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延安风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延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甚至到了80年代初,延安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53元。  相似文献   

2.
延安琐忆     
葛瑜 《广东党史》2000,(1):29-31
在八年抗战中,我有幸长期生活、工作在延安,在党中央首长周围。中央首长平易近人,与群众平等、友爱、和谐、一体的关系,桩桩件件,感人至深。 在主席家做客 1940年,19岁的我是延安女子大学的学员。一天,和我一起入党宣誓的同班同学黄肖潜(徐特立的外孙女)邀我说:咱们到毛主席家去玩好不好?我说,当然好。于是兴奋地随她就走。她和毛主席很熟,喊毛主席为“伯伯”,而在我心中,毛主席是领袖,是人民的救星。见到毛主席既兴奋又紧张,我只知瞪大眼睛望着毛主席,竟不知说什么好。主席用他巨大而温暖的手摸着我的头顶问:你是…  相似文献   

3.
到延安见毛主席 在史超到了延安第三天,有人问他,你见到毛主席没?他说,没见过啊?上哪儿去见?那时,史超还不满18岁。他和11位同道,走了720里,从西安走到延安。当时,延安叫肤施,是个很小的地方。夸大点说,站在城中间一喊,四下都能听见。他们说你向北边走.北城靠东的地方有个小教堂,去那里就能看到毛主席了。  相似文献   

4.
邓大姐在延安(上篇)金凤延安,中国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47年,党中央、毛主席曾驻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这片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和战斗过,不仅与延安和延安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延安阅读批注书刊的一些情况史敬棠我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是在延安整风后期,具体时间大约是1943年上半年。具体工作是管图书报刊,主要翻阅报纸杂志,这项工作原先是由江青做的,后来因她患病休养,改由我来接替做这件事。毛主席当时订阅的报纸杂志约有40多...  相似文献   

6.
武安与延安,一字之差,前者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巍巍太行山,东瞰广袤的华北平原,退可守进可攻,是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所在地,是边区革命中心。延安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两地相隔千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红色电波连两地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平汉战役,也称邯郸战役,是晋冀鲁豫军民粉碎国民党进犯解放区的重要战役,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此十分关注。1945年10月,毛主席结束重庆谈判刚回到延安,就发电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难忘延安     
自从少年时学了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那几句出自肺腑之言像奔腾的热浪,一直在我的胸中翻滚: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多年来,延安行一直是我的宿愿。今天,机会终于来了。我要在这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60多年前毛主席率领红军、八路军艰难转战过的地方,寻觅革命领袖和前辈的足迹。  过了黄河,车行在宜川县境内那沟沟岔岔的黄土丘陵上,眼前的景物在缓缓地移动,我的思绪在飞速地变化着。陕北,它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时下正是阳春四月,油菜花儿黄,千树万树梨…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我见到刚从延安回来的邵华。她高兴地告诉我:延安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感情是极深的;今天,许多人谈论起他老人家来,还都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 邵华讲的这种动人的情景,也许很多人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同延安人民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情。 但以前我没有到过延安,对延安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缺乏亲身的感受。我渴望,将来有那么一天,走访延安,亲自领略一番时下延安人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可贵的情怀。 终于,在这个金秋时节,我踏上了延安的黄土地,我投向了延安人那翻滚的感情的波涛之中。  相似文献   

9.
沙平 《四川党史》2002,(4):38-40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10.
在延安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匹马的皮革标本。它四蹄直立,马头高仰,象随时准备出征似的。它曾经驮着主席转战陕北,叱咤风云,为革命事业立过汗马功劳。有关它的故事至今仍是海内外观众的热门话题。毛主席在延安时条件还很差,中央首长外出,全靠骑马或步行。出于方便工作的考虑,中共西北局派人到三边一带草地为毛主席选购了这匹马。在延安的几年里,毛主席除工作用马外,平时十分爱护小青马,很少使用。尤其到后来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给毛主席送了一辆救护车后,毛主席外出就更少用马了,小青马多用来送信送文件。1947年3月,胡宗南野蛮的炮声打…  相似文献   

11.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圣地,再次来到延安,愈感亲切温暖。远眺见证过战争烽火的宝塔山,近抚滋养了革命前辈的延河水,瞻仰安葬着革命英灵的“四·八”烈士纪念碑,思绪不由自主地穿越历史的时空,飞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那波澜壮阔的13载岁月。  相似文献   

12.
一丁 《党史纵横》2009,(5):51-52
1946年5月,罗别愁乘飞机到达上海,“联总”随即把她派往太原工作。但在太原她认为“不能做到”她“要做的事情”,于是“坚决要求”派她“到延安或烟台去”。经她一再“尽力争取”,上海“联总”办事处终于批准她到延安去。但去延安意味着主动放弃“联总”对她的照顾,并且要经受生活上的严峻考验,可意志坚强的罗别愁认为,“这一切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圣地延安梦常逢,千里之遥半日乘。宝塔巍巍映苍穹,延河滚滚绘图腾。五关磨炼志向磐,七载砥砺大爱深。梦入新潮中国心,红日光辉耀新程。——题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度过了13个春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4.
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平申虎成毛主席欢宴延安枣园居民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反动派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严密、全面的封锁,给边区造成很大困难。当时群众公粮任务负担重,人民群众有议论。毛主席十分重视群众的反映,认为陕北这个地方人口不足140万,一年...  相似文献   

15.
我党历来提倡读书。在延安时期,战争异常紧张,交通异常不便,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在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号召“来一个全党学习竞赛”,当时的延安《新中华报》发表社论《一刻也不要放松学习》。同年5月,毛主席在干部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工作、生产的百忙中,以“挤”的方针获得学习时间,以“钻”的方法获得对问题的深入了解。1940年1月,毛主席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题词:“一面战斗,一面学习,百折不回,再接再厉。”在当时的学习环境里,很多同志从“红小鬼”成长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圣地,有把闪光的剑魏纯良,黄红莉说她是一座圣城,是因为中国革命从她纯洁的怀抱里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说她是一方闹市,是因为市场经济向她古老的土地上涌来一次又一次热浪。延安.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都应该是一方圣洁的世界。党和人民不能...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说:“敢给知识分子上政治课,你可算工农干部知识化了呀!” 1938年7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又名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由洛川开赴延安参加抗大学员毕业典礼。到延安住下后,张正光邀安征夫和我去看望毛主席。我和安有顾虑:毛主席工作那样忙,是否会接见我们?张说,听人讲毛主席很喜欢青年人到他那里玩耍、谈话,差不多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去。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22):90-92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湖南临澧人,生于1904年,比毛泽东小11岁。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丁玲就听说毛泽东是一个奇人。毛泽东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是她的同学,曾向丁玲谈起过毛泽东,但她真正与毛泽东接触,却是在她到达延安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9.
黄禹康 《世纪桥》2012,(10):45-49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南洋华侨首领陈嘉庚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官员大失所望,对毛泽东的中共及延安军民则大加赞赏,并作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和华侨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20.
莫志斌 《湘潮》2016,(4):280-285
蔡畅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她也是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1935年底,蔡畅经长征到达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再到延安工作,在延安的八年,她以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作指导,紧密结合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深入探讨战时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妇女运动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思想观点。与此同时,她又结合自己的思考,切实执行战时党的妇女工作政策,从而对马克思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