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世纪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竞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科学认识当前实际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为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区分、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划时代文献———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四十周年马蓥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195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数十年来人们为之前仆后继、英勇...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11)
<正>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这次讲话后经整理修改,以文章的形式于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今年正值《正处》发表60周年,重读并学习这部重要文献,不仅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而且对于正确处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尤其是文献中提出的若干方针对解决当前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放 《理论探索》2007,1(4):45-47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在马克思对“政治解放”命题批判性分析、深刻揭示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内涵及其有限性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创造性地分析研究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变革。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大贡献与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发展——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山西省委党校高健生1957年2月1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以及...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进行改革是不行的,不改革就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历史还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被演变、被颠覆、被解体、被易帜的教训是大家都看到的。解决这样一个两难的矛盾,必须有一副清醒的头脑,保持清醒头脑的关键在于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是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著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一、社会主义要不要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明确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国建 《理论探讨》2007,5(6):125-12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焱 《学理论》2012,(33):11-12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6月9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个讲话是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标志性成果。它的发表,在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春贵 《理论视野》2007,84(2):9-1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和《论十大关系》,二者作为姊妹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事关全国工作大局的重大矛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径,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方法论价值。其导向功能体现为对矛盾的辩证认识和科学态度,其整合功能是对思想、利益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梳理,其方法论价值表现为对矛盾的客观分析和正确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秋震 《学理论》2014,(20):8-9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后文简称《正处》)的讲话,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总体上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强调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力促经济领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探求政治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双百"方针,推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追求社会领域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妥善处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原稿相比,《正处》发表稿有以下一些特点:(1)在理论上更加系统、严密、深入,理论色彩更浓.(2)在一些关键性的、较为敏感的问题上,提得更有分寸、更为谨慎,限制了原稿中一些结论和判断.(3)发表稿中对原稿中一些提法,代之以一些审慎的说法.如原稿中说:"百花齐放里面,包括各种不同的花,也包括一种性质不同的花.百家争鸣,也可以讲唯心论……只要不搞秘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文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作出的独创性贡献.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该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深入反思这些局限性,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5.
邹慧 《学理论》2009,(12):60-6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事关全国工作大局的重要矛盾。简要介绍了该理论著作的提出及其贡献,并对毛泽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失误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理论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及其构架 ;反映了其创新性贡献 ;同时反思了今天继承和发展此学说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旨在有益于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黄钢 《瞭望》1988,(27)
(一) 用不着很多语言,就可以概括《西行漫记》的国际成就:它是一个正直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从东方架起到西方的桥。这座桥,让全球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还未被人知悉的东方新人世界:而这一批中国新人的集群,在地球东方创造的奇迹,在人类近代史上确实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指导这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在《决定》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谨慎地进行了计划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使国民经济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走历史规定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斯大林的影响下,按照苏联的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经济体制的。这个体制的积弊,是背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贬低和排斥价值规律,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作用,来实行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结晶。此理论问世后,中央努力在党内外展开宣传与诠释,使其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认可,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指导作用,但也曾长期遭到误读、误用。改革开放以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重新得到正确阐发、运用。党立足国情坚持在发展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实现相关理论的归正与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背景,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有机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当中,完善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治理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传播、运用的历史进程,是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观点的深刻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入推进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便成为了我国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课题。从此,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便成为了毛泽东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他从许多方面,在很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进行了探索,表现出他确实是一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