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犯罪问题在现代社会变得日益严峻,为预防、控制和减少少年犯罪,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少年司法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少年司法制度存有较大差距.为加快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本文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状作了探讨,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做法,提出了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163所,在校学生91836人。2006-2007学年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7%,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7%。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分别为99.8%、98.8%。现有小学教职工264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教职工176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1%,高中教职工454  相似文献   

3.
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人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处于特殊的地位,也存在着特殊的问题。社会偏差行为便是少年期存在的特殊问题之一。 少年社会偏差行为是指少年(相当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与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少年个体产生的反社会、非社会性以及与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偏离社会所要求的行为。从目前存在的少年社会偏差行为来看既有个人品德上的偏差,又有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4.
合肥聋哑学校在60年代初是该市西市区聋人业余文化学校,1970年转为公办,80年代成为市管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4.55亩,有班级22个,学生300名;教职工72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0%。该校设有小学、初中和职业高中,并担任市特教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务。目前,已形成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一条龙的教育体系,为培养残疾少年自强自立。参与社会并服务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街头辅导与少年商谈,是对少年不良行为和少年被害事件遭遇者的矫治辅导,是警察部门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提前介入的预防活动.作为曾经拥有"治安神话"之誉的日本,在本世纪初期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有所回升.为提前预防并有效治理,日本警察厅所属各级警察本部设置了少年治安警察机构,开展街头辅导与少年商谈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这种提前预防及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3年,国家教委根据耳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为基础,制订和修订了新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活动课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次被明确写入。 《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少年司法的理念上,西方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少年司法的目的是保护、教育和矫治违法青少年,少年司法强调实质公正而非形式公正,强调国家和社会责任.而在"教育为主、感化为辅"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少年司法中,少年权利的特殊保护、教育与矫正等理念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强调.  相似文献   

8.
自古浙人多商,且多有建树者.王传威就是从浙江天台山区走出的一名浙商,现为海安县政协常委,中国东部家具产业基地董事长. 一个少年的艰辛创业 浙江天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耕作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前,一直为浙东贫困山区。17岁的王传威,刚刚初中毕业,对人生却已有着清晰的追求:做男人就要像大山一样伟岸挺拔,顶天立地。于是,他迈开稚嫩的双脚,紧随父亲走出大山,踏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建立独立的少年法院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未成年人案件在法律适用、办案主体、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在坚持法院专门化、职能专业化、机构综合化等原则的指导下,在符合条件的大城市中先期设立试点的专门少年法院体系,有利于为今后少年法院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设置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杨胜宽是个地道的读书人。1976年,这位四川安岳地区18岁的农家少年怀揣一张高中毕业文凭回乡务农,品尝“面朝黄上背朝天” 的滋味,后来在村里一所民办初中任教,从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我17岁入党,在我入党的几十年里,我经历了风雨坎坷,和党一起承受苦难,一起分享欢悦,同衰共荣,我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幻想的破灭1944年我初中毕业时,已是一个15岁的少年。当时的我,从童年的无忧无虑,到经历国家被侵略者占领、家境急剧变贫困的双重苦难,慢慢地有了对国家命运和自身前途的思考。在对国家前途充满危机感中.  相似文献   

12.
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呈现上升的态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收容教养犯罪少年,对打击少年犯罪活动,教育改造犯罪少年,有效地遏制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26日至27日, “中国少年司法年度论坛—少年司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会议围绕“深入推进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这一主题,分别就少年司法机构改革与发展问题、少年刑事司法热点问题、少年民事司法热点问题等三个独立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少年法院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以社会控制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控制为视角,围绕美国少年法院的产生过程,从改革者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改革者所形成的政治联盟及其客观历史作用、新生的少年法院的定位、少年司法程序特有的"弹性"要求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期能从中汲取教益,为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不知是什么原因, 一想到人民调解,我就想起了还在家乡农村的年近古稀的老父亲,忆起他为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排忧解难的身影。当一个个难题解决,看到别人以尊敬的眼光看着父亲时,作为儿子,我有了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然而,父亲的调解也给我少年的生活、学习带来阴影,让我度过了一个梦魇般的初中年代,也最终促使父亲渐渐远离调解。  相似文献   

16.
回想少年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盏油灯和两盒火柴的往事了。我在小学考初中那年,夜里潜心攻读,为了不影响别人,自制了一盏小油灯,在与牛栏隔壁的柴房学习。一天夜里灯被风吹熄了,我跑到代销点买到了两盒火柴。以后,日子飞快地过去。但自制一盏油灯和难找两盒火柴的记忆,促使我拼命读书。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我读初中、高中时,年年都有助学金。  相似文献   

17.
丁相顺 《人民论坛》2020,(14):108-112
犯罪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少年犯罪与失足问题也是各国需要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本文将在梳理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少年司法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而分析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动向与趋势。准确认识和把握各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将为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中学可以取消少先队,因为少先队活动不受中学生的欢迎。也有不少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年科学研究学者认为中学不能取消少先队组织。到底少先队活动在中学生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笔者在广州部分中学生中抽取样本92个人,都是初中一年级的队员。其中男队员29人,占13.5%,女队员63人占68.5%,他们参加所在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密度为:  相似文献   

19.
韩国对犯罪少年的处置经历了旧少年令以惩罚和防卫为主的模式到现代少年法保护模式的转变。近年来,韩国少年法的修正以宪法上人的尊严为基础,以培育身心健全的青少年为最终目标,并受国际少年司法发展趋势之影响,吸收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做法,强调少年之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中,少年们正试图偷尝"伊甸园"中的禁果.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调查表明,上海市区中学生"早恋"现象在各类中学中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一般是高中比例高于初中.例如,静安区某中学高三毕业班共有40名学生,"早恋"者竟达22名,占全班总人数的52%.徐汇区某初级中学初二(3)班共有45人,男26人,女19人,"早恋"者达1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