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苏修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关系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不择手段地在东南亚加紧新殖民主义扩张活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1910年发现米里油田之后,东马和文莱的石油业大约从二十世纪初便兴旺起来。最近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于1967年建立了第一座地区性炼油厂出了名。(紧接着在西马和新加坡都建立了国内炼油厂)。在七十年代,西马在关丹附近的东海岸海面发现了商业性石油,随后,到了1980年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人资本实况 在经济增长显著的东盟各国,有多种资本在活动。主要有日本、美国、欧美各国等的发达国家资本、近年来取得迅速经济发展的香港、台湾、中国的资本、以及东盟各国的民族资本等。 华人资本也是这些资本中强有力的资本之一。众所周知,华人资本不仅在东盟各国的国内市场,也在亚洲和世界各地展开积极的投资活动。但是,华人资本在东盟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  相似文献   

4.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5.
重返故里──马来西亚、新加坡纪行李尧丰我是归国华侨,青年时代回到祖国大陆。随着岁月流逝,年事日高,桑梓之念反而倍增。最近,我终于有机会重返故里,到阔别已久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探亲访友,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此行20来天,时间虽短,但收获之大,令人难忘。沧桑...  相似文献   

6.
重返故里──马来西亚、新加坡纪行李尧丰我是归国华侨,青年时代回到祖国大陆。随着岁月流逝,年事日高,桑梓之念反而倍增。最近,我终于有机会重返故里,到阔别已久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探亲访友,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此行20来天,时间虽短,但收获之大,令人难忘。沧桑...  相似文献   

7.
亚洲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于1966年设立在台湾高雄,当时高雄只不过是台湾西南沿海平原地区的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部分归功于出口加工区的设立,现在高雄很自然地已经成为了台湾的一个工业基地,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之一和一个闹市。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的代替进口工业化政策推行到六十年代末期便受到国内市场的局限,加上它的初级产品出口由于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出口量的增长不能相应地增加其出口外汇收入,大量的劳动力等待就业等等困难。因此,马来西亚虽然在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期间(1965年至1970年)仍然发展代替进口工业,但实际上它在1978年便开始把它的工业化方针从发展代替进口工业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接着马来西亚政府在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71年至1975年)中,明确提出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方针。与此同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同为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两国都有着不断接纳外来民族迁入的经历。15~19世纪,华人族群分别在这两个国家扎根并繁衍。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6%,而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6.8%。由于华族在两国都为主要民族之一,华族文化的载体——华语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成为两国华人社会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华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10.
前言 1969年上半年以前日本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问题的研究动态曾在《亚洲经济》(总第100期)杂誌上作过综述,其后至今已有八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马来西亚经历了1969年5月13日事件、拉扎克政权的成立、新经济政策和宪法修改、东南亚中立化设想、马中建立邦交、以及国民战线的组成,而后又经历了拉扎克总理猝然去世导致候赛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由于1997年货币危机的发生,人们对东亚的评价已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变为“危机的根源”。虽然货币、金融方面的脆弱性已显露出来,但如果仅凭这一点来评价东亚经济,便会忽略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苦于长期经济不景气、不得不中断经济结构改革的日本经济更是如此。虽因货币危机不得不暂时停止结构改革,但目前东亚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1月9~22日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前后,江泽民主席相继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这是江主席对上述4国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同4同领导人分别举行了会谈,并与越南签署了联合公报及双边合作文件。4国政府和人民非常重视和热烈欢迎江主席的访问。现将该4国领导人及其新闻舆论界对此次访问的重大意义和成果等有关言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调整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东南亚纵横》2003,(10):36-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状况严重制约了产业技术的提升 ,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规划的阶段性特点 ,着重指出了目前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 ,并介绍了马国政府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发展领域的改革措施 ,最后评价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柔佛海峡把马来西亚半岛和新加坡分割开来。由于两国之间被一条建有公路和铁路的堤道连接起来,所以海上交通无法经过这条海峡。该海峡的宽度从3/4英里到2英里不等;两国的分界线源于1824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和柔佛苏丹所签订的条约,从而斯坦  相似文献   

15.
1997年8月21—26日,李鹏总理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同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发表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马、新两国政府和舆论高度重视李鹏总理的访问。现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华文报纸8月22—28日的有关评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学中,“热气上升”一词是用于描述通货膨胀情形的,在本文中是指目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正发生的那种通货膨胀。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由于经济过热,各种物价好象玩具气球那样正在上升。面对这种情况,两国的金融界和其他制定政策的人都在努力,以使这“气球”下降到可以忍受的高度。但是这样做,确实会引起忧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影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关系的重要变量之一的淡水资源分配问题为例,为诠释资源的争夺和分配是促使国家之间加强合作或进行对抗和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命题提供一个实证分析。在新马关系中,水因素作为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联系变量和双方其他争端交织在一起,从而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人力资源的质量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该国现实和未来的竞争力。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状况令人十分担忧。90年代中期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力求尽快改善这种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9.
1987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该国国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农村城镇化的成功又使得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进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加之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网络、报刊杂志、职业中介机构等的推动力量,这些都促成了马来西亚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然而,种族思想与大量外劳的存在使得其人力资源市场在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20.
初级产品生产国持续的贫困经常与一些外部因素,如出口收入的不稳定或依赖性贸易关系的不平等交换有关。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国家政府所奉行的国内政策要负主要的责任。马来西亚这个世界上天然橡胶和油棕的主要生产国的情况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尽管自1970年以来马来西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宏观经济增长的成就,但其持续的贫困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