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霍健康 《当代贵州》2013,(17):60-60
孔子说要多读《诗经》,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有很多带着历史的沉思、清廉的劝戒、高洁操守的诗词——廉政诗词。领导干部常读这些廉政古诗词,管窥作品中为官清廉的形象和为官贪腐的下场,以史为鉴,可加强廉政修养、当好清官、为民负责。  相似文献   

2.
2001年,韩国首都汉城市市长高健获得了国际透明组织颁发的“世界清廉人奖。”在国际反贪污大会上,他成为风云人物,被尊称为“清廉先生”(Mr.clean)。汉城市政府也被认定在反腐败改革运动方面走在前面,联合国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城的经验。带着一份好奇,我在去年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党课》2012,(15):79-80
看了这个题目,肯定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清廉,对于清廉者来说是吃苦;选择清廉亦即意味着过苦日子,怎么能说“清廉是一种享受”呢?不错,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清廉的确是与吃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清廉即是俭朴,清廉即是清苦,因而不大会将清廉与享受画等号。不过,我却坚持说清廉是一种享受。我这个结论,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是我国古代哲人表达思想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种诗歌言简意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诗人常常借助物、情与景来表达对自然规律、社会及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本文以哲学的视野,选取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几例。初步分析了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人生进程的矛盾与智慧,多角度揭示了我国古代诗词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佚文 《党课》2011,(24):70-73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为官做人和历史功绩,尤其是抗英禁烟的不朽壮举,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林则徐之所以能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彪炳史册,与其从小受到父母的良好家教分不开。林氏家风清廉,家教高尚,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强化公仆意识,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学风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强化政治清明建设成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以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方式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穿覆盖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流程中,以系统化、集约化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有效推进了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突出群众性和实践性,切实体现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一是带着问题搞活动,深入现场查实情,到基层群众中去,听取不同意见、建议和要求,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二是带着感情搞活动,做到心系职工,情暖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沉底基层,和职工群众一起进行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彻底改变那种僵硬、粗放、漂浮的作风与习惯。  相似文献   

8.
世界清廉国家廉政文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透明国际组织的标准,CPI(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指数在8.0以上的国家即被称为清廉国家。芬兰、瑞典、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地区)长期居于世界清廉指数的前列,为世界各国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照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分析与解读世界清廉国家社会文化、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因子,对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廉政文化在国家廉政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意义重大且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4):80-81
在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2006年度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与冰岛、新西兰并列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芬兰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政治学博士鲍拉·提胡宁说,在芬兰历史上官员腐败问题也曾一度成为畅销报纸的头条。而现在,芬兰却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06,(2):33-33
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宰相叫石奢。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不媚权贵,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去南方巡视。半路上看见一个人行凶后逃走,就下车亲自和随从们一起追捕凶犯。快抓到凶犯时,他才发现凶犯原来是自己的父亲。他既愤怒又羞愧,就命令随从不要追了,放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1999年10月27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开国元勋诗词研讨会。会议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词创作成就之高在我国现代诗坛是无人与之比肩的,但他的创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群体,其中比较受人注意的有7位:毛泽东、周恩来、朱…  相似文献   

12.
人生需要大智慧。尤其是手握重权、身居高位者更需追求大智慧、拒绝小聪明。早在汉朝,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给为官者立下了三条准则:清廉、行教、守法。到了清朝盛世,康熙皇帝对朝中官员更是明确提出了“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的要求。为什么清廉如此重要呢?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5):80-80
张元济,号菊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献学家。他一生清廉俭朴,不喜欢铺张,不喜欢应酬,更不赞成收取寿礼。  相似文献   

14.
清廉自守     
清廉自守,就是清白廉洁,自觉守节。提起清廉自守,人们往往会想到包公、海瑞。确实,包公、海瑞在古代官吏中是清廉自守的典范,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颂。不过,翻阀史籍,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中华民族克己奉公传统道德的影响,清白廉清、自觉守节的官吏和贤达志士,历代都有,不绝于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清廉一直是对官员们的基本要求。《史记·滑嵇列传》上有。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在仕途上谋了一官半职的绝大多数文人志士,也大都能坚守清廉这一道防线,做到品行端正,守法不矢,执法不移,尽职尽责,廉洁自守。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相似文献   

16.
王路青 《先锋队》2013,(9):42-43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目标。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干部清正”是政府清廉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政治清明的关键和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治国就是治吏。只有“干部清正”才能“政府清廉”,进而达到“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就是要求干部要自修不辍,自觉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宽和自处、谦冲自牧。  相似文献   

17.
顾伯冲 《党课》2010,(22):72-73
一位多年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同志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体会:领导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清廉,而且要善于享受清廉;只有把清廉当做一种福分来享受,才能珍惜名誉、保持气节,自觉远离和抵御腐败。闻罢此言,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8.
赵淑芳 《党的建设》2013,(11):32-32
在高校后勤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将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要紧紧抓住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让为民务实清廉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使为民务实清廉蔚然成风,积聚起上行下效、凝心聚力、推动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党情     
李源潮: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县委书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与中央党校培训班学员座谈时说,县委书记要有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求,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他指出,新任县委书记要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词家,他的诗词充满了崇高的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是其诗词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表现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毛泽东诗词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一、心怀天下,壮志不凡。毛泽东高度重视政权问题,表现在诗词里就是要做大好河山的真正主人。二、大气磅礴,冠绝千古。毛泽东诗词的气魄前无古人,毛泽东喜欢将伟大气魄融贯在写景如写雪、写山上。三、风流调傥,潇洒雍容。毛泽东诗词的风流潇洒绝非风花雪月,而是表现为对于战斗的从容和享受。四、感情奔放,刚柔兼济。毛泽东诗词是其丰富的感情世界的一面镜子,对感情的坦露无损于伟大形象反而丰富了这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