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60年8月,老撾发生了以貢勒大尉为首的爱国軍事政变,在民主、进步和要求和平中立的力量支持下推翻了亲美卖国和坚持反革命內战的独裁政府而成立了有进步力量参加的、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富馬合法政府。这給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一个严重的打击。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一些主要的資产阶級报刊对美国的对外侵略政策,特别是对远东的侵略政策发出了悲观的論調,并且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認失敗。代表着美国石油壟断組織和接近国务院的《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杂誌就美国对老撾“援助”方面也无可奈何地供认美“援”的不得人心和美“援”政策的破产,正如其招供所說:“美援买不到盟友,也不能使弱小民族变为强大。”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一些壟断資本組織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悲观失望的情緒。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原題是:“东南亚各国的原料資源和不等价交換問題。”它的内容除了概述东南亚各国原料資源、开采情况和外国壟断資本通过不等价交換进行剝削之外,尤其是以外国壟断資本在馬来亚经营的橡胶园和錫矿为例,根据它的历年生产成本、利潤、工人的工資、工时等統計资料,运用政治經济学中的計算剝削率的原理来分析揭露了外国壟断資本对橡胶园和錫矿工人的剝削率分别达514.4%和1233.3%之多。这对了解外国壟断資本对东南亚人民的殘酷剝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战爭賠偿是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南亚进行經济扩張的重要手段之一。战賠一部分是物資賠偿,一部分是貸欺(即所謂經济合作)。日本往往將一个建設工程“賠偿”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要求同对方国家“經济合作”。对方国家如果想取得日本的賠偿則不得不在“經济合作”方面給予日本种种优待。实貭上,这就是商品輸出和资本輸出。通过这个隐蔽的手段,日本壟断資本家的魔爪已經伸到接受“战賠”的东南亚国家去。下面发表的关于日本“战賠”渗透菲律宾各个經济部門的材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美国帝国主义的扶植和支持下,岸信介政权为了配合美帝对外的經济扩张,采取了“美国資本,日本技朮,东南亚資源”的对外經济措施。因此,几年来,日本在东南亚好几个国家里以“技朮服务”为名而实貭却干着掠夺資源的勾当,本文暴露了不少这样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香港《远东經济評論》和日本《海外市場》先后发表了它們的評論員和通訊員写的有关英国、西德、“歐洲共同市場”和日本等資本主义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貿易情况,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情况并向其本国的統治者和資本家献策。但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由于美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扩張和掠夺,日益排挤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势力,被排挤的資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諸多的对策,因而,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場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相互傾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銳化。同时,从这些文章中也反映了随着东南亚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漲,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地位也日益动摇,它們的渗透手段遭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它們在哀叹之余,仍企图继续在东南亚作最后的挣扎,提出所謂“援助”、“友好”和“經济貿易合作”等等词令只不过是为其扩張政策搽脂抹粉而已。但是,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的經济联系日益加强,扩張的手法也較多,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南亚經济竞爭中的一个勁敌,也值得加以注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广大人民,联合其他爱国民主力量,围繞着收复西伊里安問題和粉碎“馬来西亚’問題的斗爭,在肃清荷、英帝国主义的势力,特別是在肃清  相似文献   

7.
印度在最近十年来,曾先后执行过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計划,并且从1961年4月起又將开始实施第三个五年計划。我們知道,印度早在1951年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計划,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由于沒有触动封建土地关系的根本基础,所以粮食危机不但沒有解除反而日益加深,这可从近几年来几乎一直依賴进口粮食这一事实得到証明。第二个五年計划从1956年起,重点是发展工业,但开始不久以后就面临由于依賴外援、增发通货所引起的重重困难,因此执行情况很为不妙,特別表現在外国壟断資本控制印度經济的力量加强,主要工业不能完成指标,批发价比1956年前上漲了20%以上,所以人民生活并沒有得到改善。卽將开始实施的印度第三个五年計划,旨在增加农业生产,同时又着重发展工业,它是經过印度人民院辯論之后通过的,而印度国內外的报刊,也曾就这个計划发表了不少的評論,但几乎一致集中在面临資金来源困难这一个問題上。应当指出,印度的几个五年計划,特別是卽將开始实施的第三个五年計划是在标榜实行“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以換取帝国主义的“投資”和“援助”来壮大大資产阶級的力量的。由此可見,大資产阶級的利潤將不断上升,而印度人民的痛苦却更加深重。  相似文献   

8.
南越的战争     
英国《經济学家》週刊是常常反映英国統治阶級观点的刊物,它和英国外交部及資本主义国家特別是美国駐倫敦的外交使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一貫支持美帝国主义最近几年来在南越进行“不宣而战”的战爭。可是,活生生的現实証明,美帝国主义不断遭到了可恥的失敗,甚至这篇文章也反映了越南南方人民在反美吳集团的爱国斗爭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因此,該杂志在回顾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南越的活动后,认为需要改变策略企图挽救注定失敗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說的“全面建設計划”和以前所公布的“五年計划”一样,是印尼資产阶級标榜“社会主义”的一种表現。正如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所說的那样,这些所謂“社会主义者”也“想用各种万灵藥方和各种补綴办法来消弭社会災难而毫不伤及資本和利潤”,并且常常以全民利益的体現者出現。这个“全面建設計划”除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之外,它的命运也不会乐观。就連本文作者也不能否認“我們过去十年来(1950~1960)的建設計划,大部分工作沒有完成任务,仍旧是紙上的計划而已。撇开社会制度不談之外,它的資金来源就很困难,一部分是依靠外国投資,另一部分就是增加人民的賦稅和增发通貨。此外,印尼的某些資产阶級集团还企图將国营企业私有化,并勾結外国壟断資本来壮大他們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这里,我們配合本期东南亚的外国资本专輯,揭发資本主义国家,特別是美国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經济扩张問題,乃从国內外的报紙杂誌中,搜集和整理有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国資本資料,提供研究东南亚經济者参考。应当指出:帝国主义对所謂落后地区的經济、軍事的“援助”和“专家、顧問”的派遣目的是鎮压当地人民,掠夺資源,搜集各种情报和进行特务活动,从而进行一种永不得逞的进攻社会主义国的阴謀。  相似文献   

11.
英国資本帝国主义漠視了正在为維护和争取决定自身命运而斗争的北加里曼丹“人民的疾苦”,企图通过所謂“馬来西亚”的新殖民主义計划——北加里曼丹已被强併在內——千方百計、尽力維持它庞大的殖民主义资本。  相似文献   

12.
美国目前对南越的侵略着重于直接的軍事干涉,積极在南越进行“特种战爭”。它之所以把大量“美援”不断投入南越,支出了一笔相当大的本錢,这是为了赢取軍事上、政治上的利益,同时,对手南越的经济利益也毫不放松。事实上,美国很早以前就对越南进行經济侵略了,特别是在1954年日內瓦会議以后,美国資本和“美援”就起着支配南越經济的作用,使南越經济服务于美国的战爭政策,并已造成了嚴重的恶果。现將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在战前为着侵略亚洲,成立了許多研究机构,如滿铁调查部,东亚研究所等进行对我国和东南亚地区搜集有关軍事、政治、經济等方面的情报。 近年来,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日本軍国主义已复活,“南进”野心也随着死灰复燃。为了加紧配合向东南亚扩張,目前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机构林立。 战前,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研究的情况,通过下面的文章可見其一二。但应当指出,这篇文章由于发表在1958年1月,对于稍后成立,并为日本研究东南亚的机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亚洲經济研究所未有提及。这个研究所在1958年11月成立于东京。据說,它是“民办”的“学朮”研究机构,但却得到日本政府的巨款資助(二亿日元)和壟断資本家的大力支持。臭名远揚的岸信介政府为要使它更好地为其經济扩張政策服务,曾企图通过国会制定有关法案来控制这个研究所。日本通产省和外务省都以該所和自己关系密切而爭着来领导它。 亚洲經济研究所有会长、所长、理事、顾問和評議員等共二百多人。該所的研究方法,据說是着重于現在时行的“地区研究”,招收研究生,使其专門学习当地語文,并准备派往各国,进行实地調查。現在按照計划,分为統計、資本、劳动、开发和地区研究等五部門,由二十个組分担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 此外,“亚洲地区綜合研究第一届合同研究会”也于今年1月23日在东京本乡的学士会館召开会議。这个研究团你的研究中心是亚洲地区的政治、經济、社会、法律、語言和宗教以及地理等六項。属于这些研究集团的学者約有二百人左右。日本资产阶級对东南亚研究的动向值得东南亚各国人民提高警惕。野心狠永远不会怀有好意的。  相似文献   

14.
美國垄断資本早就对印度尼西亚极其丰富的资源发生兴趣了。①可是,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總危机进一步尖銳化的时期,印度尼西亚才對美帝国主义具有其特殊意义。 美国国会指出印度尼西亚对美國的意义如下:“就領土与人口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因为它地处东南亚海空交通孔道,所以它对美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印度尼西亚出产大量橡胶、錫礦和石油”。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南越进行侵略战争,美帝国主义已在西貢成立美国軍事司令部。美帝国主义已經向南越輸入: ——15,000名美国軍事人員;將近500架各种类型的飞机;海运1,608次和空运3,643次軍事人員、武器和战爭物資。 美帝国主义还在南越建立一支將近40万人的僱佣軍。除此之外,还有“战斗青年”、“共和青年”等带有軍事性的组织。 在过去的九年中,美吳集團已经在南越:  相似文献   

16.
外国資本潰退的限度最近,东南亚地区貿易的特征,由于輸出停頓,輸入有增大的傾向。因此,彼此的矛盾擴大了。南东亚十个国家(缅甸、錫兰、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馬来亚、英屬婆罗洲、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及柬埔寨、老撾、南越)的貿易,55——57年的三年間,輸出几乎停頓在60亿美元左右,此外,输入則从60亿美元的水平迫近80亿美元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企图“避免把政治因素加入討論范围之內”,以“純粹分析的观点”而引用大量資料来替南越經济塗脂抹粉,大肆吹噓南越經济有所謂“直綫上升”。促管他声嘶力竭地叫嚷“美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全”的鬼話,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南越經济的“威胁在于无止境地依賴外援的本性”,南越的“經济繁荣是虛假的”。至于南越經济不振的原因之一,他归結为“法国龐大的远征軍从南越撤走”更可見其奴才相。抱这种观点的作者所引用的一些材料,其真实性显然是不可靠的,就以大米产量为例,吳庭艳上台以前,大米产量年逾400万吨,而在他执政的七年中,大米产量的最高記录是3百12万9千吨。本文所引用的材料却为500多万吨。 南越日益变为美帝国主义的附庸,在美吳集团的掠夺下,外国壟断資本和統治阶級大发横財,国民經济千疮百孔,百业蕭条,民不聊生,这才是近几年南越經济的真正面貌。  相似文献   

18.
“科伦坡计划”是英国打着所谓抵御共产主义以及提高东南亚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招牌而创立的。而实际上是企图保持和巩固战前英国对东南亚各国的殖民地统治的地位。它的原先打算是:执行科伦坡计划的领导机构全由英联邦各国的代表组成,“计划”的费用也由英国来支付。但是,给軍备竞赛弄得精疲力竭的英国,负担不起这笔开支,不得不在1951年请求美国来参加科伦坡计划,企图靠美国的支援来达到它的目的。但是美国插手之后,却利用它来竭力排挤英国,扩张它在东南亚各国的势力,同英国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目前,美国已成为对科伦坡计划国家的最大的投资国,这个计划的中心随之转移到了华盛顿。1958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科伦坡计划组织会议中,美国已更进一步夺取这个组织的领导权,并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困难把它作为加强控制和掠夺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工具,同时还想达到它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竭力挑拨参加科伦坡计划的亚洲国家同中苏两国的关系。日本在科伦坡计划中也有着很大的野心。它依靠美国的支持,并利用美英的矛盾从中渔利。而实际上,参加科伦坡计划的东南亚国家得到的援助却少得可怜。它们所得到的是美、英、日资本的大量侵入,压低这些国家出口的原料的价格,使这些国家输入增加,出口减少,外汇短缺,赤字激增,从1957年开始,生产显著地下降,使些国家陷于严重的困难中。本文作者系科伦坡计划局情报处的工作人员,在文中极力为科伦坡计划粉饰,强调外国“援助”对东南亚国家的作用,鼓吹这些国家接受“援助”。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可透过一些数字,看出东南亚各国在科伦坡计划的控制和掠夺下经济困难的情况,以及美、英、日以“援助”为名,对这些国家实行经济扩张的情况。在这篇文章中也可看到美国已经成为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控制者,八年来西方国家对科伦坡计划的亚洲国家的投资,美国已佔80%以上。这篇译文,编者作了若干删節。  相似文献   

19.
1960年11月11日,西貢发生了一次主奴之間的明爭暗斗的軍事政变。这是美帝国主义試图通过一脚踢开吳庭艳而換上了另一条走狗以便更順利地来奴役越南南方的政变,但沒有如愿以偿。資本主义国家及其附庸国家的許多报刊就这一次已經破产的西貢政变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报道。我們在这里特别选譯了菲律宾《馬尼拉时报》的报道。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在这次西貢政变之前美吳集团反动的法西斯統治的一些情况。而且也可以看到越南人民反美吳集团的运动日益扩大,使美国走狗們感到了絕望和惊慌失措的狼狽相。本文标題是編者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緬甸的重要經济資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緬甸石油最高年产量約达100万噸,出口价值仅次于大米,为緬甸的四大主要出口品之一,1939—1940年度的出口总值达1亿4千3百余万緬元,佔緬甸全部出口总值的21%。 今年1月1日,緬甸联邦革命政府采取了一項重大措施,宣布把緬甸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是緬甸国內經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同时也給英帝国主义在緬甸的經济势力以沉重打击。 緬甸石油公司是英国垄断資本家在緬甸开設的所有石油公司中规模最大、设備最完善的一家石油公司,资产达2千万英镑,拥有自己的油田、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