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新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此宪法原则在法理层面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但现实的情况远为复杂.市场化的浪潮冲击了每一个人,总体而言,工人在利益上承受的损失是最大的,表现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急剧下降.阶级分析的方法在工人研究领域也悄然退场了,事实也大部分如研究者所看到的那样,工人已不是一个有着同一性的"阶级",而是一个严重分化的庞大"群体".  相似文献   

2.
谁来改变这个世界:工人阶级还是大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时代变了 ,工人阶级已不是革命主体。克里斯·哈曼在美网站www zmag org ( 2 0 0 4年 5月 6日 )上以《工人阶级和大众》为题撰文 ,从重点分析当前西方工人阶级的构成着手 ,说明全球工人阶级在壮大成长 ,其历史地位是哈特和耐格里等学者认定的“大众”或任何其他社会力量所无法取代的。该文主要内容如下。一、以“大众”取代工人  阶级历史地位的思潮  自从热那亚事件和“9·11”事件以来 ,世界各地社会运动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反对现存的制度 ,而是如何战胜这个制度。改变这…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作为中国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的一种特殊过渡形式,在职业、收入形式、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群体规模、社会贡献等外在属性方面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而在社会地位、综合素质等内在属性方面与城市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呈现出阶级属性的“二重性”。辩证地看待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对于促进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统一、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 ,我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分配、劳动方式、不同阶层自身的素质、身份地位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 ,这些给工人阶级队伍带来了一起新情况、新矛盾。正视、引导和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我们稳定政局、促进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阶级斗争与身份政治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个150年的说法是否适应当今世界呢?马克思主义所遭受的最持续批评之一是,当资本主义走向成熟时,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和总数都已经减少了。持有该批评观点的人们实际上是指,在发达国家中蓝领产业工人阶级在劳动力整体中所占比例已经减少。但是,从一开始,马克思就不是按照工人的工作类型而是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把工人阶级定义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①的阶级。换句话说,工人阶级由那些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的人们所…  相似文献   

6.
征订启事     
《工会博览》2004,(6):9-9
10、为什么要强调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 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有助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党自身的创造力、战斗力,就必须不断扩大党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工人  相似文献   

7.
政党、工会与阶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是在一定的阶级的基础上组成的,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其阶级基础就是中国工人阶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问题;作为执政党,则面临着如何协调劳资关系,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问题。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政党在整合分化了的社会关系中可以使用的重要的战略性组织资源。政党一方面通过支持工会的组建,扩大工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方式来维持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了调解日益增多的劳资矛盾,政党组织通过开发工会的代表、谈判和协商功能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工会成为政党整合阶级基础的战略性组织资源和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1月8—10日,由葡萄牙共产党主办的第十五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里斯本召开。来自63个国家的75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正在深化的资本主义危机、工人阶级的作用、共产党人在为工人和人民权利斗争中的任务;帝国主义的进攻、国际层面上力量的联合、民族问题、阶级解放和为社会主义的斗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大会没有像往年一样发表《最终声明》,只  相似文献   

9.
12、工会组织如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造就一支具有先进阶级理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强大阶级队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工人阶级发挥主  相似文献   

10.
德国《社会主义杂志》2007年第3期,发表了维尔纳.泽普曼撰写的《工人阶级是否还能被理解为历史性变革的主体》的文章,分析了科技革命和劳动市场国际化等因素对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影响,并从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和政治行动能力等方面论证了工人阶级依然是社会变革的主体。该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工会博览》2009,(6):40-40
从1922年长辛店成立第一个工人俱乐部起,工人文化宫在我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工人文化宫是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国家在每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建了工人文化宫。对一些稍微年长的人来说,工人文化宫曾经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他们成长岁月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美刊《每月评论》 2 0 0 3年 12月号发表了迈克尔·耶茨题为《工人阶级能改变这个世界吗 ?》的文章 ,分析了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工人运动消极不振的基本原因 ,并指出工人阶级仍然是能够改变甚至推翻资本主义的运动的领导阶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形形色色的激进派都认为必须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这一新社会的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自身产生的工资劳动者阶级 (即雇佣劳动者阶级 )。然而当前激进派普遍认为工人阶级承担不了马克思为其设定的这个任务 ,因为工人阶级尽管有足够的时间却没有完成这个…  相似文献   

13.
促进城市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农民工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 ,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但尚未与我国工人阶级融为一体。促进城市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 ,缩小城市农民工与作为先进阶级的工人阶级的差距 ,既是党和政府的事情 ,也是城市农民工自身的事情 ,更需要理论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工会和工人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构成了工人运动的两翼。它们在帮助工人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维护工人自身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二者地位并不对等。工会作为工人运动的副翼,应当附着在其主翼工人阶级政党之上。工会在改善工人阶级现实经济条件、教育工人阶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却不能完成工人阶级的最终解放,使其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历史地位。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只能通过工会运动与政党活动的结合,将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弄潮 《法制博览》2009,(20):65-65
工人阶级在我国是法定的领导阶级。他们一般是指产业工人。而民工来自农村,其成分是农民,所以要在“工”前加上“民”、“农民”,组成一个四不象的称呼,以此与真正的工人区分开。民工的社会保障是非常差的,是弱势当中的弱势,属于被时代牺牲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6.
"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曾经最热的词汇"工人阶级"再次在耳旁回响.然而,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经历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相伴相生的是,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流动性不断加强,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整合并行而不悖.其中,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尤为明显,这种变化为我们透视和把脉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切中影响社会稳定性和发展持续性的深层动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分为六大群体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时间里,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人阶级,其内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稳定.从社会学意义的身份方面看,工人阶级分为工人和干部两个阶层;从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方面看,工人阶级则分为国营单位工人和城镇集体单位工人两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展开,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20世纪西方主流学术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个理论家或主要流派,对其关于阶级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进行了相对集中的评介.西方相关理论的演进始终围绕着知识分子问题和工人阶级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了战后,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结构中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新中间阶级的知识化和扩大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所谓的"底层阶级"指的是位于社会最底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处在劣势和被排斥地位的那部分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弱势群体"含义接近.本文对当代西方、特别是英国"底层阶级"的构成和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对有关"底层阶级"的争论做了评述,最后从市场和工作处境、生活机会和阶级意识几个方面对当代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是否存在一个单独的"底层阶级"做了讨论并得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他们只是工人阶级的下层部分.  相似文献   

19.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阶级结构的变化及影响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迅猛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  相似文献   

20.
两个人的遭遇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上海已经不复存在,对年轻人和有才干的人无疑是件好事,但蓝领阶级的工人一时恐怕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