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和提取,但它是犯罪人的意向结构转化为行为结构,储存在各类物质性痕迹及其它客体物中的一种联系方式。现场心理痕迹与犯罪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性痕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特点,它们之间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是指发生和存在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场所。它包括预备犯罪、实施犯罪、藏赃、逃跑等的地点和场所。犯罪现场是一个由诸多要素以一定的形态结构相互联系组成的系统。其中,犯罪行为是犯罪现场构成的核心要素。围绕核心要素的是一系列非核心要素,诸如作案时间、作案空间、作案主体等。以上各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一个犯罪现场系统的“质”。再现犯罪现场实质上就是对犯罪现场系统的重新构建过程。通过现场勘查和分析,把诸多抽象、孤立、无序的犯罪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尽可能地再现构成现场系统的基础实体——要素,然后再进一步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实现犯罪现场系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犯罪现场再现时,人们往往仅注意犯罪行为的再现。但犯罪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犯罪环境有着特殊的联系,环境制约着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特别关注犯罪环境的状况,因此,从环境学与心理学视角研究犯罪现场与环境、犯罪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以来,刑事犯罪日趋智能化、有组织化,常规的侦查破案手段已不能满足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因此,必须寻找其他途径打击刑事犯罪。目前,运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侦破刑事案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是在对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反映类型,明确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从而为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提供又一个科学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是一个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有着自身特质的系统。研究系统的构成是认识系统的必经之路,对犯罪现场构成加以研究可以推动人们对犯罪现场这一系统认识的深入,因此,犯罪现场构成理论是犯罪现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犯罪现场构成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对于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再现理论 ,跳出了传统侦查思维模式的框架 ,是目前各国刑事警察都在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犯罪现场结构的视角 ,揭示犯罪现场再现的目的、条件及操作方法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侦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为查清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而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勘验检查工作;物证鉴定是指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鉴定人员,受指派或接受委托,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或者判断的一种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现场勘查是物证鉴定的基础,物证鉴定是现场勘查的深化,现场勘查与物证鉴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犯罪现场,无论是对勘查实践还是勘查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犯罪现场的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现场勘查理论中引入“广义”犯罪现场的概念。同时还应认识到,犯罪现场并不是纯粹的空间地理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周围环境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9.
犯罪现场往往会出现烟蒂,现场烟蒂有的是犯罪分子所留,有的与案件无因果联系。因此根据烟蒂所反映的某些特征,进行细致客观的观察、鉴别,能对分析案情、确定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犯罪行为机制是反映犯罪行为诸要素及其与之紧密相关、不可或缺的其他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概念 ,包括促使犯罪行为发生的发生机制、运作机制和抑制机制。发生机制和运作机制是推动犯罪行为发生和运作的机制 ,而抑制机制中的主观抑制因素对犯罪行为起平抑作用 ,客观抑制因素则对犯罪行为起阻碍、遏制作用 ,但无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都是犯罪行为选择的筹码和根据。弄清犯罪行为机制对预防和治理犯罪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现场勘查中犯罪信息的综合运用,必须提高现场勘查质量,保证犯罪现场信息来源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分析现场犯罪信息,从而发现多种犯罪信息和信息的多方面特征;加强现场勘查后期信息的科学管理,组建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的起点,如何研究和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准确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对于侦查实践中确定现场的范围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关于犯罪现场概念的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作一综述,找到学者问的共识和争鸣之处,以便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公安学科存在两种错误的研究倾向:一种是"推倒重来",不顾公安学科建设的固有基础与发展现状,完全照搬英美的所谓"先进"理论而试图重构我国相应学科的知识体系;另一种是"固步自封",以自己所在行业、所在学科、所在院校、所在地域等范围画地为牢,无视学科发展的自有规律以及相互渗透、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均因循守旧。现场搜索作为现场勘查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目前可谓含混不清,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应是现场搜索内涵与外延的未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现场勘验是《刑事诉讼法》法定的侦查措施之一。犯罪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侦查人员进入犯罪现场必须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忽视了勘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导致伤害、死亡事故发生。完善相关操作规范,对于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过程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的统一要求,除了绘制犯罪现场草图外,均要求用电脑绘制犯罪现场正式图,这也是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运用电脑绘制犯罪现场图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在利用电脑绘制现场图时却仍然存在具体操作上的难点,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犯罪心理测试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受测人面对不同问题刺激时的生理图谱,判断受测人是否存在犯罪心理痕迹。从而达到对受测人有罪与否的鉴别。科学地选择刺激信息,诱导有罪受测人产生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测试的关键。这离不开对犯罪现场的认识。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现场的方法.揭示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为犯罪心理测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犯罪心理测试科学性、准确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逐年上升态势,处理难度较大。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处理中,建议重视前期到达的外勤民警的工作和事故处理民警的现场勘查工作,应加大对警察的技能培训力度,建立交警总队的物证鉴定技术室,重特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的做法,建立物证档案室。  相似文献   

18.
犯罪现场重建相对于我国传统的现场分析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它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犯罪现场重建在当下中国全面铺开尚缺乏起码的可能性,在对传统的现场分析技术进行改良的同时,逐步推广犯罪现场重建应该是符合当下国情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张。而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信息,威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情况日益突出,通过网络从事色情、赌博及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扩散等情况日渐严重。公安机关应加强网络监管,切实把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强化网络侦察,严厉打击各类涉网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加强对网络舆论介入式控制,引导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模拟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实践性、直观性、综合性与创造性,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模拟现场勘查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组织实施中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注重实践内容的训练;2、准备充分,要有完备的模拟计划、方案。3、精心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模拟教学活动。4、应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公平、有效的考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