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955年,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简称"文改会"),通知我(周有光)去参加。我当时在上海大学里教书,有很多其他工作。开完会之后,当时就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一个下属机构。这个委员会在当时相当于一个部,委员会的主任相当  相似文献   

2.
沈雁冰(茅盾)在1923年至1926年的四年时间在上海大学进行革命活动。他对上海大学有着极高的赞评:“当时的上海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弄堂大学,这个弄堂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革命人才,在中国的革命中有过卓越的贡献。”所谓弄堂大学,他主要是指校舍和设备简陋。  相似文献   

3.
罗荣桓同志毕生从事我军政治工作 ,经历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初创、逐步发展、臻于完善的过程 ,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楷模。同时 ,他也是我军战功卓著的军事家 ,在领导山东军民抗日斗争中 ,他的贡献尤为突出。抗日战争持续 8年 ,罗荣桓在山东 7年。其间 ,他相继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代理师长、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 ,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他在领导山东军民开创抗日根据地、击败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思想。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派主力部队去山东开辟抗日…  相似文献   

4.
苗体君 《世纪桥》2013,(2):44-49
当年,邓恩铭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他出生在贵州荔波一个水族人家庭,也是13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1927年3月,邓恩铭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会后邓恩铭又应邀到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向广大学员介绍山东的工人和农民运动情况。随后,邓恩铭回到山东并接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当时党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中共山东省委曾在1927年9月15日致中央,要求把邓恩铭调出山东,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23日是李硕勋烈士的百年诞辰纪念日。李硕勋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1921年他与阳翰笙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时,他已经“初步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信念”①。他从入团的那天开始,就以坚定的信念——永远跟党走,投入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事业中去。跟党走,大熔炉内学真理1922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阀政府通缉后,李硕勋离开了四川,年底到北京弘达学院读书。1924年春,又从北京来上海,考入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共产党人为主主持的新型大学,主持学校日常行政工作的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三人看过翁泽生(翁廷川)的材料,建议中央组织部审查并追认翁泽生同志为烈士。理由如下: (一)翁泽生同志的一生是共产党员战斗的一生。翁泽生同志在加入党之前,就在台湾组织抗日运动,被日本帝国主义当局通缉。他到上海后,参加上海大学学习,并在那时入党。在第一次大革命中,北伐军进入福建前后,翁泽生同志在漳州、厦门地区参加建立党的组织的工作,一九二七年初当过闽南特委的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培养工农运动骨干的基地.罗石冰、曾延生等人在上海大学接受教育并受党派遣回到吉安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不仅为该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为该地区工农运动的迅速兴起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上海大学为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汀雷》杂志是二十年代大革命中,由福建汀州籍旅粤的进步青年学生,最早创办和最先引先进思想、时代精神到闽西的革命刊物。一九二五年冬,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原广东大学)政治经济系念书。一天,在广州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的朋友谢秉琼兴冲冲跑来找我。他是福建武平人,一九二四年我在上海大学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提到张宝泉,说:“他是一位很好的同志,牺牲得很壮烈,我们应当怀念他。” 张宝泉,字仲苍,1901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4年,张宝泉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张宝泉参加了党所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负责起义中的交通联络工作。同年8月,他担任党中央交通处内交主任,负责市内地下组织的联络、传递文件、接待和护送出入上海的中央领导同志等工作。 张宝泉深知党内交通联络工作的重要,他以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努力学习地下工作的方法,逐渐练就了地下工作者特有的机警与沉着的本领。他先以上海大学学生的身份作掩护,上海大学被封闭后,他又以陕西同乡的关系,经常出入于原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的公寓,经常到中央各机关和中共江苏省委等处传递文件。  相似文献   

10.
1942年,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刘少奇受中央委托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他通过一系列调查,指示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扭转山东工作的被动局面,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胜利地渡过抗战的艰苦阶段,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短长     
游宇明 《廉政瞭望》2005,(10):53-53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然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最初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的组成部分)当校长。调令是邓小平亲自签发的, 邓小平专门写了一句话:“这个人的任用不受年龄限制。”上海市有关领导对他的要求是:“不能辞职”。  相似文献   

12.
正1934年3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做出关于邓子恢、刘炳奎两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中表现机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邓、刘二人,分别做出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3月26日,时任粮食人民委员部(中央粮食部)部长的陈潭秋,发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总结》,也点名批评了邓子恢。这是继头年8月9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因邓子恢在领导财政工作上犯有原则性错误,而将他担任的中央财政部部长职务免去  相似文献   

13.
成仿吾(1897~1984),湖南新化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1931年11月,他被中共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省苏维埃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黄安(今红安)县委书记.1933年11月,他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赴中央汇报工作.1982年5月,他重访大别山故地.当他走进当年的办公地点时,泪流满面,当即赋诗:"三年征战在此地,劫后重来无故人.多少英雄尽瘁去,山河依旧露深情."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刘少奇受中央委托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他通过一系列调查。指示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扭转山东工作的被动局面,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胜利地渡过抗战的艰苦阶段,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年仅36岁。在瞿秋白36年的短暂人生中有颇多传奇,1923年夏,他到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成为上海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出众的授课才能"征服"了在上海大学读书的一位土家族女生的芳心,随后,二人开始了一段短暂、传奇的婚恋。她与校长的精彩辩论慑服了同学丁玲  相似文献   

16.
《军队党的生活》2008,(6):39-39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  相似文献   

17.
李维汉     
李维汉是继毛泽东之后的湖南党组织的第二任主要负责人。从一九二三年四月至一九二七年四月底,他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及其更名后的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主持湖南党的工作达四年之久。这四年,在以李维汉为首的区委领导下,湖南党组织和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全国革命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大学成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革命干部的一座洪炉。她在民主革命时期存在的时间虽不足五年,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民主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页。邓中夏在上海大学担任校务长的两年期间,为了上海大学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坚持多措并举,实现了学校工作的规范有序;凸显学科特色,活跃学术氛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学校走向卓越;带头扶贫济困,帮助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使上海大学由一所"貌不惊人"的弄堂大学迅速发展为知名的"红色学府"。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3月20日,辽宁省委保密委员会(扩大)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保密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听取了省保密局2014年工作报告,通报了全省失泄密案件,研究审议了2015年省委保密委员会工作要点。省委常委、秘书长、保密委员会主任谭作钧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密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信心,抓住工作重点,在积极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毛泽东1925年12月26日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身分,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关于上海(民国日报)审查结果报告》(档案号:汉12753)和1927年他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常委的身分,与常委邓演达、陈克文起草的《土地问题草案》(档案号:类号484/275)。这两份珍贵史料没有收进大陆权威版的《毛泽东年谱》,因而鲜为人知,现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