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洲是美国的盟友,近期却表现出较强的"去美元化"倾向:不仅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而且力推中欧货币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欧洲"去美元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欧美历史上货币竞争关系的延续,也受金融危机后美国对欧洲经济冲击的推动,更是国际经济和货币格局变化趋势的反映.随着欧元区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一体化程度的提升,未来欧洲的"去美元化"倾向可能更为明显,欧美在中东石油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存在冲突风险.但是,鉴于欧洲尚缺乏挑战美元全球地位的实力和意志、在周边安全问题上仍无法摆脱对美依赖、美也无意压垮欧元区等因素,未来美欧在货币问题上仍有望谨慎管理分歧、避免发生"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2.
欧洲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分裂的混合体,长期形成的东西欧安全鸿沟并未因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拆除而被填平,相反,欧美与俄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分歧还呈持续扩大之势。俄最近提出的新《欧洲安全条约(草案)》,旨在重建由所有欧洲国家和北约成员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大厦,但遭到欧美冷遇和反对。俄与欧美建立相互信任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浅谈冷战后波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欧洲中部的波兰在欧洲地缘政治史上一向具有重要作用,它与美国关系向来非同一般.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在北约东扩、美国战略东移、欧盟扩大的背景下,美国需要通过波兰加紧控制东欧,美国扶植波兰成为"新欧洲"第一把交椅的态度日趋明朗.但是,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波兰,一味倒向美国未必有利于本国安全和发展.在欧美新一轮角逐中,波兰将努力化解欧美矛盾、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欧洲货币联盟按照<马约>趋同标准建立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框架,增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欧元体系正进入稳定阶段.但欧元仍面临多种风险.欧美能否有效协调政策对国际主导货币的稳定至关重要.欧元体系世界资本市场的稳定要求建立全球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独立"问题源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对科地位的争议,本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民族问题.冷战结束后,大国出于各自的战略和地缘政治考虑积极参与塞、阿两族的科索沃地位之争,科问题逐渐国际化和复杂化.本文认为,科走向单方面宣布独立之路,根本原因在于欧美大国的支持.科单方面独立将给地区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及俄与西方关系、国际秩序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科未来发展也不容乐观,因为科单方面独立并没有真正确定科的最终地位,反而带来了新的"最终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了2 0 0多人遇难、千余人受伤的惨剧,被称作是欧洲的“9·11”。这一事件使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激起了欧洲各界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新评估,加速了欧盟内部的反恐合作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引发了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3·11”爆炸发生后,欧洲人开始重新定位欧洲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并得出对全球恐怖主义特征的新判断。首先,欧洲人已将马德里“3·11事件”看作是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意味着欧洲大陆呈现出了“全新的欧洲恐怖主义活动图景”①,国际恐怖主义已…  相似文献   

7.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欧洲安全政策可以称之为"回归欧洲"政策。尽管普京执政期间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新的领导核心"梅普组合"形成后,对其欧洲安全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未来俄罗斯的欧洲安全政策将以追求国家安全和欧洲安全事务平等发言权为目标建构其欧洲安全政策,从战略退缩走向积极防御,将重建"俄控区",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欧洲的"伊斯兰挑战"集中反映了欧洲人面对大量外来族群和异质文化出现时的焦虑与困惑.这一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何使日渐庞大的穆斯林族群融入欧洲社会,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欧美关系与布什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美国外交政策"向欧洲大幅靠拢",欧洲国家政府和民众"全面亲美".跨大西洋关系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欧美双方因各自实力下降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与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欧美关系不大可能出现布什时期的剧烈震荡,将较为平稳、协调.但欧美关系中的一些制约性因素并未消除,"新跨大西洋联盟"建设也难以一帆风顺,在经贸、金融等领域,双方的矛盾和竞争性关系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 ,随着欧洲国家对美安全需求减少、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独立愿望日趋强烈 ,美欧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出现分歧 ,双方矛盾从经济、环保领域上升到外交、安全等政治领域 ,美欧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美国霸权由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因素共同促成。其根源大致可分为深厚的思想基础、有利的国家实力发展态势、霸权的“诱惑”三方面。三者互动强化,使得美国觉得自己几乎无所不能,更加肆意谋求霸权。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times, the Europe-U.S. relationship has witnessed some new changes, as the United States has stepped up its enthusiasm towards the E.U., and the so-called U.S. "return to Europe"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gainst such a backdrop, will the U.S. readjust its "rebalancing strategy" in the Asia-Pacific? Is there any link between the U.S.'s Asian-Pacific strategy and its "retuming to Europe"? If so, what does the U.S. expect Europe to do? And what role will the E.U. play in the U.S. Asia-Pacific strategy? These questions will form the main concerns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5.
新重商主义是重商主义贸易思想基于不同的利益与价值诉求在新时期的一种新形式的选择。在美国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下,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有向长期化、高端化发展的态势。美国的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鼓励出口的政策看,推动美元贬值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并以绿色技术、设备、新能源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与出口导向型战略;从限制进口的政策看,"两反两保"等贸易救济措施、"炭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频出。  相似文献   

16.
九一一事件后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的利益需求使美国与沙特结成盟友。美国是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最亲密的盟友 ,沙特则是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根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柱。但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文化意识形态、美国的驻军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九一一事件强烈冲击了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并在一些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 ,多年的盟友关系使两国积淀了较为坚实的历史基础 ,在处理双边关系方面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 ;而且美国需要沙特的石油 ,沙特需要美国的保护。因此 ,沙特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 ,两国关系仍有足够的前进动力 ,双方的利益诉求大于分歧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科索沃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科索沃问题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科索沃独立将成为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效仿的先例.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简要回顾阿塞两族对科索沃的主权之争,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索沃政策的演变过程,解析美国科索沃政策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American-style free capitalism in its course of development, which has inflicted a heavy blow to the U.S. economy. After taking office, the Obama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根廷与美国的关系经历了“亲美”到“离美”的重大转变。梅内姆政府与美国结盟,推行亲美政策。德拉鲁阿政府和杜阿尔德政府时期,阿根廷调整了对美政策,其外交理念的实用主义增强,强调多边主义。基什内尔政府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离美倾向更加明显。未来的阿根廷与美国的关系,会在不断克服矛盾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强大的原因可以从势、道、制、术、器与士(即国际格局与国际力量对比、美国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科技与战略政策制定、经济与军事硬实力、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新兴国家崛起,美国单极体系已经终结,美国霸权相对削弱,但是美国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维持“一超”的地位。从劳动生产率、基础科研实力及研发投入、高等教育体系、外资投资环境、人口结构以及新兴产业等因素考察,美国经济长远来看仍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未来美国霸权依然存在,美国二战后所确立的以“结构自由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秩序是美国霸权能够持久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二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能够超越“零和”博弈格局的重要原因。美国对华战略并非遏制,而是“对冲/两面下注”。中美之间存在超越历史上传统大国“零和”博弈的可能,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反映了这种战略远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