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山侗水一枝花,弄潮不愧企业家。一行足迹千滴汗,又种芝麻又收瓜。跃马踏上小康路,握手改革任叱咤。致富不改真本色,热心公益人人夸。这是天柱县文联《钟声》杂志专为天柱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常委、渡马乡工商联分会党支部书记杨武才题写的诗作。多年来,杨武才致力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帮助带领侗乡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了活跃一方经济的代表,党员信赖他,群众相信他。  相似文献   

2.
致富带头人     
郭家镇向阳村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的6名党员,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给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从1984年开始,带头种植葡萄。他们在完全掌握葡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一边义务担当群众的技术员,一边帮助群众联系销售,这6名党员每年在为群众服务上都要花掉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18)
正说起徐连堂,在有着"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称号的东宁,早就是无人不知的人物。2006年,根据全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需要,东宁县委、县政府察觉到亟需一名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领导们和很多菌农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连堂。当时,徐连堂住在道河镇和平村,有年生产十几万袋木耳的厂房和场地,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需要照顾。虽然人人都知道他是最佳人选,但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能否把他请来,大家心里都没底。可  相似文献   

4.
王云萍是农五师八十三团一片区一位普通的女职工,是一位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翻开她致富的履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记录了她一串串奋斗的足迹。1993年,由于家庭贫困,王云萍早早地就弃学务农,参加了连里的土地承包;刚种植棉花,手中没有一分钱,又不懂技  相似文献   

5.
朱为熙,男,197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从繁昌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平铺镇龙岗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曾获“芜湖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繁昌县优秀共产党员”、“繁昌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4、2005年度选派工作考核为”优秀”。人物简介三年的农村生活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三年的农村发展不给群众失去信心;三年的选派工作不给组织造成失望。创业格言在繁昌县平铺镇龙岗村,村民孙功新、郭云龙等2004年初建起了占地4亩的双孢蘑菇种植示范基地,当年纯收入就达4万元。说起蘑菇大棚,孙功新激动地说:“比我以前种水稻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呢…  相似文献   

6.
<正>"要想在畜牧业战线上创造辉煌,就必须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只有初中文化的杜有明,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大众顺"巴美肉羊育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基于对科学的崇尚和对畜牧业的热爱,他在杂交育种、良种选育、精饲育肥、牲畜改良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不仅使自己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而且还带领农牧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昭曲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曲木拉曲,把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使全村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第一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村民们说:“山鹰在蓝天飞翔,靠的是矫健的翅膀;庆恒村发生巨变,靠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曲木拉曲。”1980年,曲木拉曲走出贫困的彝村山寨,外出打工。3年后,他带着新的观念、技术和1200元现金回到山寨。他从买回10头小猪办家庭饲养场起步,用卖肥猪的钱建小酒厂、承包荒地建果园……十几年摸爬滚打,他拥有了1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年纯收入达到8万多元。曲木拉曲富了,也荣获了“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8.
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是他的座右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是他的性格。他以超人的毅力和胆识带领全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共同富裕之路,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稷山县翟店镇太郝村村委主任梁克发。 黄土地上飞出的农民企业家   197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杨克发担任了太郝村团支部书记。他创办“青年之家”,成立鼓乐队,积极开展团的活动。每当村里有艰苦的劳动任务,他都亲自带领青年突击队予以完成,深受群众称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克发摆摊做生意,他卖过鞋,卖过布,受过挫折,但是…  相似文献   

9.
<正>"这两年,大家忙完地里的活儿,总爱往合作社跑。去年冬天,我在合作社里干活,领到了1.6万元的工资,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费有着落啦!"9月6日,二师二十九团六连职工卢勇笑着说,"跟着老孙干,这钱袋子鼓起来了,思路也更开阔了。"卢勇所说的老孙,名叫孙军超,是连队的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大伙儿心中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头脑活、路子广的孙军超萌生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得到了连队干部的大力支持。随后,孙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小康步伐,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十几年如一日,刻苦学习致富本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引导、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走科技致富、共同发展道路的做法,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44岁的孟克吉住在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极差的肃北县盐池湾乡阿尔格勒泰村.放了大半辈子羊的孟克吉凭着自己能说会道、热诚待人,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阿尔格勒泰村担任了19年的村干部.1986年,他自筹资金3.5万元,在自己的承包草场上围栏草场9800亩,之后又投入资金2.2万元在大围栏中根据牧草分布和生长情况,划分了五个小围栏,把养群分为四群进行分类放牧,不但合理地使用了草场,而且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和保护,有效的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乏弱牲畜的死亡,使牲畜出栏率由过去的20%提高到28%,成为全乡第一个依靠科技率先致富的人.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8,(11)
正"在大市场面前,一家一户的农牧民十分脆弱,只有‘抱团’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是吴云波的切身感受,也是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初衷。2012年,吴云波成为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东萨拉嘎查农牧结合,以畜牧养殖为主。2013年,他牵头成立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自己带头入股108头黄牛和1座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育肥牛棚,并发动党员动员村民入股。乡亲们的热情出乎他的意料,全嘎查230多户村民有207户都加入进来。2014年初,合作社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46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从2006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35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成为团场农业一线女职工巾帼科技致富的领头雁。2010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今年45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1985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农业劳动,这一千就是25年.从2002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25 6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风琴,现年44岁。1995年3月份随丈夫一起携带两个孩子从河南省太康县来到农三师四十六团一连参加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初到团场承包土地,不懂棉花栽培技术与管理,年年成为连队有名的贫困户。穷则思,思则变。近几年,高风琴和爱人通过团、连组织的"科  相似文献   

16.
马永全1972年出生于重庆綦江东溪永乐村,初中文化,全家5口人。2005年,他被内招到农十四师二二四团工作,在3—5A系统承包土地65亩,由于地势低凹,常年积水,碱性很大,造成枣树成活率低,管理上困难重重。面对此情此景,马永全十分焦急,失落情绪也油然而生,来时的信心和勇气顿时化为泡影,产生了离团回乡  相似文献   

17.
40岁的回族妇女吴月琴,是宁夏惠农县礼和乡红柳岗回族村有名的致富女能人。她致富不忘众乡亲,怀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心愿,带领群众奔小康,并倾其所有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兴修道路和水利工程。2003年,她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致富女能人。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王母街道敢赖村地处县城郊区,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但村里的农民并不富裕,多数村民守着"金盆"过贫困生活。我想,如果当村干部只为领那几百块钱的工资,何不如不当。作为村里带头人,我要探索敢赖村发展致富的新路子。物以稀为贵,发展早熟蔬菜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减少村民对种植早熟蔬菜的顾虑,提高村民的积极性,我自筹资金购买了种子、地膜、肥料等物资分发  相似文献   

19.
忻府区符村是一个人口只有1800多人的村子,而村里人的平均收入却有2600多元,这在忻府区各村屈指可数。后来我们才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好村官——王保生。村委主任王保生一门心思扑在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裕起来的工作上。去年,利用鲁能电厂在村里购买土地所补偿的款项,拿出一部分把全村的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剩余的钱分给老百姓来做生意,使全村的整体经济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今年,又在村里办了一个劳动服务公司,组建了一个汽车队,主要服务设在本村的大电厂,并规定从中抽取5%来给村里投资公益事业。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村里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是沁县南部山区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所在的杨安乡佛堂岩村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多数村民是困难时期从“六省八县”逃荒来的居民及他们的后裔,但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村情民风复杂的小山村,近年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全国造林千佳村、山西省山区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元。那么,我是如何带领群众由穷变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我想主要还是靠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一是实事来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佛堂岩村地处沁县、屯留交界的凤凰山区,全村共5个自然村、68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