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五月的一天,福建省莆田县人民法院的接待室里,一个面色苍白,神态忧伤的年轻人,以哀求的目光,颤抖的声音,请法院接待人员优先接收他的起诉书,呼吁公正的法庭救教他的妻子和刚满月的婴儿——她们母女的生命正处于危急之中。 这青年是黄石公社横塘大队的民校教员张文树。他的妻子张金华是同村的社员,也是他的学生。他们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绝境? 张文树和张金华从小住在一个村。张文树能写会画,是村里的“秀才”。张金华是村子里引人注目的姑  相似文献   

2.
"诺",字典解释是"表示同意"的意思.古代公文往来,官员只需在上面写上一个"诺"字(也叫画诺).它可以表示"同意",可以表示"知道了",也可以表示"先这么办着",还可以表示"这事先放一放".总之,下属怎么理解都行,怎么办都可以.所以古代官员为官时间一长,许多人就只会画个诺,而不会干别的.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4,(16):F0002-F0002
位于松江西南部、黄浦江上游的新浜镇,保持着“水净、气净、土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上海市九个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之一,也是连续三届荣获上海市文明镇的文明之地。在新浜,“百颗星”、“最美新浜人”、“星级文明经营户”、“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文明班组”等群众性道德实践评选活动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今日新浜》社区报、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培育和展示、《陈云与松江区农民暴动史料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篮马灯舞”、“耘稻山歌”的传承和展示、“四季主题”志愿服务等文化载体和活动引领群众共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河南新郑卷烟厂是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厂,受历史因素和地域条件的影响,我厂3000多名职工,除了分布在不同岗位之外,还构成了1500多户家庭,生产区和生活区比较集中。这种环境使干部职工工作、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复杂,情绪容易相互影响,公私关系不易理顺,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一现状,厂党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展了争当“五星级文明职工”、争创“五星级文明户”的“双五星”活动,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好八小时内外的关系,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委二届八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战略目标,并强调深入开展以“七不”为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规范行业服务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为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明确地将家庭美德教育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议程。而在家庭美德中,婚姻道德占了主导位置。婚姻连结着爱情和家庭,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那么,我们用社会主义婚姻道德建设好婚姻家庭,促进婚姻家庭的文明发展,也就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文明城市的建设。一、从西方思潮的影响中看婚姻道德教…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队道德规范》,我们着眼于增强军人道德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文明工作、文明服务、文明生活”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官兵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一五”期间建成投产的特大型医药生产联合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营销基地和最大的粉针制剂生产企业,职工 20000多人。多年来,华药把家庭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与企业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企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力量同做优化家庭细胞的大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把家庭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8.
有不少论者认为,讲文明只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讲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讲的文明是指人类与社会的进步状态和过程。既讲社会文明又讲人的文明;既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又讲政治文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具体分析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文明,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不仅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和差别性,而且精辟地阐述了它们的共性:文明的“动力”是“卑劣的贪欲”;文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借助“文明与野蛮”二元叙事为其现实政治服务。这种政治话语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两大痼疾:一是普世性与排他性结合导致的等级性文明观,二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背离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在殖民主义时期,“文明与野蛮”叙事主要由基督教宗教认同、白人种族主义及西方制订的国际法理论构成,并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后殖民时期,这种“文明与野蛮”叙事的标准则日益从具象到抽象,更多借助将西方制度和价值观视为“现代性”“人权高于主权”等更抽象的标准,并服务于新帝国主义扩张。从结果看,这种文明标准通过制造“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叙事,人为将世界分为两个彼此隔绝、相互对立的世界。此外,“文明与野蛮”叙事还塑造出“反文明的文明观”,并由此导致整个世界日趋“野蛮化”,形成等级性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文明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山东曲阜县齐王坡乡党委开展建立家庭文明档案活动,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建立家庭文明档案,就是各村党支部利用档案的形式,把各户农民的文明事迹记载下来。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每户的好人好事。如被评为五好家庭,先进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文明委对评选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进行了隆重表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12.
田文林 《政治学研究》2023,(5):114-125+209-210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借助“文明与野蛮”二元叙事为其现实政治服务。这种政治话语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两大痼疾:一是普世性与排他性结合导致的等级性文明观,二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背离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在殖民主义时期,“文明与野蛮”叙事主要由基督教宗教认同、白人种族主义及西方制订的国际法理论构成,并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后殖民时期,这种“文明与野蛮”叙事的标准则日益从具象到抽象,更多借助将西方制度和价值观视为“现代性”“人权高于主权”等更抽象的标准,并服务于新帝国主义扩张。从结果看,这种文明标准通过制造“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叙事,人为将世界分为两个彼此隔绝、相互对立的世界。此外,“文明与野蛮”叙事还塑造出“反文明的文明观”,并由此导致整个世界日趋“野蛮化”,形成等级性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文明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占江领导真有方,办起家庭小农庄,一年致富机械化,康庄大道闪金光”。这是黑龙江省富锦县新建公社新民村一位农民,在春节前夕给本村粮食专业户刘占江写的几句贺词,赞扬了刘占江的丰硕成果,寄托着自己的向往。春节前夕,记者专程访问了六十一岁的刘  相似文献   

14.
叶圣老有一句名言,“教为了不教”。即老师教学,为了使学生经过教导,会自己学习,可以不教。怎样达到“教为了不教”呢?单就我国的语文教学说,我查《唐才子传》,王勃,“六岁善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七岁能文”;刘慎虚,“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例还多,不抄了。  相似文献   

15.
1980年我在《文汇报》发了篇《家庭的淡化问题》。十年后,我又于1990年在《家庭》杂志上发表了《再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现在又过了十年,我起了再写《三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的念头。写《三谈》,主要不是因为又“逢十”了,而是因为看了各报所刊登的8月8日新华社消息后,感慨万千。假若说“万千”是夸张,感慨有好几条却是实在话。这则消息说: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6.
题材漫议     
马焉 《瞭望》1988,(37)
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创作的苦恼,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喟叹:以前熟悉的不能写了,应当大写特写的又苦于不熟悉。弦外之音很明白,改革时代只应写改革,其他何足道哉! 这样的思想脉络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五四时期,多写大家闺秀冲出家庭樊笼,争取婚姻自由;大革命失败后,多写“革命”加“恋爱”,三角到多角;抗战时期,多写机关枪“咯嗒嗒”,“冲呀!杀呀”;土改时期,多写贫雇农翻身,斗倒恶霸地主;三反、五反时  相似文献   

17.
编内与编外     
常见一些先进人物,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热心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这些人被誉为“编外服务员”、“编外红管家”、“编外宣传员”,等等。他们做了大量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好事,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的形式、结构、功能以及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当今世界,如何使家庭在促进人类进步、文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使家庭成为变化中的世界的动力,如何解决现阶段家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婚姻问题、老人问题、儿童抚养和教育问题等,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大会决定今年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家庭年”。本刊组织了这组专题报道,向读者系统介绍当代世界家庭发展动态、国际家庭年标志设计者的构思、联合国为开展“国际家庭年” 所做的工作,以及日本、美国的家庭问题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高坚 《瞭望》1994,(29)
联合国专电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其主题是“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联大的这个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家庭问题的普遍关注。 根据该决议,联合国及其机构组织的任务是协助各国或地方部门开展有关“国际家庭年”的活动。联合国系统内36个机构或专业组织,响应大会决议,围绕“家庭年”进行了筹备工作,并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家庭年”的活动,主管部门联合国政策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还在维也纳设立了“国际家庭年”秘书处,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20.
“庞中华来咱驻港部队啦!” 4月9日,当著名的书法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长庞中华带着1000套书法教材来到驻港部队时,迎接他的不光是部队领导的亲切握手,更有数不清的干部、战士发自内心的掌声。写一手好字,几乎是人人都有的愿望,而争取官兵每人都能写一笔好字,以充分体现我驻港部队文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