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李德是谁派来中国的?以往各种党史出版物,几乎都一致认为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最早出现的不同说法是王稼祥在一篇遗作中写道:“我因治疗弹伤,于一九三七年初到莫斯科,见到了王明……我质问他共产国际怎样决定李德去中国的?你和李德事先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完全靠李德指挥军事工作?他却推托说没有给过指示,共产国际没有参与此事,而是苏联军队参谋部派了李德去的。”这里暂且不谈王明说的是不是假话,但说明了当时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对李德从莫斯科来华的过程是不清楚的。李德到中央苏区后即在他身边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直到1987年还对“李德来华前的经历,到底由谁怎样授命他来华并担任军事顾问的”,也感到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考证”的问题。最近又读了《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上发表的《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一文,又看了刊登在1992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上的《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确实感到李德来华时的身分,存在着若干疑点,有待深入研究和澄清。由于个人水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李德来华与在华身分的探讨谢一彪近年来,党史学界就李德来华的身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有的同志提出李德是苏军总参谋部派遣来华从事搜集军事情报工作的战略情报军官,他冒客观充共产国际派来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对红军实行瞎指挥;也有...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5,(1)
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曾以参加长征的唯一的外国人而闻名于世。然而还有一个随红六军团长征十八个月的外国人,却鲜为人知。他是一位法国传教士,名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那是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红六军团,袭占了黄平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先后有五个外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这一人类壮举的参加者。跟随中央红军的外国人有二个。第一个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此人自1932年到中国后,一直推行“左倾”军事政策,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负有直接责任。李德  相似文献   

5.
李德(奥托·布劳恩),德国人.他以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和走完长征路的唯一西方人,而蜚声中外.关于李德在华期间的身份,以往各种党史著述,几乎都一致认为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最早出现不同说法是王稼祥在一篇遗作中写道:“我因治疗弹伤,于一九三七年初到莫斯科,见到了王明.……我质问他共产国际怎样决定李德去中国的?你和李德事先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完全靠李德指挥军事工作?他却推托说没有给过指示,共产国际没有参与此事,而是苏联军队参谋部派了李德去的.”这里暂且不论王明说的是否假话,但却说明了当时身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对李德从莫斯科来华的过程是不清楚的.同时,李德一到中央苏区后即在他身边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直到1987年还对“李德来华前的经历,到底由谁怎样授命他来华并担任军事顾问的”也感到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考证”的问题.后读了刘  相似文献   

6.
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依靠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负责军事指挥,李德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种正规的阵地战的经验,且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他们采取堡垒村堡垒的战术,实行“短促突击”,结果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经过18天血战,我军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失守。5月2日晚,博古约彭德怀和军团政治委员杨尚昆到头陂临时司令部谈话。一见面.李德就哇哩吐啦说了一通。翻译伍修权面向彭德怀,大概想缓和一下一见面就有些紧张的气氛,慢条斯理地…  相似文献   

7.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王进 《党的文献》2017,(3):108-112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1934年元月中旬后,由博古主持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第五次反“围剿”血和火的拼搏中,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了。在会上,博古把邀请坐在会场主席台中心位置的李德介绍给大家时,来自各地的中央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们听说这位坐在列宁像下的蓝眼睛,满脸胡须的外国人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时,都  相似文献   

10.
正共产国际从1930年9月起,先后向中共派出3位军事顾问,他们是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三人军事小组"组长盖利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军事代表、远东局驻中共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这3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派到中共来的?他们在指导中共军事斗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对他们的工作做何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冯都 《世纪风采》2007,(7):36-38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思,又名华夫,1900年出生于德国。1932年春,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  相似文献   

12.
1 1934年9月,由于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在历时一年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采取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致使中央苏区兵日少,地日蹙,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10月中旬,博古,李德既未经政治局讨论,又未做政治动员,即决定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计划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10月18日,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怀着既是预料之中而又不愿接受现实的沉痛心情,  相似文献   

13.
正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成年礼,是历史的必然。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守好初心,担当使命,对于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建设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遵义会议召开前的形势1933年9月至1934年夏,蒋介石调动百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机械地执行"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后的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8月16日,欧洲有名的大报《德意志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份讣告:“奥托·布劳恩同志于1974年8月15日逝世,终年73岁。”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则消息并未在我党引起反响,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关注,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奥托·布劳恩是何许人。殊不知,他就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大名鼎鼎、具有重要影响的风云人物———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于慕尼黑。早年参加过德国工人起义和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  相似文献   

15.
也正是这种战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对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曾撰文对这一战术进行了分析,但近年来颇遭非议,被认为是靠近博古、李德的“一个,林彪这一做法政治上的表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6.
一、李德其人给中国共产党派出一位胜任指挥的军事顾问,是王明中央于1933年7月向共产国际提出的紧急要求。其时,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机关,在白色恐怖笼罩中的上海站脚不住,于同年的1月迁到了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在这块寄以最大希望也是最后依赖的红色区域里,红军正准备对付国民党即将以50万大军发起的第五次“围剿”。博古连连向王明告急,盼望共产国际挑选一名足以与蒋介石高级军事顾问赛克特抗衡的人,来帮助红军战胜强大的敌人。共产国际很快物色到了合适人选。此人叫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在慕尼黑郊…  相似文献   

17.
本刊于2010年第2期上发表了广东海洋大学政法学院教授苗体君撰写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在中国期间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文,文章涉猎博古(秦邦宪)等党的历史人物,博古长女秦摩亚(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退休教师、副教授)等人阅读后,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认为文章有违历史史实,并特撰文还原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8.
在红都瑞金,曾建造了一栋“独立房子”。它坐落在瑞金沙洲坝的一片稻田中央,一条砂石小道弯弯曲曲通往附近的村庄。它的东南方向是中共中央局驻地下肖村,东北方向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驻地白屋子和苏维埃中央政府驻地元太屋,正东方向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地乌石垅。夜深人静时,站在“独立房子”门口大声吆喝一声,周围几个村庄都能听到。这栋房子的主人,便是共产国际派来中央苏区的军事顾问李德。远远望去,房子犹如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毛泽东5次走进“独立房子”,曾经感叹说:“这个独立房子实在是太‘独立’了,‘独立’得让人…  相似文献   

19.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名义上是协助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革命斗争的,实际上是红军的最高指挥者。由于他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会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给中国的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李德是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虽然说是“顾问”,可是由于其身分的特殊,当时成为中共中央的“太上皇”。在1935年1月15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将他赶下了台。在这之后,李德随红军长征到达了陕北,1939年夏奉命返回前苏联,结束了在中国7年多的生活。从突然接到返回前苏联的命令时开始,李德便陷入了一种莫大的恐慌之中。他以为这一次一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那里狠狠地奏了自己一本,弄不好要有性命之忧了。实际上则恰好相反,中共根本没有为难他。不久,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