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台声》2018,(20)
正身前环抱骨灰罐,坐飞机住酒店同坐同卧。从2003年抱回第一个老兵骨灰返回大陆开始,台湾里长刘德文不收取任何报酬,走遍大陆23个省份,15年义务帮助上百位老兵"回家"。为送老兵中秋与家人团圆,刘德文整整7年未和亲人一起过节。刘德文祖上几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说这些老兵做梦都想回家,只要看到他们圆梦就开心。因为这项义举,他也收获了许多"大陆亲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我带他们回家的时候感觉比血亲更亲。"  相似文献   

2.
赵静 《两岸关系》2012,(11):64-65
今年重阳节,一则大陆记者在台北街头采访一位百岁台湾老兵的新闻,在两岸间刮起了一阵不小的"超级寻人潮"。老人一句"最遗憾的是没有回大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落寞?他还能回到大陆故乡吗?台湾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它们为何会如此深  相似文献   

3.
<正>回到为之而战的祖国,再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再没能见"老兵不老,军魂永恒,青春不再,依然血性,不后悔岁月的匆匆,甘愿奉献无悔今生;老兵不老,军魂永恒,铮铮铁骨,一世豪情,不埋怨今天的无名,只因祖国在我心中……"一首《参战老兵之歌》,唱出了多少老兵的军营情结与家国情怀。《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关系家国与民族的生死存亡;战争是炼狱,战场是熔炉,而老兵则是一群向死而生的人,是苦  相似文献   

4.
正11月中旬,一个自称《新湘报》的媒体刊登了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消息内容大意是,"他是一名抗战老兵,曾参加过远征军。他会三门外语,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月14日下午,95岁的抗战老兵林协顺从三楼跳下身亡。""抗战老兵""无医保""自杀"这三个敏感关键词立刻引起了舆论轰动,各  相似文献   

5.
田文江 《中国保安》2010,(10):73-73
人生有这样一种态度,如果改变不了处境,那么就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境。每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心烦意乱的事情,只要换位思考,保持一颗平常心,朝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往前走,就会发现拐弯的地方一定会有阳光。"老兵"——一个善意的绰号,这是大家对一位保安队长的尊称。1989年,老兵从北京武警部队复员后来到保安公司成为了一名保安员,至今已经20年,或许这就是大家称他老兵的  相似文献   

6.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当代广西》第17期《抗美援朝老兵:不能忘却的纪念》一文,让这段壮怀激烈的岁月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60多年,对于这些曾经为国家热血奋战的老兵而言,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是他们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记。听他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随州市保安服务公司保安队员中,有一位服役时间最长、业务素质最好、一直扎根基层的"老兵"--程丛军.他1987年3月入伍,退伍后,他被随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聘为保安队员,现为保安总公司驻市邮政局保安部班长.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9)
正"只要有一口气在,只要我还能动,便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现年54岁的高雄里长刘德文,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日前,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公布了"2020中华慈孝人物"名单,刘德文当之无愧地入选。17年来,他抱着逝去老兵的骨灰,每年跨越海峡十几次,足迹踏遍大陆23个省份,帮助了200多位台湾老兵"叶落归根",被人称为"灵魂摆渡人"。  相似文献   

9.
周昭麟 《黄埔》2014,(5):85-86
正"老周,咱们写一首歌唱老兵的歌。"这是三年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黄埔汉先生(真名张忠良)向我发出的邀请。"好呀。"我随意答应了一声,没想到他竟较起了真,一星期后就向我索稿,并邀我一道去荔浦看望他父亲——九十岁的抗日老兵。其实我早已开始构思酝酿了,只是这是个重大题材,绝不是几句口号,几段漂亮的文字就可以组成的,它的分量太重了,几十年来积压在我心中的情感又太多太多,一时还找不到最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我们不怕死亡,就怕被遗忘。——流落海外的老兵王琪在多方协助下回到祖国,《中国青年报》报道说,这句话代表了老兵们的心声。善待老兵,让思乡老兵回家是公共责任所系,是一个国家的应有之责。"村霸"和宗族恶势力长期存在,不仅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农村社会稳定,而且严重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地实施。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与"村霸"同流合污,侵蚀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9)
正60多年来,一群立下赫赫战功的"沙海老兵"青丝变白发,曾经的荒漠也在他们和后人的手中变成绿野田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相继离世,仍旧健在的老兵在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的边缘,过着清贫俭朴的日子。为了一个承诺,他们默默坚守了60年在一次聚会上,我有幸认识了新疆军区原政治部副主任李卫平少将。他45载军旅生涯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李卫平14岁入伍,20岁便成为步兵连指导员,在唐山大地震抢险斗争中,率领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3月4日,一大早陈俊卿就把慰问品搬上车,他要去昭平县看望老兵。作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义工联合会的成员,从2012年开始,陈俊卿受深圳龙越基金会和广西壹方慈善基金会委托,负责关爱贺州抗日战争老兵项目。陈俊卿利用周末时间,结对帮扶了贺州市20多名抗日老兵,每月定额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公益金300元。在每月按时回访时,记录老兵口述的抗战故事。每到老兵生  相似文献   

13.
埔编 《黄埔》2011,(1):65
近日,台湾的九旬黄埔老兵王柏性给本刊寄来了他亲笔书写的对联:"统一论坛真善美黄埔杂志满庭芳",以表示自己对《黄埔》《统一论坛》两刊同  相似文献   

14.
90岁的耿道庸老人现任重庆黄埔军校同学会北碚联络组组长。作为黄埔老兵,谦逊的耿老认为,他的抗战经历,比起为国捐躯的前辈和同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却在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因此也懂得了什么叫做"黄埔精神"。"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牢记这种精神,即爱国、革命、亲爱精诚、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5.
蒲元 《黄埔》2014,(3):82-82
初识白金刚,是在一个叫做“陕西抗战老兵营”的QQ群里,这里集中了一群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当时只知道他也是志愿者,在一所学校工作。后来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白金刚,看着他俊朗白净的面容、匀称适中的身材,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4)
正2013年9月21日,看到"抗战活化石"113岁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付心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了一丝惊讶:老兵一辈子受尽了苦难,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营养、缺乏保健,却能够如此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享长寿,这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缘故吗?打这以后,我就越发关心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在这期间,虽然老兵们不断地凋零、归队,但从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老兵都是长寿的。尽管他们  相似文献   

17.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美国ALPHA(阿尔法)公司通过深圳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爱老兵志愿者"探望抗战老兵,为老兵们送上冬装。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参加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谈起那些峥嵘岁月,却依然激情满怀。深圳市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抗战老兵是一个我们所尊敬的群体,正是他们在七十多年前的奋勇杀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赵博 《两岸关系》2014,(5):59-60
<正>"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是一位台湾老兵的话,寥寥数语说尽乡愁无处安放的凄凉。在那个海峡隔绝的特殊年代,跟随国民党撤退台湾的大陆籍老兵们与亲人隔绝两岸、无法相见,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串沉甸甸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创作成31集电视连续剧《原乡》,也被浓缩成六幕歌剧《回家》。在2014年的这个春天,老兵们锥心刻骨的乡愁深深打动着无数人的心。从《原乡》罕见地以严肃题材数次成为收视冠军,到《回家》唱响国家大剧院让全场观众动容落泪,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记住这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20,(3):6-7
2013年10月30日,我和江苏电视台记者、南京关爱老兵志愿者一行来到合肥郊区,采访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98岁老兵黄镇东。此时,他正卧病在床,身上插着导尿管,但精神还不错。由于乡音较难听懂,我们就通过他儿子做“翻译”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基层声音     
《政协天地》2012,(9):49
应更关怀农村志愿军老兵的晚年生活62年前,一大批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他们响应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今,健在的志愿军老兵都已年过八旬。当年来自农村的志愿军战士,复退后大多回乡当了农民。一些还生活在农村的志愿军老兵,有的因儿女外出务工成为"空巢"老人,有的因疾病缠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生活现状令人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