准确把握发展的度。“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从教育来看,是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怀泽 《公安研究》2009,(12):81-88
从世界警务战略发展演进看,警民关系是推进警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谐警民关系包括权力义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友好人际关系三个要件。影响警民和谐的因素很多,国家权威碎裂化和利益格局复杂化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质是警民之间形成的一种理想的秩序结构,构建这种理想秩序结构的关键要素是合理的组织目标设计、高效廉洁警队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0.
合作社框架下的全要素运行模式的核心是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全部要素,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架构,分层次、分渠道地整合所有现代烟草农业生产要素,形成一种以合作社为组织基础的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化模式,其基本内涵可简要地概括为"创新一个组织、聚合全部要素;培育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社会;协调各方利益,和谐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