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7月,米洛舍维奇遭受海牙国际法庭审判。法庭指控他有组织有计划地命令、鼓励并发动一场针对科索沃阿族平民的屠杀明谋。米洛舍维奇是第一位受国际刑事审叛的国家元首.也是第一位被其所在国家抛弃而身陷囹圄的国家元首,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2.
吕春 《世纪风采》2008,(2):36-38
作为国家元首,毛泽东只出访过苏联一个国家。而上世纪50年代他曾计划访问波兰,但最终却没有成行。  相似文献   

3.
所谓“国礼”,即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与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其他重要人物相互赠送的礼品。国礼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门面,是国家特色的反映,因此各国在国礼的选择上注重体观本国或本民族的传统的物质和文化特征,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6):115-115
大使馆是一个国家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大使馆的首要职责是代表派遣国,促进两国的政治关系,其次是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大使馆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全面负责两国关系。最高领导是由国家元首任命的大使,大使作为国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5.
马保奉 《党史纵横》2006,(10):26-27
新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出国访问新中国成立两个月,毛泽东就前往苏联访问。这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国访问。照一般常理,这样的访问,会兴师动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次访问名义上是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实际成果是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使新生的共和国获得了苏联的巨大支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国家元首,于1949年12月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赴莫斯科。他的随行人员只有四人:陈伯达(秘书)、汪东兴(警卫)、叶子龙(机要)、师哲(翻译)。这可能是现代国家元首正式出访时,随行人员少得不能再少的一次了。即使把一个半月后加入主席这次出访…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名很普通的老兵,一旦融入了人流就很难再找到他。 他又是一名极不普通的老兵,22年来,先后参与完成了159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时的迎宾礼炮鸣放任务以及新中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国庆庆典,香港、澳门回归庆典等礼炮礼花鸣放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资主义国家里,最常见的国家元首是总统和君主。它一般被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代表或象征。通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任免高级官吏、统率武装力量、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实行赦免等都是由国家元首行使的职权。有些国家,例如目前的印度和日本虽然没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谁是国家元首,但是根据印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地位、作用、完整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发展,具有国家元首制度的实质内容和形式特点,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国家主席以国家的象征和代表的身份发挥着一般国家元首的基本作用。国家主席制度的发展,使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获得基础性宪政的体制结构和运作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政治体系的适当分工与合作,也有利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国宴轶事     
吴德广 《湘潮》2011,(1):44-46
国宴为最隆重、规格最高的正式宴会。国宴包括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国家主席或国务院总理为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地点通常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举行。1959年前则在北京饭店、中南海勤政殿等地举行。我在礼宾司工作多年,经历的国宴很多,可以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桂林来自五大洲的万国衣冠络绎不绝,他们之中既有国家元首、政府总理、高级官员,也有平民百姓。他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和许多动人的佳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我们访问过的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没有一个比得上桂林美丽。美丽的渔村,竟使克林顿流连忘返,加深了他对桂林环保的美好印象。他在七星公园的一次集会上发表了环保演讲。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开始分化,一些开明爱国人士主张积极抗战。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林森作为国府主席,被人们称为“国家元首”。在抗战时期,林森的职务虽然只是一种荣衔,但是他还是为抗战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相似文献   

12.
环球     
《廉政瞭望》2011,(24):15-15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因贪污获刑 目前,法国一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前总统希拉克入狱两年缓期执行,希拉克由此成为二战以来首位获刑的前国家元首。希拉克的律师说.他不会上诉。对希拉克的指控与他1977年至1995年担任巴黎市长期间的活动有关。据说,当时他在巴黎市政厅虚设公职.而这些人实际上并不为市政厅工作。法院发现,在调查的28个岗位中有19个是完全或部分虚设的。  相似文献   

13.
吴德广 《湘潮》2011,(10):45-47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等在对外交往中相互赠送的礼品称为国礼。国礼是代表国家赠送的,因此各国在国礼的选择上注重体现本国或本民族传统的物质和文化特征,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学术和文化的进步、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民族的尊荣和人类的幸福,受到世人的景仰。同时,作为留学归国不久即成为公众人物的胡适,一生广交友朋,上至国家元首,下至街头小贩,他们无一不被胡适的交际魅力所感染。  相似文献   

15.
1910年,晚清文学家陆士谔在他的小说《新中国》中写下了这样的故事:主人公陆云翔做了一个梦——“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浦东大铁桥、越江隧道、隧道电车……马路上的外国警察皆已不见,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国货远胜欧货……陆士谔让他的主人公在梦中看到一个独立、自由、先进的中国。在晚清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中国人做着世博梦,做着强国梦。  相似文献   

16.
王光英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那弥勒佛般的面容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连一些小孩子也能叫出他的名字来.但是,对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之路却知之者不多:他出身于一个北洋政府旧官僚家庭,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文革"中因为与前国家元首的姻亲关系而蹲了8年监狱;改革开放后曾因"红色资本家"的外号被海外媒体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盟友却3次要求入党遭拒……  相似文献   

17.
活得干净     
《党课》2014,(15):1-1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话,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相似文献   

18.
曹春荣 《党史博览》2011,(11):14-18
普遍认为.1931年至1934年(其时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扎瑞金,史称“瑞金时期”),是毛泽东身处逆境的时期。此时他虽然担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却是个有名无实的“加里宁式”(加里宁:俄国革命家,从十月革命到去世,一直是名义上的苏联国家元首)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
正曾任前联邦德国总理的舒尔茨是泥瓦匠出身。一位记者曾采访他:"做国家元首与当泥瓦匠有什么异同?"舒尔茨回答:"二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此言一出,众皆愕然。舒尔茨的独到见解值得品味,也值得我们深思警醒。舒尔茨的回答的确出语不凡,富有哲理。"高处头不晕",语言简洁,道理浅显,却一语中的,既摆脱了名与  相似文献   

20.
朱祥忠 《党史博览》2009,(11):45-46
1961年9月22日至10月3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邀请,古巴总统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并参加了我国国庆12周年的庆祝典礼。他是来访的第一位古巴国家元首,也是来访的第一位美洲国家元首。双方对此次访问都十分重视。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