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党的文献》2020,(6):48-57
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解放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对中国海疆安全、海疆维权、海防建设、海疆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思考和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海疆战略的重要思想。他从陆海统筹的战略高度思考中国海疆问题,坚决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强调要建设强大的海防和一支符合海防需要的强大的海军,指导建立海疆治理制度体系,统筹推进沿海地区建设。毛泽东关于中国海疆战略的重要思想,对于今天推进新时代中国海疆治理和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力量薄弱,经常受到帝国主义来自海上的侵略,这让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有海无防的危害性以及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毛泽东建设人民海军思想从一种抽象的设想转变成为实践,为中共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保护新生政权,捍卫国家主权提供了保障。探析毛泽东建设海军思想形成原因对今天海军的建设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和谐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斗争中维护国内和平与世界和平;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外交实践中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站在正义的立场,坚决支持亚非拉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进行的反霸权斗争;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在今后的外交政策中,我们要继续体现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体现和谐取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建军95周年     
<正>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自那时起,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到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中。95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强大支撑,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并指导编辑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在毛泽东看来,世界上存在很多“类似鬼的东西”,但越怕“鬼”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要想打倒“鬼”,必须在战略上藐视“鬼”,在战术上重视“鬼”。毛泽东“不怕鬼”的论述,对于鼓舞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勇敢斗争、克服困难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并传播到海外,使世界人民“得到一次教育”。重温毛泽东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对于激励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始终与威胁我国国家利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来自美国的核讹诈曾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主权。对此,毛泽东沉着冷静,多措并举,领导我国应对和打破了美国的核讹诈,维护了我国国防安全和主权完整,增强了民族自信,维护了世界和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八年六月——一九七六年二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精心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民军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在支援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邃,有力指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信仰领袖对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革命性的情感价值。以毛泽东为主要创立者的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成为民族信仰,给中华民族贡献了崭新的信仰理论,成为自儒家信仰以后最深入人心的完整的信仰体系。毛泽东在长期复杂的革命实践中屡次站在正确的方面,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政治领袖地位,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依赖感。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崇高的无产阶级品德以及巨大的传奇色彩给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感和神秘感以极大的满足。毛泽东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和尊严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和深远谋略,使备受列强欺压的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90多年来,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做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镌刻着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彪炳史册的不朽贡献,头两件大事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和完成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件大事,是在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毛泽东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第三件大事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成功飞跃,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历史飞跃。他全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民族复兴锻造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他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他坚持自信自立,凝聚起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他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致力于推动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毛泽东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局中,通过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民族复兴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但是从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功绩是第一位的。历史证明,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也是毛泽东倡导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和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敢打必胜的战略气魄,领导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辉煌胜利。毛泽东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筹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坚持以战止战、以武止戈,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出国作战重大决策;二是力争主动以驾驭战争发展进程,进行科学预置与灵活调整,做好战争准备、开局、转换和收局;三是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紧盯战争之变与对手之变,扬长避短创造新的制敌战略战术;四是发扬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斗争手段,以总体战方式战胜对手。回顾总结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艺术,对于我们今天赓续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效应对风高浪急、日趋复杂的新风险新挑战,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从建设新中国、构建新的国防体系的高度思考海防建设问题,提出了"海防是主要国防前线"、"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等思想,并指导制定了"力量逐步前伸"和"不断加大防卫纵深"等重大战略方针,确立了海防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海防力量发展的方向,制定了海防战略的指导方针。贯穿毛泽东海防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就是:以保卫国家安全为第一要务,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根本追求,以促进世界和平为重要目标。毛泽东有关海防建设的战略思想,对我们当今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邹东升 《党课参考》2023,(Z1):209-217
<正>学原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放、真实、理性、担当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的爱国主义的全面呈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制定了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创建和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时,也领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