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损害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主体应为单一体即医疗机构 ,医师本人不能成为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主体。医疗损害民事责任应界定为侵权责任 ,损害责任的范围应当包括人身损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精神损害 ,不应当包括财产损害。可建立医疗损害基金制度 ,进一步平衡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医患关系的契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平 《前沿》2006,3(2):152-154
医患法律关系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双方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医患双方意思表示自愿一致,医患双方等价。医患契约有特殊的特征:公法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限制;医疗债务的专业性和当事人双方能力不对等性;医疗债务的手段性、抽象性。医患无因管理关系,强制治疗是医患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的例外。  相似文献   

3.
论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子龙 《前沿》2004,(9):96-98
合同的解除可能使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害 ,根据我国法律 ,除当事人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外 ,合同解除后违约方仍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对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不无疑问。本文从法条的文字解释、债的理论、损害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存续时间、损害发生和合同解除的原因等方面分析认为 ,因不履行合同债务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随合同关系的消灭而丧失 ,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是违约  相似文献   

4.
郝文君  韩丹 《岭南学刊》2014,(4):124-128
不确定性在于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造成的事先无法预料的后果,医疗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但由于它给医患双方的行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变为医疗错误或者增加医疗错误发生的机会,从而影响到医患信任。在医疗实践中,医患双方应正确看待医疗不确定性,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建立起合理的医患信任。  相似文献   

5.
讨论医患关系,医生身在其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患者也可能因利益冲突而存有主观印象。我们不妨听听第三方的意见,打开思路,理性分析问题,将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医患双方的矛盾所在,无论是患者抱怨的就医难、服务差、收黑钱,还是医务工作者抱怨的无理取闹、背黑锅等现象,其实有很多是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医患困局     
《创造》2012,(5):12-12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闹事件”不断发生。复旦大学校团委最近公布的—份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 【热评】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恶性事件,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是一种伤害。这些问题,痛在医患双方,但其实是病在政府。因此,要止痛的话,吃药的应该是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生张子谦)  相似文献   

7.
杨敏  王璐犀 《求索》2012,(8):223-225
在医疗侵权损害事故中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会使当事人产生施加不同注意水平和预防措施的激励。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医疗侵权中行为人适用的客观过错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分析单方性事故和双方性事故中无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和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等的不同划分和对行为人施加不同注意水平的激励之中。通过比较,得出在目前中国的医疗侵权损害赔偿事故中适用过失责任归责原则能促使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中施加最佳注意水平,减少医疗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医患冲突已成为公众议题,学者在医患沟通等主题下展开了广泛探讨。妇产科诊室因其医患冲突高发而进入研究视野,在性别与身份的视角下梳理前人研究和近15年来媒体对妇产科里医患冲突的新闻报道,可以探研出医患双方在性别与身份问题上认知与行为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由于医患双方在医疗情境与日常情境的混融下进行着互动,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排除了性别,但将日常性别规范投射到医疗情境中的患者却把性别带到了诊室。这是不同社会规范之间的交战,或许患者在医疗情境中重构自我认同才是良策。  相似文献   

10.
王继风 《人民论坛》2013,(2):158-159
近年来,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医疗损害的责任构成要件问题已成为亟待厘清的法律问题。关于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历来众说纷纭,但大多具有逻辑实证的片面性。因此,文章把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划分为一般性构成要件和特殊性构成要件。通过对两分法构成要件的阐述,为解决频发的医患纠纷,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丛林  峻岭 《民主与法制》2014,(12):46-49
无论是彩礼还是赠与,都是一方给予另一方财物,但是,两者的法律后果却不同。然而,热恋中的男女,在给予财物时,碍于传统观念和中国国情,对给付财产的性质大多不会进行明确的约定,以致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对于给予的财物是彩礼还是赠与,往往产生激烈争议。  相似文献   

12.
请求权竞合问题在民法中的争论由来已久,所谓请求权竞合就是一个法律事实,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从而产生多项请求权基础。关于请求权竞合的解决各国没有具体的方案,我国司法实践中允许请求权的有限竞合。请求权竞合问题的解决不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中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1号《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已经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8年7月3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第三条国家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梁雪清 《前沿》2012,(12):144-145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呈现出一种映现关系,它具有避讳、礼貌和掩饰三大功能。礼貌也存在于文化和语言之中,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语言是表达礼貌的重要手段,也是医患沟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医患间沟通交流不当产生的误会时有发生,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医患之间的对话成功与否是直接影响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医患对话中委婉语的礼貌性进行分析,不但有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还能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也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侯军 《前进论坛》2013,(6):54-54
医患纠纷是一个长期困扰医院发展、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社会问题。当前处理医疗纠纷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程序简单易操作,但医患双方缺乏信任,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结果大多是医院多给钱才能息闹;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患方始终会对调解方案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是诉讼,缺点是专业性强、成本高、耗时长,医疗事故真正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16.
叙事医学在医患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推广,业已成为医学人文研究的前沿课题。科研人员在医疗现场参与观察,在对医护及病患人员的深度访谈中采集记录口述信息,将其规范化整理后,形成能反映医患双方内心世界的叙事文本用于相关研究。以往叙事文本的研究,偏重对病患人员所反映情况的收集整理,而对医患双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挖掘分析,可以探索医患互动中话语转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张力以及纠纷形成机制。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全面认识和合理利用,既能促进叙事医学的理论方法在医患关系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4,(8):36-36
近年来,医疗纠纷、打骂医务人员,甚至导致医务人员死亡的伤医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给医务人员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使医务人员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导致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时顾虑重重,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制约和损害,加剧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严重损害了患者、医生、医院三者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医患关系本应是充满和谐与信任的。但近年来在我国这样一种信赖与和谐正受到侵蚀,患方常常会怀疑医方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利益。不仅如此,甚至发生了多起患方殴打、侮辱医生,甚至黑帮介入到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恶性事件。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主要应采取下述措施:(一)国家应增加对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国民的健康更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因此,逐渐增加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扩大享受医疗社会保险的范围,提高医疗社会保险的幅度,改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可及性,缩小因贫富不均形成的健康差距。(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医患矛盾也日益尖锐,医患双方都希望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有利的保护。由于双方立场不同,往往会发生冲突,各种医闹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传统的解决手段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引进医疗责任商业保险制度,则可以同时兼顾双方的利益,既可以保障患者在受到医疗侵权行为侵害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同时也可以保障医护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0.
叙事医学在医患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推广, 业已成为医学人文研究的前沿课题。 科研人员在医疗现场参与观察, 在对医护及病患人员的深度访谈中采集记录口述信息, 将其规范化整理后, 形成能反映医患双方内心世界的叙事文本用于相关研究。 以往叙事文本的研究, 偏重对病患人员所反映情况的收集整理, 而对医患双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挖掘分析, 可以探索医患互动中话语转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张力以及纠纷形成机制。 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全面认识和合理利用, 既能促进叙事医学的理论方法在医患关系研 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 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