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奋斗》2006,(3):58-58
与一位企业老板聊天,谈到企业规模问题.老板说.老詹.你跑了这么多企业.你认为企业规模究竟多大为好?  相似文献   

2.
清风 《廉政瞭望》2014,(20):72-72
听到这样一个段子:市政协会议散会,几个身价十亿的老板去打牌。某超市连锁企业的老板同为身家过亿的政协委员,和他们一起开过几次会,也提出去一起玩。煤老板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首富张嘴说话了:“我们哥几个一起玩,是因为我们都有产业,你一个开小卖店的跟着我们凑什么热闹?”然后在凛冽的秋风中,超市企业老板悻悻地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我平时在与一些企业老板的交往中,感到他们的能力水平虽然不如自己,可赚钱却那么容易,花钱那么潇洒。与他们相比,自己如此辛苦又是图什么?又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1,(21):28-29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最响亮的代名词。但最近这段时间,货币紧缩的利刃斩断了温州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温州老板跑路、温州企业倒闭的负面新闻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有20多名企业老板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出逃。这场风波使得民间金融风雨飘摇。温州奇迹就要终结了吗?温州会不会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老板:每次去你公司,看你的员工总是那么忠心耿耿,你给他们多少工钱呀? 乙老板:工钱并不多,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照顾员工、培养员工。 甲老板:可是我看有些厂的员工,他们工资不多,却经常罚这扣那…… 乙老板:他们是不是管理很混乱呀?企业不见得会赚钱吧?聪明的老板,一切的考虑都是赚钱,这叫“以钱为本”。高明一点的老板会以行事的目标作为评价的基准,这叫“以事为本”。甲老板:噢,你说的实际是“以人为本”。我也试试。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袁应 《当代党员》2012,(10):36-37
“你入托了吗?” “入托了。” 近来,类似的对话成了大足区五金工业园区里企业老板之间流行的问候语。  相似文献   

7.
日,去某镇党委办公室为一份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属实”,执掌公章者问我这稿件“老板”看过么?我莫名其妙至极,“老板”?老板是谁?他见我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仿佛见到了外星来客,随即客气地说:“是咱书记嘛,你先请他看一下我再给你办”。我方才明白,“老板”者书记也,心里咯噔一下,若骨鲠在喉,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我们伟大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解放天下无产者为己任,凡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仁人志士,不论国家与肤色皆视为“同志”,“同志”者,志同道合者也。在战火纷飞、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获得…  相似文献   

8.
杨毅 《当代党员》2010,(10):65-66
“老板,武隆到主城要走三个多小时,这羊肉是不是武隆的?” “武隆通高速了,不信你去问?” 6月10日,石桥铺巴山农贸市场,肉摊老板张超平与一名顾客,就羊肉的产地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9.
防宰     
房地产开发商宁老板一日携款进领导家欲行贿,在客厅落座后,抬头见墙上悬字一幅:“防宰”。宁老板不解,笑着问领导:“您大权在手,别人巴结犹恐不及,哪个敢宰?”领导严肃道:“你养过猪吗?猪饱食终日,无功受禄,一旦被人喂肥,就只有被宰了。”宁老板闻言,自知行贿无门,只得携款退出。  相似文献   

10.
严阳 《前线》2014,(2):119-119
早上去市场买菜,在一家水产店买了几条大黄鱼。虽然叫大黄鱼,其实并不大,比过去的小黄鱼还要小。据鱼老板介绍,他已经多年没有卖过真正的大黄鱼了,甚至一些渔场也多年没有形成渔汛了,市场上一条货真价实的大黄鱼竟可以卖到万元以上。我感叹地跟鱼老板说:“为什么捕鱼的就不能耐心一些,等鱼儿长大一些再捕上来?”鱼老板笑道:“等长大了,还能轮到你捕吗?”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部队我们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同志把自己的直接领导叫“老板”,把上级首长也就是领导的领导叫“大老板”,同志之间也往往以“老板”相称;有的是在与地方交往、移动电话中这么称呼,有的甚至当着领导干部的面叫“老板”,而有的领导也很受用,满口答应。那么,“老板”一词流行军营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2.
浦波  宋坤 《支部生活》2010,(2):55-55
2009年11月,在云南省表彰奖励各类优秀人才的最高奖项第二届“兴滇人才奖”评选工作中,宣威市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竹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兴滇人才奖”人选。那么,张玉竹是怎样从一个平凡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一个闻名四邻的“香菇老板”?又怎样从一个“香菇老板”成为一个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先锋的呢?  相似文献   

13.
笑笑     
海兰 《党建文汇》2014,(7):62-62
驴肉卷饼 去买驴肉卷饼,我对老板说:“给我卷个,不要葱,给我多放点肉,放,放,再放,再放一点儿……”老板抬头看看我,幽幽地说:“年轻人.要不我给你卷头驴吧?”  相似文献   

14.
王克强 《求贤》2007,(5):27-27
很多员工都有“被炒”的经历。可是你知道吗?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老板炒掉? 冠似砂佯:不忠不能靠不住上海某医药公司总经理叶金子说,我相信大部分思维正常的老板对员工最本的要求一谓忠,二谓能。不忠不能的人士最容易上黑名单。  相似文献   

15.
“你的老板最近让你做什么?”问这句话的人不是打工仔,而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而非老师,这是当前各高校研究生们为导师打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殷书记,您看镇政府欠我们的钱都这么长时间了,啥时给我们啊?”“张老板,这段时间镇上的资金很紧张,过三个月一起给好不好?”  相似文献   

17.
阿呆 《当代党员》2007,(1):65-65
三年前,初入职场。一天中午,刚吃完单位统一订送的盒饭,一抬头就撞到老板。老板笑容可掬地问:“Sunny,你帮我问问快餐店还有没有盒饭送?或者,你联系一下周主任,拜托他回来时给我带一份。”  相似文献   

18.
《讽刺与幽默》刊登了一幅令人深思的漫画:气氛庄重的“全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五名乡党委委员正襟危坐,而画外音却极不协调——下面请我们老板,张乡长作工作报告!乡长咋成了老板?画中已有妙解。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称谓确实是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同志”之声越来越少,不能不让人心忧!现在,在一些公共场所,很难听到以“同志”相称了,倒常听到“先生,欢迎光顾!”、“老板,您要什么?”之类听起来很别扭的称呼。据《文汇报》报道,“老板”在沪上风行,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9.
司和 《党建文汇》2007,(8):30-30
本案导读:官煤勾结,能到什么程度?做煤炭生意的“富民公司”就要开业了,老板却因盗窃被邻县公安机关抓了进去。该老板已经是“二进宫”了。为让这个公司如期开业,这个县的一位副县长和该县的乡企局长亲自出面,到邻县公安局将这位老板取保出来,给他戴上大红花,让他走上了开业的主席台……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贵州省正安县,那位副县长就是贵州省正安县原副县长吕宗明,那位乡企局长叫陈其文,那个盗窃犯老板叫宋华。  相似文献   

20.
世相动漫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东惠州打工的工头老李,在向工厂讨要工人们的工钱11万元时,老板竟然让他们从成堆的1毛钱里数出11万,其间不准吃喝不准离开。面对记者的质疑,老板笑着反问:“难道中国货币里没有一毛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