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恩来的一张旅欧明信片秦九凤1994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来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她站在纪念厅中周恩来的汉白玉坐像前,深情地凝望着,一再鞠躬,并轻声叨念:"周总理,我代表我爸爸妈妈看您来了,您老人家听到我叫您了吗?......"随后,老人怀...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著名京剧演员黄孝慈专程赴淮安楚州区桃花垠畔的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并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了1964年周恩来接见她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一个枫红草深的秋天,我如约敲响了北京一幢楼房居室的门,拜访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先烈、我党早期党员之一的孙炳文同志最小的女儿孙新世.孙新世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她头发花白,饱经风霜,但精神饱满,身板结实,性格开朗,待人慈祥而又和善.老人听说我来自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十分兴奋,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家里人一样,一趟又一趟地从房中拿出瓜子、广东月饼、新疆梨和开心果等食品,招待我这个第一次登门的客人.“青山处处埋忠骨”当我简单地汇报了周恩来家乡淮安有关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情况后,就直率地告诉她:“孙老师,我曾去过北京西北郊的万安公墓,找到您妈妈的墓.因为那墓的碑文是周恩来生前题写的,所以还拍下了照片.”  相似文献   

4.
1998年2月底,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为了纪念周恩来的百年诞辰,来到周恩来的故乡江苏淮安,在周恩来纪念馆前举行广场文艺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有许多新老艺术家。当由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与众多演员一起演出周总理1975年9月30日最后一次主持国庆招待会时,台上、台下群情激动,有的甚至泣不成声。参加演出的一位年逾花甲的女演员对笔者深情地说:“当年我参加周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时,才30多岁,如今……”她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她,就是著名电影演员陶玉玲。她是许多曾受到周恩来生前亲切关怀的文艺工作者之一。一说起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展现在您面前的这张照片,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嫡亲弟媳王士琴老人捐赠给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照片上自左至右为邓颖超、周恩来、王士琴、周恩寿(周恩来弟弟),前边两位娃姓分别为周秉和(男)和周秉建。他俩都是周恩寿和王士琴的孩子、周恩来的侄儿、侄女。 周恩来生前对亲属要求很严,平常很少和他们在一起拍照,即使  相似文献   

6.
灰撤江河里“碑”竖人心中周恩来纪念馆出版《丰碑》一本由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办,旨在宣传、研究周恩来的综合性刊物《丰碑》在周恩来逝世20周年前夕出版了第一期。《丰碑》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题写刊名,十六开本,彩印封面,设有《在伟人身边》,《周恩来研...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下旬,笔者为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开馆一事赴京走访相关线索人和征集文物资料,在北京西皇城根找到了当年曾任周恩来贴身卫士的韩福裕。韩福裕老人的档案资料意识很强。他不仅收藏有刚解放时的北京地图,还有一  相似文献   

8.
2005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应邀到淮安担任江苏省首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评委的著名京剧演员黄孝慈,抽空专程赴淮安,瞻仰桃花垠畔的周恩来纪念馆,并向纪念馆捐赠了1964年周恩来接见她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8,(11):37-37
1991年10月笔者为筹建周恩来纪念馆赴京征集文物和资料时,曾见到了刚从毛主席纪念堂离休的韩福裕老人。韩老祖籍山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因家庭贫困随家人闯关东,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945年日本投降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他有些文化,思想觉悟比较高,军事训练项目和军事素质都很好,所以在1948年东北解放军入关后不久,就被选调到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当贴身警卫。那时,毛泽东、周恩来两人都住中南海的丰泽园。他每天除了跟随在周恩来身边外,天天也能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其他领导人,特别是他还亲历了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重大国事活动,耳闻目睹了开国初发生在开国元勋们身上的许多动人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今年 3月 20日,一名年过古稀的老人伴着毛毛细雨,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淮安,向周恩来纪念馆捐献《周恩来总理与杭州笕桥空军机场指战员合影》照。   这位老人是杭州仪表工业局离休干部、著名空军战斗英雄王海的战友王光华。他兴趣盎然地向笔者讲述了这张珍贵照片的来历: 1957年 4月 26日,正在我国作国事访问的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西洛夫,在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的陪同下前往杭州参观。后来因中央电请周总理回京参加有关会议,于是周总理便委托贺龙元帅继续陪同伏罗西洛夫访问广州。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杭州笕桥空军…  相似文献   

11.
1942年春节前夕,廖梦醒和丈夫李少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香港乘船偷渡到澳门他们在澳门住了几个月之后,同年5月,廖梦醒接到周恩来从重庆拍来的电报,嘱她和女儿陪同叶挺夫人李秀文及其女儿到重庆去;李少石则留在港澳工作。廖梦醒匆匆准备行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心爱的丈夫,带着她的女儿李湄以及叶挺夫人李秀文和她的女儿杨眉,立即踏上艰难的跋涉之路:经由肇庆、桂林、贵阳、独山,至同年8月3日清晨才抵达重庆。他们先在山城郊区一个小旅馆里稍事休息。随行的叶挺的梅副官和周公馆取得了联系后,周恩来派车把他们接到了…  相似文献   

12.
永恒的丰碑     
永恒的丰碑□田萍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屈指算来,他老人家离开我们整整22年了。在这22年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不久,为了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我们全家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第三次来到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水静书房的显要位置,挂着一幅放大的黑白照片。上面有与她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丈夫杨尚奎,还有她所敬重的伟人、视如兄长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画面上,周恩来右手臂习惯性地放在腰间,弯曲着,左手臂自然下垂,水静和丈夫杨尚奎则相依在他的右侧。这是1961年9月17日,在中央第二次庐山会议结束之后,水静和杨尚奎陪同周恩来去南昌途中,在庐山脚下的秀峰照的。照片上的三人笑脸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为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委托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芳请张学良写几个字或题个词。这样就引出了周恩来的亲属和晚年张学良一些交往故事。第一次会见周晓芳1997年6月1日,周晓芳应邀参加张学良在夏威夷希尔顿大酒店举行的寿宴。贺寿的场面很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2日,周恩来的嫡亲侄女周秉德女士应周恩来故乡的邀请,专程赴淮安参加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出席周恩来纪念馆举办的"周恩来和邓颖超文物图片展"开展仪式后,周秉德女士高兴地接受了淮安电视台记者和笔者的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6.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04,(12):33-36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建的西花厅内,陈列着一份周恩来于1958年6月29日亲笔抄录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4,(11):48-50
2014年4月15日,曾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以96岁高龄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罗青长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几十年,是周恩来临终前最后召见的一位部长,也是亲自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人。笔者因为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和罗青长多有交往,还曾专门到其家中拜访和看望。  相似文献   

19.
<正>夕阳下,她牵着一位古稀老人在公路上散步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决定走近她,和这位憨厚的女人结识。她叫王银霞,一师十团九连"AAA级职工",10年前与丈夫一起背井离乡进疆打拼,日子在夫妻二人勤劳双手的创造下,越来越红火,就在小两口筹划着把双方老人接来新疆安享晚年之际,婆婆患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消息如晴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21日上午,周恩来生前卫士、原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应周恩来纪念馆邀请,在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厅内现场为19名讲解员释疑解惑。高将军面对实物、照片,一一把详尽的史料和盘托出。他说的“我为总理去做鞋”这段,可以说是句句情,声声泪。现在,笔者将其录下来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