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蔡正奋 《公民导刊》2013,(11):54-54
<正>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治理"车轮上的腐败"的建议》,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公车腐败问题提出了"公车统一标识"、"强化监督"、"加大惩戒力度"、"推进公车改革"等具体建议。近日,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近年来,为了防止公车私用,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各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6,(6):49-50
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所抓的一件大事。这项工作2005年先在麻城、京山等14个县(市)试点,2006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行。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互联网络,将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办事的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建议、网上举报和投诉。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3,(5):I0009-I0009
自从2012年年底所有公车装载GPS后,新疆奇台县纪检监察部门轻而易举就能随时掌握全县400辆公务用车的运行状况和行驶轨迹,而且对于每辆车还能自动记录行车路线,并折算成公里数,便于计算车辆耗油情况。为了防止节假日、周末及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公车私用,奇台县还对公务用车实行审批制度,只有经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并得到批复后,方能使用公车,并受到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4.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可缺少的渠道,它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道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政协如何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积极拓宽领域,民主评议活动不失为一种新做法。就此谈几点看法。一、民主评议活动是民主监督的一个形式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是实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一种体现。政协的民主监督既不同于法律和行政监督,又不同于公民个人行使的群众监督,它是一种高层次、有组织的监督活动,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评议是把监督机制引入政协工作的一种探索,便于发现问题,能够提出好建议,也易于被接受。二、民主评议活动取得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1,(10):25-25
公车问题的本质在于公车滋生腐败,说到底是公车使用者廉政意识淡薄,认为私用公车、有条件换新车不同于贪污受贿,没有构成犯罪——这种错误认识是当前公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认识公车问题的腐败性质,才有可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7,(1)
“对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要及时回应,更要把回应结果向老百姓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李克强总理在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 当天会议听取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情况汇报,更好接受监督推进科学决策.李克强明确要求,凡涉及公共利益,同时社会各界又广泛关注的建议提案,承办单位原则上都要公开答复全文,及时回应关切,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7.
张华  杜奋根 《前沿》2003,1(3):110-112
群众监督对党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突出表现在群众监督为“一切为了群众”提供了具体内容 ,群众监督为“一切依靠群众”提供了具体形式 ,群众监督为“从群众中来”提供了不竭源泉 ,群众监督为“到群众中去”提供了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廉政建设中的群众监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本文对群众监督的构成要素、群众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当前廉政建设中群众监督机制的几个主要特征、当前廉政建设中群众监督的认识纠偏、增强群众监督效能的主要措施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真知灼见     
正公务用车姓"公"不姓"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不准违规配备公车",公车改革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的公车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热议。中央力推公车改革,是因为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已经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特权,与党风政风不良、群众对政府观感不佳有着直接关系。公车本来是为公务  相似文献   

10.
小议车改     
全世界公车配备原则,有多种方式。比较有特色的,有三种。 一种是亚洲小龙韩国式,它是极端按需配车。韩国首都首尔市,公车只有几辆,个位数,远不如中国一个县处级单位公车多。从市长算起,因特殊公务需要用公车之后,公车必须开回机关入车库停放,并登记备注。谁想公车私用哪怕是一小时,都没门儿。  相似文献   

11.
行政     
《人民政坛》2015,(2):4-5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所取消的车辆首场拍卖会举行据新华网1月25日报道,当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所取消的车辆首场拍卖会在北京中拓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首批106辆公车全部拍出,没有一辆流拍,总成交660.9万元,溢价71.17%。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的车辆拍卖共涉及300余辆公车,分三次进行拍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表示,此次中央公车拍卖的最大亮点就是尽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李国平 《前沿》2006,(8):3-4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源泉,接受群众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监督的执政理念,构建群众监督的长效机制,健全其有效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载:3月5日,是上海徐汇区有证犬打防疫针的第一天,不少宠物的主人动用公车送狗打针,4小时内,即有20多辆公车送小狗打针。公车私用批评了多年,见效甚微。用公车送子女上托儿所、幼儿园,送子女上大学报到,等等,过去报刊、电视曝光不少,却很少见到如何处理的下文。曝光时热热闹闹,但公车私用"涛声依旧"。现在倒好,有使用公车权的某些"老爷",不仅公车私用、公车全家用、亲戚用合情合理,竟然把公车给自己养的小狗去享受了。怪不得一些下岗工人气愤难平。  相似文献   

14.
2013年5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陈满四的文章,文中指出曾几何时,有些地方,有个别领导干部,荣归故里用公车,探亲访友用公车,接送子女用公车,吃喝玩乐用公车,扫墓祭拜用公车……种种公车私用现象,不一而足。仿佛只有用了公家的车,众人才能“羡慕嫉妒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公车私用,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5.
<正>据11月3日《湖北日报》报道,在参与湖北省公车改革的100余家省级党政机关中,有20家单位的"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参与车改拿车补,补贴标准为每个月1690元。单位"一把手"主动选择放弃公车拿车补,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积极讯号。不过,公车改革旨在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而领导干部放弃公车只是有志于转变作风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其在无"专配公车"环境下的作为。人们力挺单位"一把手"放弃公车的举动,其理由无外有三:一是为"公车私用"釜底抽薪。民众诟病公车腐败,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11,(10):24-25
当前在全国开展的党政机关公车治理,回应了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热门话题。不过老百姓甚至许多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对这次公车治理还是心有疑虑,担心雷声大雨点小。个中原因,最主要是我们过去进行的多次公车治理,都是走过场,以失败而告终。越治,公车越多;越治,豪华车越多;越治,公车支出越多。9月23日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上披露,截至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共发现违规公务用车17.26万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车改革的严峻形势日益凸显。在我国开展公车改革的地区,主要采用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补贴等方式。国外公车管理有严格控制公车私用、严格管理公车采购和配备等经验。结合国内外经验,公车改革需从几方面着力,如明确政策目标、优化改革方案、加强相关立法和执行监督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何芹 《长白学刊》2009,(5):53-58
新中国60年来,群众监督在探索中兴起,在曲折中前行,在实践中深入,呈现出从运动化向法制化、从封闭性向透明化、从被动性向主动性、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经验是:党的领导是群众监督的基本保证,发展民主是群众监督的强大动力,健全法制是群众监督的有力保障,多管齐下是群众监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公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公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完善公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形象宣传,本意旨在描述领导日常工作、便于接受群众监督,但往往异化成了为宣传而宣传的僵局。形象宣传出政绩、出口碑已成为秘而不宣的基层官员晋升法宝近期四川会理县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站发布的一条题为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路的新闻中,因原图有光照、角度、背景杂乱等问题,所以用电脑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