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 《今日海南》2016,(7):34-35
海南应适时将科普旅游与航天基地联系在一起,借助航天发射中心重大科技项目,搭建海南科普旅游平台,提高旅游的科学文化品位,扩大国际旅游岛影响,通过航天特色旅游产业而向广大民众传播航天文化、航天精神,又将为中国航天一次次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林信焰 《新东方》2008,(12):8-10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项目将于2014年前建成国际一流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文化旅游区。该项目将大大提升海南的国际知名度,带动琼北旅游圈发展,同时与文昌形成互动发展格局,拉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昌乃至海南省经济、科技、旅游与教育的发展,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就文昌而言,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壮大旅游与现代服务业为主,借力航天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在海南文昌开始的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明确了以投资70亿占地6000亩建设航天主题公园的规划,打造航天科技服务、航天主题娱乐、航天商务休闲和航天生活配套的主题公园,使文昌成为在全国具有权威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规划建成的海上观景平台,可同时容纳3000人观看火箭发射。在发射场参观线路规划上,游客从园区乘坐专线观光巴士进出发射场,参观发射工位、组装厂房等几个主要景点。  相似文献   

4.
星箭组合测试也只有在这空旷的戈壁,才能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秋高气爽。蜿蜒迤逦的黑河,好像从遥远的天幕流淌了下来,眼前湛蓝的天,在远方淡化成几乎和黑河一样的颜色。而两岸的胡杨,正处于由墨绿向金黄的色彩转换中。  相似文献   

5.
张界 《今日海南》2016,(7):36-36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意味着从2009年9月开工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用,文昌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城”。与此同时,航天及相关产业作为文昌发展的新引擎“换挡”发力,文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航天模式”。  相似文献   

6.
9月14日,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正式破土动工,预计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开工仪式在文昌市龙楼镇举行。海南航天发射场由发射场区、配套测控站等区域组成。发射场地理位置北纬19°左右,包  相似文献   

7.
组织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是不称职者的积聚,是因为组织不断地把职员提拔到令其力不从心的工作岗位上的结果。如何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需要便捷易用的“PEO”能力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清晨,洪刚在早餐桌上收到了来自7岁女儿洪子轶的手绘信:“爸爸,我有时候不乖,惹你生气了,以后我会听话的。爸爸,我爱你。”女儿稚气的话语,让洪刚心里阵阵酸楚,“想起自己曾经对她发过脾气,我就好后悔”。  相似文献   

9.
现发布《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自2002年12月2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天发射项目管理,促进民用航天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及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于文昌市来说,既是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文昌市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放大航天效应,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以航天发射中心为依托、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新模式,带动文昌经济加速转型,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刘光前 《新东方》2009,(1):20-2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从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呼啸腾飞,从而使中国的航天员第一次出现在舱外太空。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阶段,就是建立空间实验室或者空间站,而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将承担第三阶段的重大发射任务,将为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和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做出重要的贡献,也必将推动文昌乃至海南的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航天竹骄傲     
《中国妇运》2012,(7):1-1
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感天动地故事传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发射航天器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火箭卫星飞船发射基地,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带标志性的“十一个第一”。航天产品一般经过设计、生产、发射、使用四个阶段,发射中心承接的测试、发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发射中心坚持用创新发展的思路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打造中国航天第一港,实现了航天科研试验和发射中心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圆满完成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举进入世界知名航天中心行列。谋求技术创…  相似文献   

14.
15.
秦洁 《两岸关系》2014,(5):66-67
<正>2013年6月17日,应中国航天工程指挥中心之邀,由著名书法家、北京书画院院长、刘炳森书画艺术研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惠臣创作的《中国载人航天》、《中魂之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书法作品,伴随3位航天员同游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将书法作品载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介绍说,张惠臣的书法"端庄、方正、刚劲",代表中国厚重的传统艺术文化。神十发射当天,张惠臣应邀亲临酒泉卫星发射现场,亲眼见证神十顺利升空。搭载出舱作品《中国载人航  相似文献   

16.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8,(3):90-91
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是2008年我国首次航天发射。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航天应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进步。  相似文献   

18.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协公报》2013,(6):49-50
<正>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今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1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让世人惊叹。载人航天工程神速发展的背后,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考验?不搞奥运会也要搞载人飞船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射了一系列的返回式卫星,十几年前关于载人飞船的构想又被重新提起。但是,根据当时的国家经济条件,上这一项目是否有必要?"我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论证组讨论要不要搞载人。多数人认为中国应该搞,当然也有个别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时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可以有梦想的国度。 揭红云,一个湖南打工妹,通过积分制,圆了在广东中山落户的城市梦。尹贺.一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自愿选择到西藏绽放青春。吴小林,一个经历了两次地震的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