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城市广场和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在形成城市共享空间、改善城市景观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加大对城市广场规划建设的投入。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8,(16):66-66,F0003
2005年6月1日,投资2000万元,占地160亩的钱江新城核心区森林公园、世纪花园建成开放。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区,160亩土地市值就是40亿元。钱江新城投入巨资建公园、做环境。目的就是改变传统CBD一片“水泥森林”的建设模式,建设现代花园式中央商务区。为居民工作和生活营造一流的环境。成为市民休憩、娱乐、休闲的绿色新天堂,共享生活品质之美。目前,钱江新城先后建设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的世纪花园、森林公园、沿江CBD公园、市民广场及城市绿带。正在规划建设市民公园和望江公园、运河生态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努力将钱江新城建成国内外绿化最好、环境最美、生态最佳的中央商务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城市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生态环境、文化品格、整体布局等等,都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开放空间?严格地说,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本文所论及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主要指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量舒适、宜人、质量高的物质环境,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一个优美的环境空间,除了建筑、绿化、道路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合理地放置环境雕塑作品,是提升城市环境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好的作品总是紧密结合当地的城市文化特点,激发出人们遐想,并产生共鸣。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她的精神面貌,最能充分体现在她的城市雕塑中,这话并不夸张,就拿合肥市政府广场来说,她的景观设计就最能说明问题。该景观设计运用了大量广场雕塑设计:在广场…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雕塑、纪念性雕塑、公共绿地雕塑、园林雕塑等,统称为城市雕塑。它的设计、建造是依附于城市环境众景观之中的以天空、街景、建筑、绿地为背景的,以广大市民为欣赏客体的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它应是既有审美价值,又有教育、纪念、娱乐等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在环境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雕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大多数城市的广场、转盘、绿地以及旅游景点,为城市的景观增添了一笔浓浓的亮色。纵观近年来城市雕塑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作为专业…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城市广场文化涵义及建构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 ,特指城市中的广阔的场地”。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开阔的公共空间 ,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公共场所 ,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广场文化不是广义的概念 ,它的特定内涵是 :以城市广场为载体 ,以市民文化为渊源 ,以群众有序参与为实质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联系 ,人、自然、活动相协调 ,有鲜明价值指向的公众共享的文化。广场文化的建构 ,至少有如下一些特质 :( 1)优化的空间关系。广场是广场文化的物化载体。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广场 ,不仅是城市文化个性、文…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切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任务。近期,银川城区党委宣传部与文明办部分同志对银川城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伴随着辽宁省营口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公园相继建成,尤其是世纪广场和月亮湖公园,成为开发区市民和游人汇聚最多的地方,广场文化活动应时而生。为了充分地利用这些阵地,使之成为城市文明的新载体,创造具有营口开发区特色的文化环境,树立开发区良好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在一个生态优美、舒适宜人、富有品味的居住环境欲望越来越强烈,这也成为人们理想的生活追求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小区绿化环境建设设计,应注重人居环境的合理性、功能性、观赏性相统一,着力处理好以下六个问题: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更多绿化量首先,从道路布局设计上,要注意合理安排道路与绿地的关系,既要有畅通的道路,又要兼顾绿地的布局,尽可能使绿地集中,便于景观的设计及视觉的效果。其次,要合理设置建筑阴面铺装及绿地的宽度,避免因建筑北侧绿地的采光不足而改铺装…  相似文献   

10.
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旅游城市的市民,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在挖掘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真正做到弃其糟粕扬其精华;才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借鉴、吸收文明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更高的文明;才能在城市建设、景点建设上渗人更多的文化含量;才能在城市生活言行中,体现出市民的文化情操,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建筑物排列组合,而是指城市人们工作、生活环境中的建筑物、广场、天际轮廓、立体环境、道路、园林绿地等共同组成的空间。这些因素共同形成的空间就是与城市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环境设计。它是地质地理、气象、美学、艺术、人文、园林绿化、社会管理知识的融合;是人的意识情感融化在物质材料中的体现。沿街建筑、小品与街道绿化色彩、材质、线条的融化,构成空间的主题。所以说,街道是城市延伸的框架,也是城市脉络。而车流和人流就是城市脉络中流动的血液。建筑、…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8,(22)
正说起智慧城市,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必须有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加持,但实际上还有些更为简单易行的"智慧"。许多欧洲城市"百年不变",但每代人的需求总是在变,特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不变的空间如何满足人们变化的需求?德国小城市中的广场设施体现着人们应对生活"变与不变"的智慧。自古以来,广场就是欧洲城市居民开展公共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围绕广场,建有市政厅、教堂、商店商场、咖啡馆、餐厅、旅馆、银行、邮局等建筑。广场是城市中最具人气的地方,也是市民文化的集中地。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人类有逐水而居的传统,因此,城市滨水区一般也是城市的发源地,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市民精神、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等等。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进入高潮,各大城市均掀起了滨水区开发与重建的热潮,1998年城市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后,滨水空间更加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宝贵资源,然而,人们过度致力于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自然环境的保护、用地功能的协调、公共设施的完善等受到了忽视,如何平衡公共与私人利益是滨水空间开发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4.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召开6000人城市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季建业亲自作动员,提出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突破口,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号召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改掉不文明陋习,营造文明环境,让扬州成为令人羡慕的城市,让扬州市民成为令人羡慕的市民。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和居民越来越关注“城市绿荫”。毫无疑问,面对高温和热浪,夏天街头的绿荫葱茏对市民至关重要,既能遮挡头上的炎炎烈日,又能降低气温3—5摄氏度。因此,拓展城市绿荫空间,缓和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一个焦点。城市需要绿色,市民呼唤绿荫。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空前高涨,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城市在绿化建设时,大树不多、绿色不浓、绿荫不够的现象较为普遍,很难满足市民的需求。城市绿…  相似文献   

16.
2l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纪,人们追求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艺术氛围,希望城市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因而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探讨和建设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呼吁,而是时代的要求。一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既新鲜而又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词,与我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领略到。(一)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自身规律和特性。它走出艺术的“阁楼”,与“公共环境”、整座城市、人的生…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采取租地绿化、退居还绿和见缝插绿等措施,3年共发展园林绿地96.8万m2。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04%,人均公共绿地7.4m2。注重建设敞开式公园和把公园景物搬上街头。3年多来,建成了杏花公园、野生动物园和市政府广场中心花园,同时还开发建设了和平广场、琥珀潭、黑池坝、包河文化旅游区、安徽名人园等一批重要园林景点,形成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国一体、园城交融的独特城市风貌,成为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合肥市成为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21,(9):24-25
《首都“十四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日前正式印发。今后5年,北京将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品质,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等公共文明建设将取得新成果,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将由个体自觉发展成为整个社会文明前进的合力,实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有望达到21%以上。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自有文化,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文化治理的作用,将文化的思维贯穿于公共空间治理政策的方方面面,用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中经济、生态、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治理中形成“区域—城市—城区—社区”四个层面之间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最终通过治理的顶层设计,对城市自身文化的挖掘、引导、运用和创新,促进城市完善自身核心定位,从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文化引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商业化可以带动城市的振兴,过度的商业化会挤占市民的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进而防碍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由于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的范围划分不清,关注程度不够,商业化对其侵袭程度不断加深。为了防止和消除政府决策与政府干预中可能出现的失灵现象,公共选择理论将适用于破解商业化侵袭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