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20,(12):4-4
当前,新基建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陕西考察时,对加快推进新基建提出明确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部署。党中央密集部署之下,新基建进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打牢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同时优化政策体系,加强各部门服务联动,合理布局新基建,推动中西部地区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柳 《群众》2020,(12):9-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发力新基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谓正当其时。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基建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顺应新基建新特征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努力取得更多新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新基建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作为底层科技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技术新,新基建的"新"还体现在项目载体新,项目间边界趋于模糊,具有较强的叠加性、共享性、交叉融合性;投资主体新,鼓励多元化市场投融资主体参与,政府发挥托底作用;服务对象新,旨在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策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器"。如今新基建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但标准和规范、数据共享、市场准入、资金、用地等政策瓶颈亟待突破。必须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激发新基建强大势能,使其成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转换新旧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通过撤村建社区,在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构建起政府性公共服务体系、社区自我服务体系与市场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成效,即政府性公共服务中有的服务项目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较高,村民满意度比较高;社区与企业合作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的供给比较充分。但是,也存在诸如县域间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差距较大、社区村(居)民自我服务匮乏、中心村与非中心村服务资源获得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此建议,通过强化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促进社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持续推进村(居)民自治与社区参与,促进“多村一社区”建设与村(居)民自治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加强非中心村的服务站点建设,缩小社区服务资源获得方面的差异等途径以促进“多村一社区”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苏瑞娜  晁先锋 《群众》2020,(12):15-16
当前,探索以新基建为发力点的经济增长模式,加速推动新基建项目落地达效,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就是为海量数据流动提供更为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撑。近期各地积极推进的新基建基本围绕着以5G基站、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而展开。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对技术、人才、投资、治理等方面要求更高,这也为各地推进新基建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15)
正"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被首次提及,"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基建中的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都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连,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与平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新基建尤其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应急状态下智慧城市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仁忠  黄志华 《长江论坛》2006,(5):69-71,90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组织协调作用、大力促进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努力推动城市环境设施建设与营运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克强 《群众》2020,(12):13-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这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此前,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并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我们应切实加快推进新基建,争取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李红娟 《群众》2020,(12):11-12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并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如今,新基建正被视为一种创新投资,代表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不仅为数字经济发展铺“高速公路”,更能让其它各个产业都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快跑。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应结合新基建的特点与地方自身实际,突出重点,扬长补短,加快推进,争取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涵盖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开发、城市环境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城市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满足其需要;另一方面可通过采取城市建设措施,创造有利的城市环境与条件,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入WTO,对我省城市建设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不对外开放)、城市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从我国“入世”承诺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看,冲击不大。但从长远看,“入世”带来的开放、竞争及与国际接轨将对我省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入WTO后,中国可以享…  相似文献   

14.
林康  李亮 《群众》2020,(9):30-31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正在兴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愈发重要。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新基建的决策部署,以新基建引领和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稳定经济增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璇  席敏 《半月谈》2020,(7):10-11
疫情之下,稳定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新基建作为有效政策举措,成为经济热词。那么,新基建究竟新在哪?又应该怎么建?新在哪?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时间,新基建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宁 《群众》2020,(12):17-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最近发布的全国首个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江苏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86.3,仅次于北京、上海。经过多年布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拉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中,坐落在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的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正在为国家网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地基。其与5G、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科技产业和项目集聚在一起,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基建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0—2021年30个省份及湖北12个城市的新基建发展潜力指数,针对性分析湖北新基建发展潜力的全国方位。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湖北及各地区新基建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基于方差分解模型从结构视角探讨湖北新基建发展潜力内部结构差异来源,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湖北及各地区新基建发展潜力的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表明:湖北新基建发展潜力在全国处于中流水平。湖北省域四大地区内差异存在区域异质性,且呈分层收敛的形态。湖北新基建发展潜力总体差异呈现出阶梯式上升,前期稳定,后期波动加大的趋势。四大地区新基建发展潜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超变密度贡献度最小。湖北新基建发展潜力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变换。四大地区新基建发展潜力差异的主要结构差异来源存在区域异质性。湖北总体分布曲线存在由“双峰(主峰+侧峰)”的形态演变,分布曲线中心位置和变化区域近年有左移的趋势。不同状态地区之间流动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首先是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1)改暗补为明补。在农业投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宜减少对间接的、中间环节的补贴,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以及补贴国家需要扶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2)改补“硬件”为补“硬软件”并重。在财政状况较困难的情况下,财政增加对农业“软件”的补贴,有利于保证农业的优质、高效,促进其发展。其次是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增加农业的发展后劲。较科学的方法是: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农民自筹资金解决,中型以上的农业基础设施由…  相似文献   

19.
孙媛媛 《小康》2023,(24):48-50
<正>算力作为新基建的“基建”,是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的关键。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毕马威与联想集团联合发布《普慧算力开启新计算时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算力发展趋势将具备两大特征: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动力。因此,算力将在两个关键维度上加速发展—普适(Inclusive)与智慧(Intelligent),即“普慧”。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批转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