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樊金山 《学习论坛》2007,23(4):71-7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不良社会心理,对这些不良社会心理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认知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和谐,关键是通过认知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要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并干预或消解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以及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在社会心理认知的基础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尚和心理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和”是中国传统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心理现象和行为准则。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正确认识中国人“尚和”心理与行为特征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谐社会是个多维度的综合系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蕴涵着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自身的心理和谐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和谐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要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就是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指导人正确行为和表现的思想基础,社会心理整体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和政府要倡导积极和谐的社会心理,营造心理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作为不同层次社会意识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关联。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是促进和维系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力量。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调控社会心理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和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二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平衡社会心理关系;三是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流动机制时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是均衡与有序的,并坚持规则 的普适与公正,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斗争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斗争。否认斗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忽视斗争形式的选择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斗争形式的选择问题。要注意在社会斗争的实践中,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斗争形式选择理论和斗争形式选择机制,建立最佳的斗争形式的社会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体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功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及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建设是随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而进一步明确的,但社会建设不等于和谐社会建设,它们不能放在同一层次使用。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内容和重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协调机制。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是均衡有序的,坚持规则的普适与公正,并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如在数量上的失衡与无序、上升性流动机会的相对不足,自致性规划的普适性受限、对弱势群体流动保障欠缺等。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执政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和谐.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从本质上全面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逻辑是思维的法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准绳,也是规范一切学说和理论的标准.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其本质内涵的逻辑展现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深刻认识与把握属性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策略逻辑,这对于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政治保证、道德基石和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针对目前执政伦理方面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应深刻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伦理意蕴,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牢固坚持党的执政制度的伦理取向,确立公平、正义的执政制度;切实培育党员干部的道德能力,增强执政主体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道德准则和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加强诚信建设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治国理念。观念创新是引领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要以新思维、新理念推动社会的变革,以科学的思想观念引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作为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经济力量,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示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在民营企业深入人心,开始成为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指导原则。现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理论指导,日益优化的发展环境,决定了民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政治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和阐释了政治哲学核心价值的内涵,澄清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认识失误,并就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个重大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充分认识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作用及局限性,纠正片面注重经济理性而忽视道德理性的倾向,把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