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文化纪念碑的意义。民居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代代延续下来的居住建筑,积历代人之智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具备地域文化的原生态性,文化符号更加突出、鲜明。我国不同地域的民居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在四川青神汉阳得到具体体现。该地民居呈现鲜明的巴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邵文东 《新东方》2009,(10):38-40
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就海南黎族传统村寨民居文化、传统织锦文化、传统民谣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腾冲民居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民居景观构成的三个元素,即村落选址、民居样式与建筑装饰,从中分析中原汉文化与本地世居傣族、白族、傈僳族、佤族、阿昌族的民居景观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果认为:腾冲民居景观在生态性、宜居性、审美、文化传承性等方面有良好的文化积淀,也是现代乡村发展需要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和汗水营造起来的传统民居文化,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是否有实用和保护的价值,有没有必要作为“活体”文化让人们去继承,发扬光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潜在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到了不少对自然、对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非常有利用价值的文化成分,希望能启发人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座城市,一种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都蕴含着当地丰厚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近年来城乡建设的兴起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在大规模的“城改”中,无论是城市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古老民居,还是文化传统,都受到空前的损害与荡涤,它成了这个时代一个令人关切的文化焦点,也是一个无法坐视又无法解决的难题,历史街区、古老民居、文化传统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大片大片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口号下,大型的推土机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以历史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文化特色和传统特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相似文献   

6.
姜泊老宅     
姜泊村共有338户,1232人,坐落在昌邑市卜庄镇西北部潍河古道东岸。清末民初,姜姓村民精于经商,是柳疃丝绸老字号商贸基地。当时建造的49处砖木结构“三面青”昌邑丝绸老字号民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这些民居布局俨然、古朴文雅,彰显着中国北方农村古老民居建筑中灵动的神采,成为研究清末民初农村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家庭文化难得的不可移动的最高级别的文物宝库,是昌邑、山东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建筑群。因为它的价值,更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古老村镇的历史,所以被列入了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  相似文献   

7.
饶蕊 《今日民族》2011,(12):53-55
追求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感受多样性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吃风味,住民居,游自然,观民俗,赏田园,购民间工艺品也成为现代城市人的一种时尚,我国各地城市边缘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胡美术  饶琨 《前沿》2009,(7):105-108
土家族民居建筑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永恒的变迁过程中,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教育、礼仪禁忌等文化因子都深深地植入其中,建造过程中礼俗禁忌之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本文拟从雄凤山土家族村寨民居建筑建造禁忌视角进行剖析,试图挖掘深植于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巴坡村民小组隶属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亚村委会,全村有105户387人,98%以上为基诺族。巴坡村基诺族特色文化浓郁。保留有基诺族的“大公房”、民居、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为此景洪市引进金孔雀集团公司,开发建设了基诺山寨景区旅游项目,对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展示。  相似文献   

10.
野山 《两岸关系》2007,(2):57-59
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是世界民居建筑中的奇葩,也是我国民居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0多年前,坐落在崇山峻岭、莽莽林海中的江西龙南县关西,一个叫徐名钧的人为9个儿子  相似文献   

11.
高美苏 《前沿》2013,(17):186-189
民居是希腊城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变更。大约于公元前6—5世纪,希腊民居形式经历了由密闭到开放、由相对复杂到不断简约的转变。民居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映射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以及希腊人的思想演变。本文从家族宗教、民主思想、希腊妇女地位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希腊民居形式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苏星 《当代广西》2014,(3):F0003-F0003
《博物志》有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所谓巢居者,说的正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先民——百越祖先们的居住方式。巢居,就是在树上筑巢而居。这种居住方式可去地湿、通风遮阳、趋避蛇虫猛兽,这一居住方式最终演化成极富地域特色的建筑——干栏式楼居。今天在广西各地看到的壮族干栏房、侗族民居和苗瑶等各族的居房,都是干栏式楼居的各式体现。广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各族民居,既是广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广西民族文化的表现和社会历史的见证。原生态的广西民居,蕴含着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富于创新的精神,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深入,钢筋水泥玻璃的现代建筑已大量落户广西乡间,围堵和威胁传统民居文化,一些富于特色的民居及村落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我们从本期始开设"广西民居"栏目,向读者介绍广西民族特色民居,希望籍此将人们审美的目光从钢筋水泥中拉回,并梦想着"诗意地栖息"的文化景观一直留存在美丽广西的乡土之间。  相似文献   

13.
余永红 《前沿》2010,(13):143-146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陇南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和村落布局独具特色。"5.12"特大地震,使白马村寨遭到较为严重破坏,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目前白马村寨的重建已接近尾声。但重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新民居样式单调统一,传统文化韵味不足。白马村寨的灾后重建,应强调行政干预与民族文化保护的有机统一,将民族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起来,达到人类居住区域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使白马藏族的民居更加坚固实用的同时,保持民族建筑美学特色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武汉特色民居的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能满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居特色提出的更多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地域、经济、文化、民俗等差异,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在继承中发扬,在保护中创新,秉承汉派民居的特有风格,营造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但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内含着商业化的文化导向,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对军营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军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科学把握大众文化的特征,取长补短,拓展军营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邱洪斌 《新重庆》2007,(8):33-34
龚滩古镇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从17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走来的龚滩古镇,建筑格调独具魅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展示出璀璨夺目的历史画卷。两公里长的青幽如玉的石板街,起伏不平,蛇蜒崎岖,盘亘在乌江东岸,悬空托起依山傍水幽雅别致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大业盐号、三教寺、川主庙、杨家行等古建筑如艺术群雕,堪称古建筑史上的珍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壮族先民留下了许多史前崖画、青铜器等文物古迹,以及独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铜鼓文化,还有壮族民歌、民间古乐,干栏民居、寨门、风雨桥、各种祠庙亭塔,壮锦和多彩的服装及古籍等许多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存留在文山、曲靖和红河等州市壮族乡村的壮族典籍(包括摩经、鸡卜经等)就有1000册(件)以上,还有数百册(件)古壮剧剧本。  相似文献   

18.
龙钢 《今日上海》2013,(11):48-49
一排排老厂房、老民居,这些原本与文化完全不搭界的建筑,如今却成了音乐创作人士等一群艺术家们追逐梦想的地方。在位于虹口区老城区的嘉兴路街道,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园区——上海音乐谷正在悄然成型。音乐谷不单只有音乐,通过文化和科技的巧妙融合,“谷”中逐步形成了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音乐创意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守望家园遗产——从白族民居保护和发展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 《今日民族》2008,(7):28-29
传统民居是我们的家园,它叠印着人类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人类是通过对“家”和“家园”的实践来完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能动的,遗产的价值也只有通过人们对自己家园的巢筑、经营、记忆与认同,才能真正被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鄞州区利用企业家、艺术家、收藏家等民间力量,创办了一批蕴含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服装、漆器、家具、草编和民居博物馆,既促进了文化强区建设,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省委书记赵洪祝给予了批示肯定,认为鄞州这项工作做得很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