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文俊 《法制与社会》2010,(10):221-221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和顽症。如何富有成效的治理和预防“村官”案件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和预防工作实践进行探究,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2.
检察资讯     
《中国检察官》2011,(18):80-80
曹县检察院: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六项教育” 曹县检察院开展“六项教育”.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一是加强党性教育。采取邀请老党员讲课、座谈交流等方式,增强他们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采取邀请老干部、老战士回忆的方式,教育引导他们献身农村的经济建设进程。三是开展法律教育。检察官结合近几年来农村职务犯罪情况,通过讲解、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李妍 《天津检察》2009,(5):54-56
所谓“村官”,主要是指我国行政村级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以及其他被选举的人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涉足经济领域的犯罪正在日益增多,一些“村官”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步丧失党性、腐化堕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宝坻区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村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特点、原因,进而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提出预防对策,以期更有效地惩防犯罪。  相似文献   

4.
高嵩  李波 《法制与社会》2010,(10):222-222
“村官”是生活在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却是广大农村最基层的管理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党和政府的声音要靠“村官”去传达,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村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村官”的行政行为,影响着农村稳定和持续发展。“村官”虽小,但其犯罪行为不容忽视。本文结合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践,简要分析了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村干部职务犯罪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被称为“村官”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情况日趋严重,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村官腐败”已成为农村的“内伤”,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9):6-6
“大学生到农村实践不亚于读研究生。”——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勉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融入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为重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肖蕾 《法制与社会》2011,(36):215-216
大学生“村官”实施以来,理论和实践逐步的走向成熟,印证了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培训制度尚未完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监督体制和考核体制不够科学,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仍需进一步拓宽。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疏漏,才有希望看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村官的概念和范围村委会不是国家一级行政机构,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村官不是官。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因此,被称为“村官”的村干部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拥有广泛的权力,他们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93条第2款立法解释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村官”虽小,但权力不小,而且一旦产生腐败,其社会危害性往往较大,也是引起农民越级上访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2007年河南省鄢陵县检察院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196件,其中,反映农村干部经济问题158件,占受理总数的80.7%。涉嫌贪污120件,挪用30件,其他8件,反贪部门立案16件。通过对2004—2007年本院办理的村官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梳理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村官”本不算“官”,权力不大.如果不受制约,腐败起来也会没商量。  相似文献   

11.
杨明  刘长 《江淮法治》2009,(12):42-43
2006年上任的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将满。3年来,大学生的“村官”路走得如何?3年后,他们将何去何从?3年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统计,目前全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在内的“村官”,“村官”群体十分庞大。“村官”职务虽小,却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而近年村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频发,  相似文献   

13.
王春 《法制与社会》2011,(10):16-18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在一段相声里如是说。在国家行政编制里面,“村官”并不是公务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正如那台词里说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上世纪90年代,曾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中国数亿农民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那时,尚未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村支书为首的村官们“催粮要款”,管理村里的公共事务。村官更像管理者,而不像村民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14.
吴明 《中国监察》2009,(14):44-44
在不断深入的反腐败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把眼睛盯住“位高权重”者,容易忽视农村基层“村官”的腐败。别以为村干部“位小权轻”,有的只是“吃吃喝喝、多拿多占”,其实不然,小小“村官”腐败造成的危害同样很大,切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在农民,关键在村干部,村干部的作用举足轻重。包括书记、主任、委员等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在内的村干部,俗称“村官”,他们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官”。虽然他们的职务不高、“人不了品”,但是权力不小,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也是广大村民利益的直接代表者,村官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党的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些地方相继公布,今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考录公务员时不再享受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引起舆论质疑。对于公务员考录加分日益泛滥的问题,进行清理,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的加分政策,该不该取消.则应该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审慎推行。公共政策既不应该“随心而出”,更不应该在毫无缓冲的情况下“急刹车”,因为这都会让公共政策失去了可预见性.从而伤害了公平。  相似文献   

17.
邓红阳 《政府法制》2009,(18):28-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官腐败问题日益凸显。河南省郑州市检察机关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92%的村官腐败案件发生在土地转让、资金管理环节。郑州市开发建设郑东新区,征地补偿安置资金高达40亿元。如何避免村官“被巨额征地拆迁补偿款砸倒”,既考验着每一个村官,也对担负着预防农村职务犯罪职能的检察机关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图片     
郑毅 《检察纵横》2012,(10):46-46
2012年以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重点企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涉民专项款物管理等方面发生的“村官”套取、侵吞、挪用资金案件。检察干警翻山越岭深入偏远村镇止访群众,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不断曝出“村官”贪腐案件。近日,有媒体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绕不过的就是征用土地。一些地方“村官”俨然成了“土地财神”,借机坐地生财。一些地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征用,巨额补偿款让村级组织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20.
基层反腐败工作当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怡 《中国监察》2009,(16):57-57
一说起腐败,人们就会想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官”,而很少注意到那些身居最基层的“村官”。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村干部工作范围的逐步扩大,“村官”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趋势。过去村集体经济规模小,村干部腐败案件涉案金额上万元就是大案,但近年来,一些地区村干部贪污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福建省邵武市城郊镇莲塘村村委会副主任黄胜勇案就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