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海外邓小平研究涉及面较广,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邓小平生平研究和传记编撰;第二,对邓小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时代现象加以研究;第三,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情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及邓小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专题研究;第四,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关系;第五,重视分析研究邓小平的思想品质、领导风格和艺术等。下面主要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状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1.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一种新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一书的作者美国莫里斯·…  相似文献   

2.
由马文奇、李洁明、江洋三位同志合著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一书,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该书在理论内容上的一大特点是勾勒出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这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由于受到当时所处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以及他的战友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运动特点作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他们只是在总体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最重要的质的规定性和基本理论框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了理论的研究方向。后来的马克…  相似文献   

3.
转轨中的中国政治走向:善治与增量民主--访俞可平研究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俞可平,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政治学与哲学双学 科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 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员、德国 自由大学和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比较政治、中国政 治、全球化。主要著作有《政治与政治学》、《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增量民主 与善治》、《治理与善治》、《社群主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西方政治名著提要》、《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评介赵曜由黑龙江省委党校金东珠、张聚昌、段书勤三位同志撰写的专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系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基金项目,也是黑龙江省“八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又是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西学语境与中国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嘱我给他的英文著作《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文翻译把把关。说实话,当初读田先生的文章,是想了解中国思想的英文表达,尤其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的话)的英文表达。此前通过阅读张东荪先生40年代的哲学著作、叶秀山先生的篇章和当代中青年学人方朝晖先生的著述,  相似文献   

6.
一本催人奋进坚定信念的好书———评介《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吴雄丞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敬意认真地读完了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一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具有吸引力。二是因为本书的作者许征帆是我...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8)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哥达纲领批判》作为马克思平等观的重要文献之一,是人类研究如何实现平等的宝贵思想财富。本文在理清《哥达纲领》草案中拉萨尔主义"平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主义的劳动创造和分配平等、政治平等、教育平等、社会保障平等观点的批判。重温其中的马克思平等观,结合新时期的具体国情来探寻对于新时期中国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新型平等关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理论活力所系─—“要管用”─—祝贺《理论探讨》创刊十周年王兆铮无必讳言,当今社会处于经济大潮中出现了对理论的冷漠、淡视的现象。这使人想起了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写的《政治冷淡主义》。1872-1873年之交,马克思写的《政治冷淡主义》中抨击的某些言和行,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共同体"是一个当代问题,它的提出与中国社会改革对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合理关系的呼唤密不可分,因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意义也凸显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焦点议题。与社群主义的伦理主义范式和滕尼斯等人的社会学范式相比,马克思厘定的共同体概念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内涵极其丰富的立体概念,这决定了他的共同体思想不仅具有独特的当代性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会在多重面向上得以彰显,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不能只是满足于从哲学史角度单向度地证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意义,而应结合中国社会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来予以考察,为"中国道路"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之镜》中,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生产主义。该书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大量的批评。不过,大多数批评观点与《生产之镜》一样,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他们都将马克思对生产的不成熟的表述当做了成熟的表述。事实上,对于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言,《生产之镜》中对生产主义的批评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马克思成熟思想而言,鲍德里亚的批评很不合理。我们不能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而只能依据马克思的成熟文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来理解其生产劳动概念,因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修改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概念。  相似文献   

11.
创建中国马克思学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路径,体现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学术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学科定位上,中国马克思学应当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中国马克思学研究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国际马克思文献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由法国《当代马克思》和《革新手册》、《马克思主义者手册》、《资本和阶级》、《批判的共产主义者》、《人类和社会》、《思想》、《工会信使》、《民众》、《历史手册》、《人类手册》、《问题》、《运动》、《现代》、《问题报道》、《女权主义者》、《政治》、《国际研究》、《政治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反思》、《激进政治经济评论》、《演变》等刊物联合召开的第三次国际马克思大会于2001年 9月 26日至 9月 29日在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召开。6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进步左翼人士参加了这次大会。他…  相似文献   

13.
1903年出版的《社会问题》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文献。该书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事迹,阐述了《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将社会主义区分为"广义社会主义"和"狭义社会主义",并提出构成"社会主义之主脑"的四要素;详细分析了托拉斯的负面作用;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比较了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批评中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引介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观念谱系密切相关的关键术语和核心概念。该书为马克思主义观念谱系在中国的早期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陆杰荣教授男,1957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现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外国哲学。从事哲学的教学和科研以来,共出版专著和译著8部,代表作主要有《哲学境界》、《哲学的性质与机制》等,近期出版的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与境界》、《当代外国哲学真理观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外国哲学》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18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今年3月2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共产党宣言》纪念版首发式”,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邢贲思、赵曜、高放三位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资本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范畴,借助这些范畴,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运动规律,建立了资本理论一般。文章从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就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反映的当代表现、剩余价值占有主体的当代变化、资本运营机理的当代应然、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当代地位等,探讨其当代性价值,旨在促进资本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春华 《学理论》2009,(30):249-250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8.
汤姆·洛克莫尔是研究当代欧陆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现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他出版了《黑格尔:之前和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等著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教授围绕启蒙的谱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观念资源与卢卡奇的理性观等问题对话汤姆·洛克莫尔教授,这些讨论关注马克思政治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在历史语境中勾勒出启蒙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图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中国人得知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是1899年通过《万国公报》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介绍,得知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则是在1902年通过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初步宣传,最初是国民党人。他们除了孙中山外,还有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马君武、胡汉民、戴季陶等。  相似文献   

20.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罗昭义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乡镇政权建设研究》,作为200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在仔细阅读之后,感到这是一部研究当代中国乡镇政权建设的成功之作。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